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开展有效心理援助的思考
白印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白印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开展有效心理援助的思考[J]. 心脑血管病研究,2022.9. DOI:10.12721/ccn.2022.157188.
摘要:
近日,我国乃至世界都出现了及其严重的疫情事件,由去年12月份开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各地人民的安全与健康,各地区都纷纷采取了一级防疫响应来对抗和预防此次的案件。通过研究以往类似事件的处理办法,寻找除了必要的治疗手段外,具有辅助治疗作用的其他手段,来更好地防御和应对此次重大疫情。而通过相关的研究,可以发现心理援助是面向大众的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它不仅可以帮助已确诊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调节,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还能减轻一线工作者的心理压力,同时也能够使居家隔离的普通公民提高身体防御力。本文来具体探究心理援助对不同人群所起的作用,并寻找心理援助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援助
DOI:10.12721/ccn.2022.157188
基金资助:

我们对于疫情的防控与处理已经十分出色,在突发的疫情面前,不同人群努力发挥自己的努力为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有一种情况是所有人群都难以避免的,包括居家隔离的广大人民群众,那就是人们的心理状态。在全国人民努力抗击疫情的同时,人们的心理也在承受着或多或少的压力,在大的危机面前,有很多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这些应激反应对疾病的治疗、一线的工作以及居家的预防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采用有效的心理援助至关重要,根据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心理援助,面对有关于疫情的诊治与防护,绝不能有一丝马虎,打好这场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战争。

1. 对一线工作人员的心理援助

在疫情爆发后,无数的医护人员都前往一线,他们舍弃了自己的家人,为疫情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为一线工作人员的大爱与勇敢深深折服,但他们也是父母的宝贝,他们也会害怕,面对疫情,他们也会紧张无助,因此,一线的工作人员也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援助。在医院内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面对众多的患者会产生压力和恐慌感,因此,援助者在医护人员结束工作后,会单独进行辅导,疏解医护人员工作一天的压力,排解其内心的恐慌,为第二天的工作提供更好的精神状态。而对于奔赴一线的医护人员来说,他们离开了家乡,离开了自己的亲人,来到了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会产生更大的压力与无助,对于这种情况的医护人员更应该引起重视,观察其异常之处并及时开导,激发其身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感与荣誉感,抑制其消极情绪,以更好地投入工作。

2. 对确诊患者的心理援助

回顾以往发生在我国的大型疫情,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大约都是2003年的非典,两场大型的疫情有很多的相似性,但就传染性来说,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又比非典更高,因此,如何缓解已确诊患者的心理压力也是疫情工作的重点。良好的心理状态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增加患者抗击疫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除了分析心理援助对患者的积极影响外,在实际的调查工作中也可以发现心理援助的重要性,受医疗水平的限制,非典中的患者在心理方面的分析中,心理状态明显低于同时期的人群。因此,心理援助对疫情期间的患者十分重要,对康复后的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面对疫情发生后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层次上的创伤,可以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提高心理援助的预警机制,尽量避免患者出现难以挽回的创伤;患者在患病时身体机能的下降,可能会伴随着心理上的消极和压抑,对各种事件的敏感性也较高,因此,应做好患者的保密工作,保护好患者的各项信息,防止信息外露给患者带来压力;若发现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要及时通过专业人员来给患者心理援助,采取多元化的援助和干预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关于心理援助人员的选择,也应做好筛选,确保专业性的同时保证援助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患者的心理普遍变得敏感,因此,辅助人员的态度也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援助者要态度谦虚,主动询问患者的压力和不适,言语间要关心重视患者,激发患者康复的信心,因为此次疫情同非典相比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因此,也要保证援助者的健康,在进行心理援助前,要做好必要的防护工作,若相关的物资较为缺乏,也可以采取远程的交流,总之,要把援助者的安全放在首位,才能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3. 对居家隔离普通群众的心理援助

面对严峻的疫情工作,普通的群众大都采取了居家隔离的方式。但因为此次的疫情与非典相比,传染率较高,因此,普通民众即使在家隔离也难免会有紧张焦虑的心情,有些人们因为在家隔离时间较长产生了略微的不适感就产生恐慌,急忙去医院治疗,但却因为医院患者较多导致了感染;有些人们因对疫情的不了解,盲目购买日用品,导致了大范围的恐慌、疯抢,不利于疫情工作的开展。因此相关人员要做好舆论的指导,及时消除不实的言论,提高普通群众的医学知识,做好群众的心理引导,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疫情的防控也有一定的效果。

4. 结果

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援助措施,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医院中,可发现与护理人员玩耍、娱乐的现象渐渐多了起来,患者和医护人员对抗疫情的热情明显提高,疫情刚开始的低沉气氛早已消失,患者与医护人员都能理智、勇敢、放松地面对疾病,这种积极现象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抗疾病的信心,同时也大大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心理援助给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关怀与服务在本次疫情抗战中意义巨大。

5. 结论

疫情发展到今天,各地的状况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各省的确诊人数都在逐日下降甚至消失,这说明我们的防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关的心理援助在其中支撑起了疫情期间人们的勇敢与信念,为抗战疫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蓉,陈芳,刘珊珊,袁丽,宋锦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J/OL].中国感染控制杂志:1-6[2020-03-1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3.1390.r.20200309.1100.003.html.

[2]陈健行,史靖宇,赵旭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开展有效心理援助的思考[J/OL].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1-4[2020-03-1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1.1901.r.20200228.1943.001.html.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