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染色与生理盐水法检验在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中结果对比分析
郑娜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郑娜,. 革兰染色与生理盐水法检验在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中结果对比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2022.4. DOI:10.12721/ccn.2022.159143.
摘要:
分析革兰染色在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03月至12月接诊的阴道炎患者260例为对象。规范采集阴道分泌物,制成A、B两个样本。样本A采用生理盐水法检验,将其纳入生盐检组;样本B采用革兰染色法检验,将其纳入革染检组。比较病原菌阳性检出率和阴道清洁度检验结果。结果:革染检组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100%,高于生盐检组的73.85%,对比后差异有统计价值的(P<0.05)。革染检组阴道清洁度Ⅰ-Ⅳ度分别检出65例、112例、56例、27例,生盐检组分别检出62例、129例、44例、25例,对比后差异无统计价值的(P>0.05)。结论: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中,革兰染色法对病原菌的检出率高于生理盐水法,能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阴道炎分泌物检验革兰染色阳性检出率清洁度
DOI:10.12721/ccn.2022.159143
基金资助:

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疾病,典型特征是阴道分泌物增多,伴有阴道瘙痒、灼热感等,影响日常生活。此类病症一旦发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并给其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诸妇科疾病之中,阴道炎具有一定代表性,对该病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确定,需要对患者阴道分泌物予以检验。目前而言,阴道炎的病因复杂多样,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也和激素水平、外部刺激有关[1]。临床检验时,主要分为生理盐水法、革兰染色法两种,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和缺点。本研究选取本院2020年03月至12月接诊的阴道炎患者260例为对象,分析了革兰染色在阴道分泌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临床数据资料与检验方法

1.1 临床数据资料

研究对象来源于本院2020年03月至12月接诊的阴道炎患者260例。已婚205例、未婚55例,构成比为78.85%和21.15%;年龄最小21岁、最大59岁,平均(40.35±8.76)岁;病程3-11个月,平均病程(7.25±2.33)个月。依据《妇产科学(第9版)》[2],纳入标准:经体格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病历资料真实完整,知晓本研究且签字确认。排除标准:心肝肾器质性病变,认知或沟通障碍,使用抗菌药物或阴道灌洗治疗,处于月经、妊娠、哺乳期等。

1.2 检验方法

规范采集阴道分泌物,指导患者取截石位,使用无菌棉拭子插入阴道口内4cm内侧壁或后穹隆处,轻轻旋转获取分泌物,然后取出棉拭子送检。每个分泌物采样制成两个样本,编号为A和B。

样本A采用生理盐水法检验,将其纳入生盐检组。操作方法:在载玻片上滴适量生理盐水,然后将样本涂抹在载玻片上,注意涂抹均匀。使用光学显微镜,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有无念珠菌、滴虫;再在高倍镜下观察白细胞、上皮细胞、球菌、杆菌等,对检验结果如实记录。

样本B采用革兰染色法检验,将其纳入革染检组。操作方法:①在载玻片上滴适量生理盐水,接种杯烧灼灭菌后,从培养液中取一些菌苔置入水滴中,将菌膜固定在玻片上。整个操作在无菌状态下完成,且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适宜。②初染。使用结晶紫染色液覆盖菌膜,1min后使用清水冲洗,倾斜玻片促使染液去除,将玻片上染液尽量冲洗干净。③媒染。在玻片上滴入革兰氏碘液,1min后使用清水冲洗,冲洗去多余染液。④脱色。吸干玻片上多余水分,使用95%乙醇溶液覆盖菌膜轻摇脱色,20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⑤复染。稀释复红复染,1min后使用清水冲洗,并对细菌涂片干燥处理。⑥镜检,使用光学显微镜,分别在低倍镜和高倍镜下观察,对检验结果如实记录。

1.3 观察指标

(1)观察病原菌检出率。看到假菌丝或卵圆形革兰染色孢子为念珠菌;看到滴水状、体积约为白细胞的2倍,头尾部有鞭毛,染色后呈深红色且边缘清晰为滴虫;周围呈锯齿状,染色后可见脱落的表层细胞,或染色不深的球杆菌形成细胞团是线索细胞。(2)评估阴道清洁度,Ⅰ度:镜下以阴道杆菌为主,可见大量上皮细胞,白细胞计数<5个/HP;Ⅱ度:有中等数量阴道杆菌,可见上皮细菌和杂菌,白细胞计数5-15个/HP;Ⅲ度:仅有少量阴道杆菌,可见大量杂菌,白细胞计数15-30个/HP;Ⅳ度:没有阴道杆菌,几乎全是杂菌,白细胞计数>30个/HP[3]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5.0软件,对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例数,百分率),进行χ2检验;计量数据表示为(均值±标准差),进行t检验。当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病原菌阳性检出率比较

革染检组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100%,生盐检组阳性检出率为73.85%,对比后差异有统计价值的(P<0.05)。见表1。

表1 病原菌阳性检出率比较 (n,%)1.png2.2 阴道清洁度检验结果比较

革染检组阴道清洁度Ⅰ-Ⅳ度分别检出65例、112例、56例、27例,生盐检组分别检出62例、129例、44例、25例,对比后差异无统计价值的(P>0.05)。见表2。

表2 阴道清洁度检验结果比较 (n,%)2.png3讨论

临床上常见的阴道炎类型,有滴虫、假丝酵母菌、细菌性、萎缩性等。其中,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约为10%-25%,假丝酵母菌阴道炎约7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患过1次,而细菌性阴道炎多见于性活跃期女性[4]。该疾病易反复发作,如果没有及时诊治,可能影响生育功能。在现有医疗技术条件下,选择一种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准确性高的检查方法,成为医生关注的要点。

生理盐水法是传统检验方法,整个操作流程简单,在显微镜下能看到运动的滴虫、增多的白细胞,从而对典型的阴道炎患者进行确诊。但是,该方法对于假菌丝、其他杂菌的敏感度低,如果和上皮细胞重叠,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革兰染色法是一种新型检验方法,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四个步骤,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阳性菌和阴性菌分别呈现出紫色和红色。检验医生通过观察,能清晰看到病原菌的革兰染色特征、分布、形态、排列,甚至是局部结构特征,对线索细胞、真菌检出率更高,革兰氏染色后,细菌与环境对比鲜明,杂菌检出率更高,因此诊断准确性更高,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初步证据。

徐璐[5]的研究称,革兰染色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经济等优点,对女性阴道分泌物中的真菌检出率更高。本次研究选取260例患者,对比了这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从统计数据看:在阴道清洁度检验结果上,生理盐水法和革兰染色法相近(P>0.05);在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上,革兰染色法达到100%,远高于生理盐水法的73.85%(P<0.05),和徐璐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革兰染色法在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的应用价值更高。综上,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中,革兰染色法对病原菌的检出率高于生理盐水法,能为后续治疗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生理盐水方法使用较多,因为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用时较短,比较适合在标本量较大且对出报告时间要求比较严格的门诊中使用。而革兰染色法步骤较复杂,用时较长,不易上手,所以在门诊检验中使用较少。但是革兰染色法对病原菌的检出率更高,更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实际应用时可与临床及患者多加沟通,并进一步优化流程,应用临床。目前阴道分泌物检验多使用仪器法,大大节省了人工,但仪器法存在误检及漏检,需人工复检。

参考文献

[1]张忠贵.革兰染色在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中的有效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25):125,129.

[2]张学军,郑捷.妇产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40-246.

[3]范源源.革兰染色法与生理盐水法在妇女阴道炎性反应分泌物中的应用对比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4):36-37.

[4]刘波.革兰染色在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02):187-188.

[5]徐璐,张庆忠.阴道分泌物革兰氏染色的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4):53-55.

[6]温立娟.阴道分泌物常规镜检与五联检法联合应用的分析评价[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4, 000(005):598-600.

[7]李俊,金先富,纪东辉.1120例阴道分泌物检查及BV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11):3.

[8]曹岩,郭楚君.回顾性分析500例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检验结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2.

[9]樊国艳.阴道分泌物念珠菌诊断中运用微生物学检验联合阴道分泌物标本五联检验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21,29(3):287-290.

[10]吴梅英,吴汉姬,何湘兰.阴道炎五联检测和常规镜检对阴道炎病原体诊断与白带清洁度检测的应用对比[J].当代医学,2020,26(3):23-25.

[11]葛国兴,张铭媛.连续3年动态观察某三甲医院女性阴道分泌物五联干化学和镜检联合筛查细菌性阴道病的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30(12):1503-1505,150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