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冠心病是因为冠状动脉发生阻塞或者狭窄情况引发的心肌缺血、心肌缺氧,从而造成坏死性心脏病,增加了患者的生命不安全性[1-2]。然而冠心病治疗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为主,同时给予患者舒适护理干预后,能够大大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本文研究时间段在2018年05月--2019年10月,选择入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35例为对象,旨在研究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研究时间段在2018年05月--2019年10月,选择入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35例为对象,135例患者的新功能均处于Ⅰ--Ⅲ级,同时将有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排除在外,将有意识障碍的患者排除在外,将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予以排除,将有免疫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的患者予以排除。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时间进行分组,舒适组中68例患者,男性患者有30例,女性患者有38例,年龄区间在61--84岁内,均年龄为(63.3±2.0)岁,患者病程在1.5--5年间,病程均数(2.0±0.5)年。对照组患者67例,男性患者有35例,女性患者32例,患者年龄在64--87岁,均年龄(65.5±2.5)岁,患者病程在2--7年间,均病程(3.12±1.0)年。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基础护理干预,即展开入院宣教工作,将医院的环境和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等展开进一步讲解,并展开有效的院内护理指导。
舒适组给予患者舒适护理干预,(1)舒适心理护理干预:即相关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心理状态,若是患者发生焦灼、恐惧等不良情绪,则应该对患者实施相应的开导、劝慰,对其不良情绪进行排解;同时认真倾听患者的诉求,以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还要告知患者多听一些积极、轻快的音乐,让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良好心态,从而更好的接受治疗与护理。(2)舒适饮食护理干预:详细的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让患者可以在保证足够营养的前提下实现低盐、低脂的饮食,还要告知患者不能饮食浓茶、咖啡和刺激性的食物,饮食原则需“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尽量多的食用新鲜蔬果;同时需禁烟、禁酒,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以确保患者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2. 结果
2.1 对比患者的生活质量数据
舒适组中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评分,且P<0.05,存在临床比较的价值。
2.3 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
舒适组和对照组护理前的焦虑评分别为28.2±4.51分、28.5±5.01分,数据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在采取不同护理干预后,舒服组与对照的焦虑评分别为11.52±4.37分、18.36±3.82分,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即P<0.05。
3. 讨论
对于冠心病的治疗通常选择是介入治疗,虽然短期效果显著,但是因为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使得患者治疗后出现迷走神经发射以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大大的危及了患者的生命安全[3-4]。与此同时展开舒适护理干预,其属于全新的护理模式之一,使得护理工作的内容更加个性化和有效性,并且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缓解其心理不良情绪,还要进行饮食指导,通过设置闹钟的方式提醒患者服药,继而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护理整体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患者展开舒适护理干预后,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鹿丙荣.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3):103-104.
[2]吴晓.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校医,2017,31(10):795,797.
[3]肖静,赵敏,朱丽娅, 等.舒适护理对冠心病PCI围术期患者的心理状态及预后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8,41(10):1309-1312.
[4]杨晓.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3):2599-2599,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