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是冠心病患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发作时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随着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的升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数量也不断攀升[1]。因此,如何积极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一直以来都是临床关注的一个重点。目前,临床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在长期临床治疗过程中分析,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治疗同时如果能够配合以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和疾病认知水平,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非常有益的[2]。鉴于此,以下就对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实施了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8-05到2019-03阶段接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8例,本从研究中排除了合并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合并全身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合并意识障碍、精神疾病的患者。按照护理方案将入组的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54例患者,平均年龄(58.5±4.6)岁,病程(3.4±1.2)年;其中有男性28例,女性26例。对照组54例患者,平均年龄(57.8±5.2)岁,病程(3.6±1.3)年;其中有男性29例,女性25例。二者的社会学资料、疾病类型比例、病程、病情等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临床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实施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干预,实施方法如下:
1.2.1心理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会长期遭受到心绞痛发作的折磨,且需长期接受临床治疗,这就导致其易生出一系列的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均属于消极的精神因素,会对患者的临床疗效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首先要运用专业的情绪评估工具,并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采取合理的心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疏导。其次要指导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多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与其患者更多的关注和关心。
1.2.2健康教育
首先护理人员要采取口头宣教、发放健康资料、播放视频等方式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在健康宣教过程中着重关注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薄弱环节,给予针对性的强化健康,以此来提高其疾病认知度。其次要加强用药指导,向患者介绍心绞痛治疗药物的用药、用量,及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症状等。最后要给予患者科学的生活指导,严格执行低盐低脂饮食方案,戒烟戒酒,积极地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显效: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其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减少了80%以上;有效: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其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减少了50%-80%;无效: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其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减少低于50%[3]。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利用spss21.0进行,计量资料利用“标准数±方差”表示,利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则利用“百分比”表示,利用X²检验;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81.48%),P<0.05。见表1:
3讨论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联合应用的方案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表现出了较大的影优势,首先通过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从而消除由于负性情绪产生的消极精神因素对患者治疗效果的不利影响[4]。其次通过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这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5]。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实践意义显著。
参考文献:
[1]张莹丽,李惠钧,冯蓓蓓,等.心理护理对心绞痛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01):176-178.
[2]孙淑贞.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2):254-255.
[3]王粤东.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9):48-50.
[4]刘德兰,祝月霞,李俊玲.分析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3):2322.
[5]盖晓奇.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4):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