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近年来“网购、电商”的兴起,运输行业的客户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道路运输占据了其中极大的比重,成了工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的首选方式,因此信息化管理的研究,对提升道路运输经济发展的效率就显得特别重要。
1、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1.1政策上的重要性
国家层面上早已明确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将信息化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同时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为信息化管理工作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
1.2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信息化管理是实现企业现代化,是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用最小的投入期待获得最大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具体意义上来讲,是利用一些重要的工具和手段,对企业的各种资源的有效充分利用的一个具体过程,它是企业得以运营发展的关键。
2、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现状
2.1、信息化管理的意识薄弱
虽然在“大数据、5G和互联网+”的大趋势下,各个行业早已认识到了“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但就道路运输这个传统的运输行业而言,当前很多运输部门的信息化意识有待加强。例如从整体来讲,企业领导层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意识上的缺失导致其运用高新科技技术来指导企业良好运行的效果也不尽人意,最终导致企业未形成一种“信息化促进良序发展”的良好氛围。从局部来看,企业基层人员的文化程度不高,不能对信息化管理模式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对企业下达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相关条例也不能很好地施行,导致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块零散,无法有序衔接等。
2.2信息化管理的普及度低
虽然近年来国内各行各业不断地呼吁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大同化,但是由于没有规范的政策加以约束,没有标准的管理运营模式加以指导,目前信息化管理的普及度还是很低,大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量少,二是程度低。具体来讲,只有大规模的公路运输公司能很好地运用到信息化管理手段,但也仅限于在某些具体的部门,大部分中小型企业还是未能把“信息化管理模式”真正地用到实处,仍然沿用的是传统滞后的人工化管理。
3、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信息化管理策略
3.1 构建关联式的信息管理网络
运用信息化管理体系,首先就要进行信息化管理网络建设。一是全面分析运输行业的发展状况,然后在大数据的协助下,进行顶层战略设计。通过大数据可以反映出这一时期的道路运输的真实情况,从而更能明确信息化管理网络建设的重点。二是引入扁平化的管理机制,形成交互便利的管理网络。三是借助现代物联网技术来准确快速的跟进反馈,道路运输所有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2建立完善内控制度
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完善的内控制度,尤其是企业的预算管理和其他财务管理等。信息化不仅能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还能够为管理者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除此之外还应在企业加强内控制度的过程中不断融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利用信息化将沟通平台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来,将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信息共享充分实现。
3.3优化区域内资源配置
道路运输不但涉及部门多,还与市场和交通情况等有较大的联系。而应用信息化管理,则能够便利的检索到本地区的有关信息,便于企业更好的提前制定自己的经营策略,同时能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另外,信息管理网络还能够提供区域内的资源配置情况,这样管理部门便能根据掌握到的实时的资源情况,来进行调度和合理的配置。
3.4加强沟通和交流
在道路运输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借助信息化管理技术则能够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有效改善各个部门的工作质量,促进各部门工作效率的提升。例如,在信息化系统中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实时、及时的沟通交流,管理人员通过信息化的系统信息将用户的需求调取出来,给运输等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及时核对货物的质量、数量、类型等各类信息。强化运输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降低管理难度,提高运输企业的整体服务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管理手段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从短期来看,它可以解决公路运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另外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它能有效推动企业的良序长久发展,真正实现“信息化管理,科学化运行”的理想状态,同时也有利于员工形成一种“用科技工作”的高效思维模式,周而复始,从而使得“信息化管理”成为企业的一种精神文化,一种共同信仰,这必将在在企业漫长的发展史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孙振军.经济新常态下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重要性研究[J].环球市场,2018(02):30-30
[2]闫久鹏.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信息化管理的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7(35):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