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马建波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马建波,.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2022.1. DOI:10.12721/ccn.2022.159004.
摘要:
探讨乙型肝炎诊治中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9-2020.9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患者以及80例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乙型肝炎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划分为轻症组(48例)和重症组(32例),后者为对照组。均接受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比较血清IgG、IgA和IgM水平。比较治疗有效组和无效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免疫球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重症组的IgG、IgA和IgM水平均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有效例数为58例,无效22例,治疗有效组IgG、IgA、IgM水平和TBIL低于无效组(P<0.05),PTA高于无效组(P<0.05)。结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该检验方式有助于体现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受损情况,能够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临床价值
DOI:10.12721/ccn.2022.159004
基金资助:

乙型肝炎也被称作乙肝,在临床较为常见,该疾病多为感染所致,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复发性,多数患者无明显特征,诊断难度较大。在乙型肝炎发展的过程中,炎症因子导致肝组织受损,对肝脏代谢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最终发展为肝脏衰竭,严重威胁到患者的健康安全[1]。为了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早期阶段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临床相关研究显示免疫球蛋白与肝损伤存在一定的关系,前者为抗体类食物,血清免疫球蛋白具有较高的抗体活性,如果肝组织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机体则会释放大量免疫球蛋白,提高其含量,有助于提高诊断效果[2]。基于此,本研究对免疫球蛋白检验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9.9-2020.9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患者以及80例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乙型肝炎患者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划分为轻症组(48例)和重症组(32例),后者为对照组。轻症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5例和23例,年龄区间22-73岁,平均(45.32±3.05)岁;重症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8例和14例,年龄区间23-72岁,平均(45.13±3.11)岁;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42例和38例,年龄区间21-72岁,平均(45.02±3.03)岁。三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研究。纳入标准:(1)乙型肝炎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乙型肝炎,健康体检者体检结果正常;(2)全部研究对象均为知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3)对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无禁忌;(4)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精神、意识障碍;(2)合并血液系统病症;(3)近期具有免疫抑制剂治疗史和抗生素服用史。

方法 采取全部研究对象晨间空腹静脉血,剂量为5mL,在无菌环境下完成标本收集,进行离心处理,时间为10min,将血清分离,上层血清置于抗凝管内,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为IgG、IgA和IgM,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为免疫比浊法。通过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通过重氮比色法对总胆红素(TBIL)进行检测。检验过程严格遵守相关要求。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IgG、IgA和IgM、PTA和TBIL水平。比较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为治愈和病情好转患者,病情未改善或恶化为无效,比较治疗有效患者和无效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使用%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进行检验。

结果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乙型肝炎患者轻症、重症组的血清IgG、IgA和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的上述指标水平高于轻症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三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x̄±s,g/L)1.png注:*同对照组比较,P<0.05.#同重症组比较,P<0.05

不同疗效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有效例数为58例,无效22例。治疗有效组IgG、IgA、IgM水平和TBIL低于无效组(P<0.05),PTA高于无效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疗效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x̄±s)2.png讨论

乙型肝炎可导致肝炎性病变,对机体多脏器功能产生影响,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形成肝硬化或者肝癌,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免疫球蛋白和抗体具有相似性,属于四肽链分子的一种,抗体活性较强,通过和抗原结合,形成免疫效应。IgG、IgA和IgM均为机体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不同种类的免疫球蛋白分工和特点各不相同,如果机体存在感染情况,以上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也会明显提升。对患者采取免疫球蛋白检验,能够为疾病的诊治提供重要参考。相关研究显示,IgG、IgA和IgM的水平越高,表示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越严重[3]。血清TBIL为直接、间接胆红素的整合,肝细胞在胆红素代谢阶段具有一定的摄取、排泄作用,因此如果患者受到乙肝病毒感染和肝功能受损,TBIL代谢异常风险较高。患者TBIL水平越高,其病情愈严重[4]。另外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肝脏为凝血因子合成的主要场所,感染病毒后也会影响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难以体现患者肝功能,但是凝血酶原活动PTA能够有效体现其肝脏功能损伤程度。多数情况下肝细胞受损越严重,PTA水平越低,患者预后不佳[5]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乙型肝炎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重症患者的水平明显高于轻症患者,该结果也表明免疫球蛋白水平和病情严重程度存在密切关系,随着病情的发展,该水平也会逐渐提高。另外治疗无效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水平和TBIL水平高于有效组,PTA水平低于有效组,表面患者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总胆红素水平呈上升趋势,凝血因子下降,导致肝细胞受损严重。

综上所述,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该检验方式有助于体现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受损情况,能够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贲,程丹颖,纪世博,等.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10年预后及其影响因素[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20,29(4):438-441.

[2] 马婷.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7):62-64.

[3] 陈艳. 免疫球蛋白检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8):95-96.

[4] 孔丽蕊,张艳,徐晓华,等.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BIL、ALT、γ-GT、TBA水平变化及肠道菌群分析[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0,32(7):801-804.

[5] 王慧,端木潜,何峰,等. 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血小板功能、PTA及HBV-DNA水平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8,24(17):1567-157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