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心理弹性与感知压力及睡眠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付小慧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付小慧,. 冠心病患者心理弹性与感知压力及睡眠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 心脑血管病研究,2022.9. DOI:10.12721/ccn.2022.157191.
摘要: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心理弹性与感知压力及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压力知觉量表(PSIS)评估患者感知压力;自制弹性量表简化版(CD-RISC10)评估患者心理弹性。记录PSQI、PSIS、CD-RISC10评分,并进行分析。结果 68例冠心病患者PSQI评分为(7.25±1.63)分,PSIS评分为(15.63±3.12)分,CD-RISC10评分为(26.38±4.36)分。冠心病患者CD-RISC10与PSQI、PSIS呈负相关(r<0,P<0.05),PSQI与PSIS呈正相关性(r>0,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一定的睡眠问题,其中心理弹性是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而感知压力越大,患者睡眠质量越差。
关键词: 冠心病;心理弹性;感知压力;睡眠质量
DOI:10.12721/ccn.2022.157191
基金资助:

正常睡眠利于皮质类固醇保持自然循环,平衡人体正常的作息时间,使人精神焕发,利于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贮存能量,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而出现睡眠障碍时,大脑皮层兴奋,可加重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因而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较多,其中压力事件可导致机体处于紧张、焦虑情绪中,从而在主观上影响睡眠质量。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冠心病患者心理弹性与感知压力及睡眠质量的相关性。具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相关诊断标准[1];患者的意识清晰,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排除伴有严重脑、肝等重要器官病变者;排除不配合本研究者。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46-83岁,平均(62.63±2.63)岁;体重指数(BMI)16.25-23.86kg/m2,平均(18.68±1.12)kg/m2;心功能分级:I级48例,II级22例,III级8例。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登记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该表7个维度,计分0-21分,分值越高,睡眠质量越差,0-5分表示睡眠质量很好;6-10分还行;11-15分质量一般;16-21分质量较差。采用压力知觉量表(PSIS)评估患者感知压力,分值0-40分,分值越高,感知的压力越大。采用自制弹性量表简化版(CD-RISC10)评估患者心理弹性,分值0-40分,分值越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越高。该量表Cronbach's α为0.824,中文克伦巴赫系数α。

1.3 评价指标 记录患者PSQI评分、PSIS评分、CD-RISC10评分,并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相关性应用Spearman,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SQI、PSIS、CD-RISC10评分 68例冠心病患者PSQI评分为(7.25±1.63)分,PSIS评分为(15.63±3.12)分,CD-RISC10评分为(26.38±4.36)分。

2.2 相关性 冠心病患者CD-RISC10与PSQI、PSIS呈负相关(r<0,P<0.05),PSQI与PSIS呈正相关性(r>0,P<0.05)。见表1。

截图1741934993.png

3 讨论

人体处于睡眠时副交感神经活动性升高,相应交感神经活性下降,且持续于整个非快速眼动睡眠,当进入紧张快速眼动睡眠时,副交感神经活性持续升高,交感神经活性进一步下降。若出现睡眠障碍,神经兴奋性较高,大脑耗氧量增加,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增大心肌耗氧量,可加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心肌供血无法改善。而长期的睡眠障碍可导致反复精神紧张、焦虑、激动等情绪变化,导致大脑皮质兴奋、抑制平衡失调,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导致小动脉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增加冠心病发生的风险。

本研究通过对68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弹性、感知压力、睡眠质量进行研究来探讨其相关性,从而获得相应的干预措施。其中感知压力是对某个对象的不利因素对人心理上形成的威胁,表现机体的一种失控与紧张状态,感知压力与所处的环境相关,若感知压力较大并不能进行有效处理,机体紧张、焦虑情绪越严重。心理弹性表达人的心理弹簧作用,在一定压力影响下,其心理会受到影响,若个体适应性良好,则说明个体具有良好的心理弹性,可以有效处理压力[2]。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PSQI评分为(7.25±1.63)分,表明存在一定的睡眠问题;而CD-RISC10与PSQI、PSIS呈负相关,PSQI与PSIS呈正相关性,由此可见心理弹性是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而感知压力越大,睡眠质量越差,需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干预。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存在一定的睡眠问题,其中心理弹性是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而感知压力越大,患者睡眠质量越差。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09):680-684.

[2]赵玲玲,马冬冬,任雁北,等.冠心病患者心理弹性在感知压力与睡眠质量关系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23):1761-176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