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诊断中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应用研究
刘玉尧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玉尧,. 糖尿病诊断中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应用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2022.4. DOI:10.12721/ccn.2022.159141.
摘要: 探究糖尿病诊断中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应用研究。方法:试验时间段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分为两个时间区间,从我院2022年上半年(1-6月)接受尿常规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150例作为试验对象,设为对照组,随后从我院2022年下半年(7-12月)接受生化检验的糖尿病患者中同样抽取150例作为试验对象,设为试验组,对比两者的检测时间、结果准确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检验结果准确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检测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对于糖尿病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方法效果显著,可以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可以为医生诊治提供一定的价值,可以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尿常规;检验结果准确率;糖尿病
DOI:10.12721/ccn.2022.159141
基金资助:

糖尿病作为内科的一种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科,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年龄等将其分为多种类型,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概率。发作后患者会表现为尿频、疲倦无力、酸痛等,严重者还会诱发各种并发症,比如中风、糖尿病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部分患者会出现失明、肾脏衰竭,对于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临床对此通常选择药物与饮食方法控制血糖水平,及早发现可以提升治疗效果。随着当前医疗科技不断进步,各种诊断手段不断增加,临床化验检查以自身独特的优势在临床大范围应用,已经成为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依据。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虽然可以判断患者的血糖水平,但是无法诊断患者长期的血糖指标,极有可能会出现误诊的情况,尿常规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手段,虽然检测时间短,对患者伤害较小,但是试验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为此,还需要找到一种有效的检验方法,帮助患者进行诊断,生化检验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当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误差率较小,检出率高,为了探索生化检验方法与尿常规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将就此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此次筛选的300例入组成员均属于我院接收的成人糖尿病患者,截取的时间区间为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据表1所示在统计学上具有可比性,无差异(P>0.05)。

表1一般资料情况1.png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检查前均核对好姓名、年龄、病历号等基本信息,告知患者检查流程,对其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保证所有患者心理处于稳定状态,随即进行检查。收集患者24小时尿液标本以及晨起血标本,将其放入试管中。尿液标本均通过离心机进行离心,转数为3000 r/min,离心时间为10 分钟,其试剂选择由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尿常规仪器:优利特500B;生化仪:中元EXC800。

注意事项:

两种检查阶段都应告知患者留取中断尿进行检查。在留尿前一晚或者当天,应当告知患者将尿道口使用清水清洗,从而减少污染概率。尿标本的存放时间有限,通常只能放在两个小时以内,时间过久将会导致细菌大量滋生,会对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尿标本运送期间不能剧烈摇晃。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检测时间,以“分钟”为单位。

(2)对比两组检验结果准确率。

(3)患者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测量表内容包括检验过程、言语沟通是否科学、检验结果是否满意等,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85-100分,比较满意为60-84分,不满意为60分以下。

1.4统计学方法

根据SPSS28.0进行数值调研,本研究中采用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x̄±s)、[n,(%)]进行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为证实此次研究的统计学意义,分别进行t以及X2检验,以差异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检测时间

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2对比两组检测时间(x̄±s,min)2.png2.2对比两组检验结果准确率

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

表3两组检验结果准确率对比[n(%)]3.png2.3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更高(P<0.05)。

表4患者满意度对比[n(%)]截图4.png3讨论

当前临床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基本可以分为三种,一种为1型糖尿病,主要发生于儿童以及青少年阶段,也可以发生于其他人群,其原因是患者的胰岛素功能发生异常,无法自主合成与分泌,在发病期间极容易造成酮症酸中毒,严重可危及生命安全[1-3]。一种是妊娠期糖尿病,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在这期间孕妇体内的孕酮、皮质醇、胎盘等将会使得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机体仍然维持着正常的葡萄糖代谢水平,对胰岛素的需求将会提升,针对一些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的孕妇,生理变化将会导致其发生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另一种则为2型糖尿病,这种类型的疾病发生概率最高,多发生于成年阶段,又可将其称之为成人糖尿病,该疾病本身并并不会对患者造成太大的伤害,主要表现为血糖水平超标,但是会引起多种并发症,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等,早期仅仅会表现出微量蛋白尿,多数患者不会注意到这一改变,长期不进行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肾功能,直至发展到需要透析维持生命,对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均造成严重损害。基于此,及早对这类患者进行诊断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帮助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4-6]

近年来,化验检查逐渐步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它可以精准判断病情,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力依据,现已在临床大范围应用,随着应用时间增加,已经得到了许多患者以及医学专家的肯定。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尿道感染的检验当中。尿常规作为当前医学检验最为常见的三大项目之一,可以检查患者的尿液颜色、尿透明度、尿蛋白等指标,还可以检测一些全身性病变或其他脏器对尿液产生影响的疾病当中,比如糖尿病、肝胆疾病等,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对这些疾病进行明确诊断,糖尿病患者当中的葡萄糖水平异常,经过尿常规检验后将会发现结果远远超过正常值,这主要是因为肾脏对葡萄糖会起到吸收效果,在吸收达到一定的阈值后,无法被吸收的葡萄糖将会进入尿液,被患者排出体外,因此采用尿常规可以辅助其他检测方法诊断糖尿病。有报道称在检验过程中该方法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实际应用价值[7]。如若发生漏诊或误诊的情况,将会导致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病情持续发展,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治疗造成阻碍。因此需要及时找出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时给予对应道客治疗方案[8]

  临床传统诊断糖尿病的方法多数是采用尿常规与血常规,前者主要是通过干化学法葡萄糖氧化酶检验法做出诊断,整体检测费用不高,多数患者均能承担,但是经过临床实践发现,该方法的误诊率较高,有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结果,导致患者的病情被延误。生化检验方法在临床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已经得到了许多患者与医生的认可,不仅检验结果较为准确,并且也可以降低检验人员的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同时检测多个患者的血样本,短时间即可给出检验结果,生化检验方法可以包含着多个指标,比如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果糖胺等,果糖胺的指标能够清楚的反映出患者的康复情况,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则可以直接反映出病情进展,空腹血糖可以判断患者近阶段的血糖水平,但是因为儿童与青少年人群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生活饮食与习惯有着较大的不同,体内的各项激素也与成年人存在差异,均会影响到血糖水平,因此还不能作为单一诊断方法使用,糖化血红蛋白则可以判断患者更长时间段的血糖情况。临床可以根据此判断患者属于一般性糖尿病还是应激性糖尿病,从本质上区分患者的疾病类型,从而给予对应的治疗方案。这三种方法同时进行检测能够明确诊断出患者的病情[9-10]

为了探究以上两种方法应用于临床的实际效果,本文将就此进行研究,结果表示,试验组方法效果更好,检出率与满意度数值更高,并且检验时间与对照组相接近,不会影响到患者的后续治疗。生化检验方法作为临床上最为常用的一种检验方法,具有全方面、安全以及检测时间短等优势,它能够方便医生评估患者全身健康状态,这是很多体检方法都比不了的,在临床上生化检验方法应用较为广泛,当患者出现疾病无法确诊的时候,都可以采用这项检查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生物化学方法进行检查,对人体当中的物质含量进行测量,从而让判断患者的病情以及疾病类型,当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发生改变,只要是超过正常值,就说明患者机体发生了病变,需要进行其他检查从而确定患者病情。该方法的优势有许多,它比较细致,能够诊断患者当前的机体情况,还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疾病,预防疾病突然发作,除此之外,该方法符合人体正常生理,检查期间,患者不会出现任何不适,保障了检查的准确性,并且检测时间短,可以避免患者因为等待时间较长而出现不良情绪,侧面提升了患者满意度。该方法在检查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在检验过程中有可能影响结果的各项因素,具体为:1.生理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导致生理因素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因素具体可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可控与不可控因素,比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体位改变等。2. 饮食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3. 药物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具体可分为物理干扰和化学干扰。3.1物理干扰主要是因为药物进入人体后,导致血清的性质与颜色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项目检验结果。3.2化学干扰主要是因为药物影响到肝脏功能,使得检验结果异常。还有一些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在取标本期间有可能会导致稀释,使得某些检验项目准确性下降。在检验过程中应当避免避免在静脉输液以及用药4小时内采取标本,必要时停药检查,降低药物的干扰作用。

根据以上研究可知,在对糖尿病患者检查中应用生化检验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姜梅,张立敏,王润田,等.糖尿病患者应用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21,31(12):1334-1336.

苏志坚.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用于糖尿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6(21):61-64.

[3]张秋爽.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系统医学,2021,7(17):54-56.

[4]张旭.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1,20(17):111-113.

[5]仲远,庞敏,蔡冉.糖尿病诊断治疗过程中血液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1,17(13):77-79.

[6]叶绚.空腹血糖、糖耐受、血清三酰甘油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21,25(10):50-52.

[7]肖晓晨,王莳萍,朱玲,等.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效果和准确性对比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1,38(05):96-98.

[8]罗家怡,杨芬莲,梁丽仪,等.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解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1,25(02):66-68.

[9]刘丽娜.糖尿病诊断中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3):115.

[10]唐苏宁.糖尿病诊断中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效果比较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1):14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