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有效开展交流与合作、参与区域竞争的重要依托,也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招商引资的多寡,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区域内的经营企业,最终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营商环境完善面临的主要问题
1、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和相关规则需要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涉及经济方面的立法步伐快,立法数量多,已形成了基本的体系。但仍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立法质量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经贸流通体系建设、中小企业贷款、企业破产及员工安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也需要进一步健全,以切实保障规则公平、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努力消除不公平现象。
2、营商法治氛围不足
要实现营商环境法治化,大家要信仰法律、崇尚法治意识。如果对法律没有信任感,认为靠法律不能解决问题,那不可能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何社会上经常出现“信访不信法”的事件,导致缠访、闹访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政府的法治权威和营商环境。传统的人治思维的影响非常深,公务员法治思维还没有完全建立里起来。有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守约的意识还不够强;制假贩假的情况还大量存在,对社会诚信体系的破坏很大。
3、政府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高
政府违法行政不同程度存在,有些地方和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失职、渎职行为,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选择性执法、暴力执法、趋利性执法,甚至搞权钱交易、徇私枉法。这些问题存在,让政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系依法治国的绊脚石,不仅无法树立权威,反而带坏社会风气。
二、营造良好营商法治环境
全面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实施方案。开展专项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企业依法经营水平。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督促领导干部熟悉掌握与营商环境相关的相关法律知识,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供法治保障。
深化“法律进企业”活动,加强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宣传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在企业内部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高政府管理经济法治化水平。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在新的发展阶段,要改善营环境,关键是政府要真正转变职能、转变理念,重新合理定位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集中精力和履行好社会和市场无法管好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以及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职能上,真正解决政府的缺位、错位和越位并存问题,降低公共服务成本。大力推行行政执法公示、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切实增强行政执法工作法治化、规范化、透明化,坚决摒除随意检查、多重检查、重复处罚等执法歧视行为。
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政府的行为和权力的运行如果不受到监督和约束必然会产生寻租和腐败,因此在综合服务体系建立起来和审批制度改革和之后,需加强对政府行为和政府权力运行的监督,建立起比较健全的政府权力运行和履职的监督体系,形成政府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制约的新机制,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得到社会的有效监督。加快政府审批制度改革。不该由政府管的事项,要坚决大量地予以削减,真正把社会可以承担的转移给社会,适当下放权力,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在高层次行政层面。推动阳光执法,坚决避免人情监管、选择执法、执法不公、暗箱操作等现象。对“乱执法、随意执法”问题,必须及时查处,做到有错必究,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问责。
司法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一个地区营商环境好与坏,离不开司法的保障。从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角度看,如果司法运行体制存在明显的地方化倾向,司法机关受制于地方,权力干预司法情况一直存续的话,那又如何能通过司法渠道,对投资者权益进行保护?大力推进公正司法,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三、提供优质营商法律服务
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市、县、镇(街)、村(社区)四级实体平台全覆盖,扩大公共法律服务覆盖面,推动在各类功能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中
心。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为乡村振兴奠定法治基础。同时推进国有企业普遍设立公司律师制度和中小企业普遍聘请法律顾问,充分发挥公司律师、法律顾问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方面的独特作用。充分发挥律师作用,为镇(街)、村(社区)小微企业和广大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为民营经济法治体检旨在促使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健全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法律风险意识和风控水平。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要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服务企业功能。围绕促进依法经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营造法治环境,引导律师积极参与企业决策论证,提供法律咨询、权益保护等服务,促进依法办企。监督指导公证机构认真办理企业并购、招标投标、知识产权、拍卖、提存、抵押等公证业务,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的公证服务力度,规范交易行为,防范非法集资风险,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优质营商法律服务需要法律服务保障能力建设
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人才信息库建设,将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信息纳入专门政府法律服务网和“微+”服务平台,方便当事人随时了解法律服务人员信息,进行法律咨询、寻求法律帮助。创新使用新技术,打造网上“法律服务超市”,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创新拓展公共法律服务,组织律师、公证、仲裁等法律服务行业和法律援助积极服务民营企业,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引导民营企业依法经营、依法治企。同时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分期分批对辖区内的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司法鉴定人等开展与服务营商环境相关的专题培训,提升法律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构建多元化供给模式, 优化法律服务队伍结构,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加强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教育,严肃查处法律服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提升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一带一路”高峰论坛.2023年05月29日。
2.“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2022年04月20日。
作者简介:林尔煌(1983.08—),男,汉族,现任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三级法官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