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与高血糖、血糖波动、高血压等关系密切,因此,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常以控制血糖、血压等指标,以及保护肾脏功能[1]。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最重要的一种,并且是导致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病情逐渐进展,肾衰竭需进行持续血液透析治疗,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同时维持血透期常伴随高血压、心衰等疾病的发生,严重危害身体健康[2]。因此尽早发现并通过有效治疗,能让病情的发展得到延缓,甚至能逆转患者病情。生化检验是临床较常规的疾病检测方式,而且生化检查是全方位的,检查时间短,准确率高,在临床中广泛运用[3]。为了探讨早期生化检验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诊的4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与健康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早期生化检验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果及其临床意义,具体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年1月—2022年12月一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48例为实验组。男29例,女19例,平均年龄(62.72±4.59)岁,平均病程(3.56±0.38)年。另在同一时期选择到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48例为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61.99±4.48)岁。两组基线信息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按照各检测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行生化检测(血液和尿液)。于清晨空腹条件下抽取4mL肘静脉血,在常规室温下静置20min,之后将血液放入离心机(TDL-600C,山东百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中以每分钟4000转的转速进行离心,共5min,待用;另取患者中段尿液,采用生化分析仪(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MEDICA全自动尿生化分析仪)对血液和尿液进行生化检测。检测中所用的检测试剂购自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医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南京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全按照试剂说明书执行检测。分别对实验组及对照组测定生化指标a1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血超敏C反应蛋白、血胱抑素,并比较两组的差异性。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接受生化检验,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生化检验指标的差异以及联合检测和单一检测的疾病阳性检出率。阳性率判定标准为:al-MG>12.50, 尿肌酐>24.20mg/g,RBP>60.00mg/L,CRP>6.11mg/L,Cys-C>1.15mg/L,尿微量白蛋白(UALB)>30.00mg/L为标准,超过标准的对象即为阳性病例。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经正态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两组生化检验指标差异对比
实验组各测定结果值均高于对照组,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1:
表1生化检验指标差异对比(x±s)2.2单一和联合检测具体阳性数和阳性率比较
将观察组各指标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得出单一检测阳性率低于联合检测,表明联合检测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效果更好,见表2。
表2单一和联合检测具体阳性数和阳性率比较3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近年来呈增长趋势。目前,全球糖尿病总人数正在迅速增加,据报道,2008年我国糖尿病患者肾病发生率为7.7%,其中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高达1.7%,但很多糖尿病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有肾病[4]。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任务十分紧迫,临床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并发症,以减轻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糖尿病肾病的表现比糖尿病晚且治愈率较低,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可延缓糖尿肾病恶化。因此,早期的诊断和治疗不管是对患者的身体健康,还是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生化检验是利用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对人体的血液、尿液、组织等多种生物样本的成分、结构和功能进行定量、定性或半定量的检测和分析,以达到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5]。生化检验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生命科学和公共卫生等领域,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断疾病,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疗效。同时,生化检验也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临床发现,将生化检验运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可对临床的疾病治疗提供较高参考意义[6]。生化检验可以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和严重程度进行判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主要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a1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尿肌酐、视黄醇结合蛋白、C反应蛋白、血胱抑素[7]。本研究中通过对比确诊病患和健康人员以上检测数据得知,健康人员的检测数据均低于确诊人员,具体原因分析为:a1微球蛋白存在于血液中,由肾小球滤过但由肾小球重吸收回血液,因此在尿液中是基本没有[8]。a1微球蛋白用于早期肾功能损伤,是反映早期近段肾功能损伤的特异,敏感的指标;肌酐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一个指标,通过测定血肌酐和尿肌酐,计算肌酐清除率可以评估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脏功能损害程度、监测肾病进展和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9]。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通过尿液检测可以及早发现肾脏损伤。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多年患者,需筛查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单凭尿常规容易漏诊,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在30—300mg/g,尿常规、尿蛋白阴性,积极的控制血压、血糖可以阻止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甚至可以逆转[10]。若尿常规尿蛋白阳性,糖尿病肾病进入临床肾病期,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肾功能下降、糖尿病肾病的特点。随着肾功能下降蛋白尿不减退,糖尿病肾病一旦肾功能下降,出现慢性肾衰竭,呈慢性进行性进展,直至肾衰竭的终末期尿毒症期。对于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重度水肿、心衰提前进入透析,并且积极治疗透析的相关并发症;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是存在于尿液中的一种蛋白质,是评价肾小管功能的指标。视黄醇结合蛋白的高低,能够帮助判断肾功能都问题,如在最终的尿液中检测出视黄醇结合蛋白升高,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下降,这项指标对早期发现肾损害有显著意义;血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炎性反应蛋白的标志物通常在存在炎症以及免疫反应,是否还有存在肿瘤的时候,会提示抗体反应蛋白增高,有可能出现超敏c反应蛋白的增高;血中的胱抑素C是通过肾小球滤过的,如果血中的胱抑素C升高了,说明肾小球的滤过就减少了,说明肾功能下降;糖尿病肾病又是糖尿病并发症非常常见的一种影响到肾的情况,特点是蛋白尿正常的是小于三十克每天,蛋白尿增加的时候可能每天大于三百毫克[11]。如出现蛋白尿则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因此,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可对肾小球功能进行评估。经本文测定两组不同生化指标差异,以及评价各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值明显高于健康者,六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达93.75%,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的阳性率。
综上,生化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糖尿病肾病、评估肾损害程度和预测患者肾病进展的风险,从而制定更为个性化和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刘霞.早期生化检验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果与血清学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20(20):18-21.
韩学军,王璐.糖尿病肾病早期生化检验的诊断效果及血清hs-CRP指标水平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21):180-183.
李伟.肾功能血清学检验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8):36.
葛泉钟.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6):125+142.
金晔,张佳丽.血常规检验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鉴别诊断效果及准确率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04):637-638.
王佳.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7):121-122.
李洪西.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4):147-148.
徐天祥.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J].智慧健康,2020,6(28):7-8.
薛燕平,孙瑞华,杨平平,姚鹏.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分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9,15(03):69-70.
靳蓓蓓.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9,40(05):168-170.
王龙.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研究[J].系统医学,2019,4(07):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