矿产地质勘查中的安全隐患及解决建议
​妥祥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妥祥,. 矿产地质勘查中的安全隐患及解决建议[J]. 冶金学报,2024.12. DOI:10.12721/ccn.2024.157056.
摘要: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与之紧密联系的矿产勘查工作也在迅速开展。目前,国家主导的矿产地质勘查工作,虽然有利于进一步落实勘探责任,但同时也加大了勘探工作的风险性。因此,对于勘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根据实际的风险成因及地质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有效的处理,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勘探风险,为我国矿业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
关键词: 矿产地质勘察;安全隐患;措施
DOI:10.12721/ccn.2024.157056
基金资助: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不断开发,浅层资源储量逐渐减少,一些易开采的矿产资源也已接近尾声,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矿产地质勘查是地下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这里有几个常见的安全隐患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1.矿产地质勘查中的安全隐患

1.1.一线人员素质不高

矿产地质勘查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对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有很大的要求,由于勘查人员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如果在工作中他们不熟悉陌生的环境,就会增加勘查工作的危险性。目前,在地质勘查队伍中,还是缺乏经验丰富的人员,不能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操作,不仅会影响项目进度,还会增加地质勘查的危险性,再加上许多工作都是在野外进行,对野外风险的防范意识要高,正因为有一部分人不重视野外环境带来的风险,从而增加了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1.2.不良环境条件

地质勘探工作中,环境因素对勘探工作的安全起着很大的作用。

矿产地质勘查都是在野外进行的,野外的环境比较复杂,许多勘查地区还可能存在着起伏较大的地形,湍急的河流,高海拔,恶劣的天气条件等,这给矿产地质勘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也增加了安全事故的概率。在我国一些多山多雨的地区,很容易发生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对勘探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有些地区野生动物活动频繁,也给矿产地质勘探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除自然环境因素外,人文环境也是影响勘查工作安全的重要因素。如在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沟通不通或违反禁忌,很容易发生群体性伤害事件。

1.3.勘查技术更新迟缓

矿产地质勘查具有很高的技术性,不同地区地质勘查工作的技术要求也不一样。就我国现有的地质勘探技术而言,它还适合于浅层矿。但是,我国目前的浅层矿资源开发已经接近尾声,需要对深层矿进行开采,这一时期的开采环境变得更加陌生和危险,如果还用以前所掌握的技术去开采,就达不到深层矿的技术需求,也缺乏相应的经验,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无法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一些公司为了节约更多的成本,并没有在相关技术上进行创新,仍然使用传统的技术,会带来许多安全隐患,这也会威胁到勘查人员和矿工的生命安全。

2.矿产地质勘查中安全隐患的应对措施

2.1.提高一线人员素质

作为一线工作者,矿产地质勘探者的专业素养对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要制定一套系统的培训方案,以提升一线员工的能力为目标,制订一套完整的培训方案,包括安全意识培训、技能培训和应急处理培训等,保证一线人员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定期举办课堂培训、现场操作指导、模拟演练等各种培训活动,全面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的能力。通过对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增强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感,通过案例分析与探讨常见的安全事故案例,让员工从别人的经验中吸取教训,提高警觉性。此外,根据一线工作中普遍存在的技能要求,对一线员工进行系统的技能训练,提高他们的操作技巧和应变能力,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安排专门的讲师或内部培训师对他们进行培训,保证培训内容与工作实际相吻合。另一方面,针对突发事件或事故情景,开展应急处置训练,培养一线员工的应变能力,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检查员工应急反应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善。在这段时间里,还需要建立安全奖励机制,设立奖励制度,表彰和奖励积极参加训练和演练的员工,激发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建立安全表彰标准,根据员工在安全培训和演练中的表现,给予公正的奖励。

2.2.加强勘查技术创新

为鼓励科研院所、企业加大对勘探技术研发的投入,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专项资金扶持机制。国家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矿产勘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对科研院所和企业进行资助,这些资金可以用来支持项目的研发、设备的购置、人才的培养,推动勘探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第二,构建产学合作机制;研究机构、大学、企业可建立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勘探技术研究,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技术应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第三,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政府可加强科技成果评估与转化工作,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物产品与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转让,为技术成果转化创造条件。第四,应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建立技术创新奖制度,表彰和奖励在勘查技术研发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科研工作者和企业,通过货币奖励、荣誉称号、科研项目支持等方式,激励他们继续投入到勘查技术创新中去,从而有效地推动矿产勘查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提高勘探效率与安全。

2.3.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监督是非常重要的,要建立起监督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标准,明确各级监管部门的职责与权限,保证勘查活动的合规性与安全性,成立专门的勘查监督管理机构或部门,对勘查活动实施全面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定期组织对勘探企业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勘探活动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安全标准,加大查处力度,依法惩处违法行为,维护勘查市场和安全生产环境。此外,还要定期对勘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及工作流程进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与改善,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勘查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与措施。另一方面,建立勘探活动信息公开制度,将勘探计划、勘探结果及安全监管情况向社会公布,提高监管透明度和公正性,促进勘查企业主动将安全生产状况及相关数据公开,促进企业的自我管理与社会监督。在这一阶段,行业协会能够起到行业自律与监督的作用,制定行业标准与规范,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指导,强化安全管理。行业协会能够组织勘查企业之间的经验交流、安全技术培训等,提高整个产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强化勘查活动的监管与管理,切实提高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安全保障水平,为勘查活动的顺利开展与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矿产地质勘查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在勘探过程中,由于人、机、环境等因素都会引起各种安全事故。因此,需要根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结合勘查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安全保障体系,建立一套安全管理制度,同时采取各种针对性的措施来加强对影响因素的控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勘查工作的顺利和安全。

参考文献

[1]苏正党.矿产地质勘查中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J].中国金属通报,2021(12):86-88.

[2]祁长岩.浅析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中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2021(06):105-106.

[3]杨怡.探究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技术的实际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9(15):103-104.

[4]常振宇.矿产地质勘查理论及技术方法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2(19):112-114.

[5]魏虎伟.矿产地质勘查中的安全隐患及解决建议[J].中国金属通报,2023,(10):98-10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