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赋能高中体育教学创新
辛丹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辛丹,. “文化自信”赋能高中体育教学创新[J]. 教师教育与创新,2023.8. DOI:10.12721/ccn.2023.157310.
摘要: 文化自信对于当代高中教育工作而言至关重要,在文化自信理念引导下,高中体育教学工作能够获得更加具有民族特性、开放多元的教育特征,培养学生在本民族传统体育精神中强化自信体育核心素养。据此,在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增强传统体育项目教学、重视体育精神分析,开展综合项目式教学活动,在具体创新教学中形成高度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体育自信,积极响应“强国建设”战略发展目标。
关键词: 文化自信;文化渗透;高中体育;教学创新
DOI:10.12721/ccn.2023.157310
基金资助:

引言

“文化自信”理念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是我们国家在二十一世纪以来,根据国家发展实际状况和世界文化发展潮流,总结提炼而出的重要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之一。在文化自信视域下,高中体育教学工作能够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增强其教学体系中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强化当代高中体育素质化育人理念,完成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融合创新。[1]在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要素、武术精神、武术内容都将成为未来高中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教学素材,引导学生于世界一体化潮流下坚守本民族文化自信、武术精神等,形成本民族、本国独特的体育教学体系。

一、“文化自信”对高中体育教学的启示

(一)增强传统优秀文化渗透

文化自信是近些年来我国关于文化领域发展的重要宗旨,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发展过程中,就要关注多种知识机能的学习掌握,又要充分重视本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贯彻落实“文化自信”发展理念。[2]将文化自信理念充分应用于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则可以有效帮助高中学子强化其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帮助大家在增强体育核心素养的同时,替身对中国相关体育文化、武术文化的认知,形成高效综合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

(二)重视素质化教育

当代素质化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关注学生群体在多元知识技能体系中获得全面的成长。[3]文化自信战略发展理念的产生,让我们充分意识到,学生只有在更具民族特性、传统特质的体育知识技能学习活动中,才能够更好的发掘自己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潜力,形成协同进步的成长态势,真正意义上践行素质化教育教学宗旨。

(三)重视理论结合实践

理论结合实践无疑是最佳的学习方式,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文化自信这一重要国家发展理念,将更多文化性、民族精神性素材充分融入到现有的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在理论和实践相互呼应的学习氛围中真正意义上感受中华传统武术、中华传统体育精神内在的民族特质。贯彻落实文化自信教育理念,就是要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完成体育技能掌握的同时,深入理解其中内在的精神理念,积极发扬自身作为中华儿女的民族气血,在理论和实践的交互学习中形成更具本质性的中华民族体育知识和技能体系。[4]

二、“文化自信”视域下高中体育教学创新路径

(一)增强传统体育项目教学

教师依据文化自信这一重要发展理念,将中华民族多种传统武术技能、国粹体育项目等充分融合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从本民族特有的体育项目学习活动中领略中华儿女独特的民族气血,强化自身民族精神。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大量专业性体育知识和技能,还应当充分重视其民族精神的养成、民族精神的传承。

为此,教师可以充分把中国古代时期流行的蹴鞠、骑马、射箭、中华武术等带有明显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素材充分融合到现有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在学习世界体育、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同时,时刻不忘本国精神特质,时刻能够依据自身独特的民族体育项目,向世界人民展示出不一样的中华风采。教师可以将多种体育选修课程、主题活动、校园体育比赛设置为具有浓烈中华特色的体育项目教学及比赛活动,激励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并且在相互交流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对中华特有传统体育知识技能的独特情感和实践素养。中华武术在我国具有重要的体育地位,又能够在世界体育舞台上展现独一无二的体育风采。教师要充分重视中华武术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融合渗透,以我国少林武术精神鼓舞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学习观、文化观、体育观、价值观等,在传统武术渗透于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中,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体育领域的“文化自信”。

(二)重视体育精神分析

体育精神往往能够给人以强大的激励性能量,鼓励学生在困难之中砥砺前行,增强其内在的道德修养。学校可以根据高中阶段不同体育教学项目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的体育特色,选择一系列体育精神文化内容,并且将其以系列讲座活动的形式公开举行。每一位学生都要积极学习学校所提倡的相关体育文化内涵及精神,从具体的体育故事中,感受每一位体育健儿的精彩人生,如姚明作为我国重要世界级篮球运动员,为无数中华青少年学子形成压迫不可及的“篮球梦”、刘翔作为我国重要田径跨栏运动员,也为学生形成强大的学习精神动力。学校定期开展“说说体育明星的故事”之类的主题性演讲活动,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加,并且分享自己了解的相关故事。

学生通过主体性讲座的参与和主题性演讲活动的参与,可以更加详细、深刻的认识到,体育运动并不像我们眼前所看到的那样简单。每一位能够在体育赛事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都在比赛之前经历了无数个汗流不止的日日夜夜,正是因为他们身上凝聚了常人所无法达到的坚强毅力,他们才可以在无数个参与成员中脱颖而出,拿到象征着荣誉和辉煌的奖牌。在这些系列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刻的了解到很多真实的体育故事,并且从对方的身上反观自己,反思自己在面对类似的困难时,是否也像故事中的人们一样咬牙坚持。当学生在多样的体育精神教育中,获得了其精神内容的传承和发扬,学生自身的个人核心素养也就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体育精神的深入传承和发扬,便是文化自信于高中体育教学工作而言重要的作用之一。

(三)开展文化视域下的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教学能够充分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教师依据文化自信视域下理论结合实践的体育教学宗旨,在高中体育课堂中积极开展项目式教学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对多种中华体育精神的探究和相关技能的掌握。

例如,教师以“足球的来龙去脉”为项目式学习主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足球运动展开实践探究、文化溯源,教师可以提示大家充分挖掘中国古代社会中关于足球运动的发源、发展,以及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其体育运动所带给大众的不同精神享受等。学生通过这种项目式学习活动,需要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分查阅资料,了解关于足球的来龙去脉,了解中国和外国在足球运动的发展方面存在哪些差异,经过详细的对比学习、理论探究、实践参与,学生可以对其足球运动产生更加深厚的见解,而且能够充分依据民族文化自信发展需要,充分关注到民族体育精神、体育项目传承和弘扬的重要性。

结语

文化自信赋能高中体育教学,能够为其教学体系打开全新的发展思路,引导学生积极从古代溯源、未来发展角度着手,客观看待现有高中体育学习活动。在强烈的文化自信情感影响之下,学生不仅能够对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产生全面深入的了解,而且还可以从众多中华儿女身上学习到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重要奋斗精神。

参考文献

[1]许凤霞. “立德树人”视角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德育透视研讨[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9):18.

[2] 杨利斌. 分析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渗透的途径[J]. 读与写(上,下旬), 2020(10):223.

[3] 肖阳. 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尝试与探索[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16):149.

[4] 高飞.“五育并举”理念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经济管理学 报,2016(6):152-15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