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与改进研究
王文强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文强,.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与改进研究[J]. 发电技术与研究,2025.3. DOI:10.12721/ccn.2025.157281.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太阳能逐步成为人们关注和追逐的能源形式。太阳能能源有着极为明显的环保优势,属于清洁无污染能源。随着人们对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其依靠自身的环保、可再生等优势得到受众的一致喜爱。为了更好地达到清洁环保的目的,实现我国经济的长久发展,仍需要加强对该技术的创新研究。
关键词: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与改进
DOI:10.12721/ccn.2025.157281
基金资助:

引言

随着社会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需要开发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以降低能源消耗。全球各国都在把能源发展重点从不可再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变,光伏发电系统的研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当前,中国开始鼓励光伏发电市场多元化发展,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来推动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和应用。

1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势及系统的组成

1.1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势

(1)光伏技术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该技术没有中间转换过程,可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避免能量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及环境污染。另外,光伏发电不依赖矿物燃料,具有不消耗自然资源、无温室气体等有害物质的特点,对推进环保、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2)光伏发电具有明显的安全优势。相比传统发电方式,光伏发电不需要存储大量易燃、易爆的化石燃料,可有效降低火灾、爆炸等安全隐患。同时,该装置在安装、运行过程中,对操作人员及周边环境没有任何危害。

(3)光伏发电的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它能被安装在任何环境下,不管是在城市的屋顶还是在沙漠地区,或者是在偏远的山区。另外,模块化的设计使光伏发电系统具有可扩展性,便于管理。

1.2太阳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

1.2.1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它利用光电效应直接把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利用光伏效应产生光生电流,效率高且环保。电池板产生的电能可以直接利用或存储在蓄电池中,保证系统持续供电,提高发电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1.2.2太阳能控制器

太阳能控制器是整个太阳能系统的核心部件,它不仅能保证系统的稳定和高效运转,还能对电池进行保护。具有过充、过放两种保护功能。利用温度补偿功能,在大温差环境下,自动调整充放电参数,优化电池性能,降低损伤风险,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可靠性和耐用性。

1.2.3蓄电池

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蓄电池类型包括铅酸、镍氢、镍镉和锂电池等,适用于不同场景。它们储存太阳能板在有光照时产生的电能,并在无光照或光照不足时释放,确保了系统的持续稳定供电,增强了系统可靠性与实用性。

2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

2.1太阳能照明灯

太阳能照明灯的应用非常广泛,其通过白天对太能光线的吸收来实现夜晚的照明应用。太阳能照明灯之所以能够储存由太阳能转化的电能,主要是依靠其自身所配备的电池储备装置,当夜幕降临,太阳能照明灯能够释放储存于自身电池储备装置的电能,以供给照明灯电能使用。

太阳能照明灯共分为光源、电池板、储能电池以及控制系统等部分,通过该套完整的系统不仅可以产生照明系统所需的直流电,而且可以利用照明系统自身的逆变器将太阳能转变为220V的交流电,然后再将交流电流传送到照明系统中,实现太阳能照明灯的正常运行。

不同于传统的路灯照明系统,太阳能照明灯无论是在节能还是环保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该照明灯还具有长期运营、投资少、安装便捷以及后期维护成本较低、寿命较长等优势,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很难受到外部环境的应用,也不会给环境带来不良伤害,可以有效地实现一举多得的效果。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太阳能照明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不过该局限性并不是无法破解的,只是当前的技术还不能高效解决。

2.2铅酸蓄电池

目前,铅酸蓄电池因其高利用率而在能量存储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其工作原理主要涉及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的转换:在充电过程中,铅酸蓄电池将电能逐步转化为化学能;在放电过程中,储存的化学能被转换回电能以供使用。铅酸蓄电池的内部结构包括铝合金导电骨架和PbO2粒子。PbO2粒子具有强氧化性和高吸附能力,是铅酸蓄电池中的关键活性物质。在蓄电池的充电过程中,这些粒子的强氧化性和高吸附能力促使正负极发生相应的化学变化,从而实现电能的储存。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铅酸蓄电池能够进行有效的能量存储。这一特性使铅酸蓄电池在太阳能应用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它可以在光照充足时进行充电,将多余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再通过放电过程将储存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供使用,从而实现太阳能的有效利用和存储。

3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改进措施

3.1深化光伏发电技术运行方式

为了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该技术投入、推广以及成本展示,进而实现对该技术质量、安全性以及成本等多方面的控制。只有依托可行性较强以及有效的政策支持,才能形成一套完善、稳定的商业模式,才能为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研发引入更多的资金以及技术支持,实现产业链以及价值链的有机融合,为技术的持续发展创造平台。还应当加强制订和落实建筑设计、施工、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一体化运行标准,进而为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安装、实用等提供参考依据。

3.2防雷和接地

依据建筑防雷等级,应利用建筑物既有防雷措施,并与光伏系统防雷相结合。屋面安装的光伏组件金属框架等作为接闪器加以利用时,其金属支撑结构要通过镀锌扁钢和原建筑接闪带连接可靠,光伏阵列区域和屋顶接闪带连接点要均匀设置且大于4处,同时采取过电压保护措施。直流电涌保护器、交流配电箱、逆变器输出端、光伏监测系统线路设置交流和信号线路电涌保护器是光伏汇流箱输出端设置的必要条件,组件金属框架、金属管、槽盒、信号线路屏蔽层、屋顶金属构件、电涌保护器接地端、支架、光伏设备接地端子线缆金属外皮等均应进行等电位连接。

3.3加大光伏电站有功功率控制

对于分布式电源接入和电网运行,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制订了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以保障电网稳定运行为目标,同时优化各类分布式电源(如光伏电站等)与电网的协同工作。在此基础上,实现准确的功率控制策略,提高光伏发电效率。为了确保电网稳定运行和光伏发电的高效利用,需要对光伏电站有功功率进行严格控制。按照相关规范,光伏发电系统的有功功率每分钟变动不超过10%,这个限制是为了防止电力的剧烈波动对电网产生不良影响。当太阳辐射强度下降时,光伏发电系统的有功变化速度将超出常规限值。这一规定充分考虑了自然环境因素,保证了标准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太阳能逐步成为人们关注和追逐的能源形式。加强对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研究,扩大该技术的应用范围是实现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经济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研究对该技术,可以实现对太阳能的高效利用,也可以满足人们日常工作生活需求,同时规避传统用电模式对环境的损害。当前,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但随着对其的深入研究,相信在未来该技术势必会完全融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

参考文献

[1]程梓筠.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应用研究[J].光源与照明,2021(2):132-133.

[2]王志刚,祝秀娟.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及其节能研究[J].建设科技,2020(23):98-102,106.

[3]韩小亮.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J].山西科技,2020,35(4):128-13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