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机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能效提升与节能降耗技术研究
吴建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吴建慰,. 燃机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能效提升与节能降耗技术研究[J]. 发电技术与研究,2025.3. DOI:10.12721/ccn.2025.157288.
摘要: 本文针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旨在提高系统能效,实现节能降耗。通过分析电厂运行数据,优化控制策略,改进硬件设施,提出了一系列节能措施。
关键词: 燃机发电厂;电气控制;能效提升;节能降耗;运行优化
DOI:10.12721/ccn.2025.157288
基金资助:

1 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发电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节能减排压力。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凭借高效、清洁的优势,在现代电力供应体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然而,受技术水平、设备状况、运行管理等因素影响,燃机电厂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等问题,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

2 燃机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现状分析

2.1 系统组成与控制原理

燃机电厂电气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涉及发电机励磁、汽轮机调速、燃气轮机控制、热控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各子系统通过分散型控制系统(DCS)进行集中监控和协调控制,实现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发电机励磁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发电机端电压和无功功率,保证机组并网运行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1]。励磁控制采用自并励和他励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调节励磁电流来实现。

汽轮机调速系统负责控制汽轮机转速和有功功率,是机组频率控制的关键。调速系统根据电网频率和负荷变化,调节汽轮机进汽量,保持机组输出与负荷平衡。燃气轮机控制系统的核心是燃料和空气的精确调节,以实现燃烧效率最优和污染物排放最低。燃机控制采用功率负荷控制和排温控制相结合的策略,兼顾经济性和安全性。热控系统负责锅炉汽包水位、过热蒸汽温度等参数的控制,确保蒸汽品质和供汽稳定性[2]。热控系统通过三冲量调节法,协调给水、燃料和蒸汽流量,实现锅炉的最佳工况。

2.2 存在的问题和节能潜力

尽管燃机电厂电气控制系统在设计和运行中不断优化,但受技术水平、设备状态、人员素质等因素制约,目前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控制策略有待优化。部分电厂的控制逻辑相对简单,缺乏针对设备特性和负荷特点的针对性设计,控制精度和动态性能不高,导致能效降低和设备损耗加快。

(2)设备效率有待提高。受限于技术升级和资金投入,电厂在用的部分电气设备如变频器、电动机等效率偏低,能耗高于同类先进设备,存在较大的节能空间。

(3)系统协调性有待加强。电气控制的各子系统往往独立设计和运行,缺乏整体协调优化,系统的综合效率未达到最佳,甚至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

(4)运行监测和数据分析不足。部分电厂的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不完善,缺乏对关键参数和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数据利用水平不高,难以为优化控制和预测性维护提供可靠依据。

针对上述问题,亟需从优化控制策略、更新节能设备、强化系统集成、完善运行监测等方面入手,挖掘电气控制系统的节能潜力,实现能效提升和降本增效。

3 电气控制系统节能优化策略研究

3.1 控制策略优化

针对电气控制系统的特点和节能需求,本文提出以下控制策略优化措施:

(1)优化控制参数。根据机组的设计特性和运行工况,合理设定各控制回路的给定值、控制范围、响应速度等参数,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2)采用先进控制算法。引入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智能优化等现代控制理论和方法,建立自适应、自学习的控制模型,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智能化水平,实现节能控制的动态优化。

(3)加强协调优化。统筹兼顾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汽轮机等主要设备的特性和需求,建立综合协调控制模型,优化各子系统之间的功率平衡和能量流分配,减少能量损失和设备磨损。

(4)完善控制功能。在满足基本控制要求的基础上,开发节能控制、设备诊断、性能评估等高级功能,为节能优化和状态检修提供决策支持,提高电气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3.2 节能设备改造

选用高效节能设备是提升电气系统能效的重要手段。结合电厂实际需求和技术经济分析,重点开展以下设备改造:

(1)高效变频装置应用。采用效率高、功率因数好、适用范围广的变频器,对电动给水泵、风机等大功率设备实施变频调速,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

(2)节能电机替代。选用稀土永磁同步电机等新型高效电机,替代传统的异步电机,提高电气传动效率。合理配置电机容量,避免大马拉小车,减少电能损耗。

(3)无功补偿优化。根据负荷变化情况,优化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和投切策略,减少无功电流损耗,提高功率因数,降低输配电损失。

(4)谐波治理加强。采用有源电力滤波器等先进的谐波治理装置,抑制电气设备产生的谐波污染,提高电能质量,减少谐波损耗。

通过以上节能设备改造,可显著提高电气系统效率,降低能耗费用。以某燃机电厂为例,更新节能电机后,综合效率提高1.5%,年节电200万kWh;优化无功补偿后,厂用电率下降0.2个百分点。

3.3 运行监测与数据分析

完善电气设备运行监测和数据分析是实现节能优化控制的重要基础。应重点加强以下方面工作:

(1)健全数据采集体系。完善电气量、热工量、设备状态等各类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存储系统,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度、可靠性和实时性,为优化控制和状态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2)强化数据分析应用。运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对海量运行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建立设备性能模型和故障诊断模型,指导节能运行和预测性维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优化设备维护策略。依托数据分析,准确掌握设备健康状态,实施状态检修和可靠性维修,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小时数,从而降低生命周期成本。

(4)加强能耗统计和对标。建立完善的能耗统计体系,对电厂生产全过程能耗实行分类计量、统一考核,强化节能激励约束机制。开展同类电厂能耗对标,找出差距,持续改进。

通过运行监测和数据分析,可切实提高能源管控水平。以某燃机电厂为例,引入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后,每年可减少检修工作量20%,非停次数下降10%;能耗对标后,发电煤耗下降2克/千瓦时,年节约燃料费用300万元。

4 电气节能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4.1 项目概况

该燃机电厂装机容量为2×39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电气控制系统采用ABB的INFI90分散控制系统,配套相关保护和网控设备。经过多年运行,电气设备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和效率下降问题,亟需实施节能优化改造。

4.2 主要实施措施

(1)更新励磁控制装置,采用静止无刷励磁和数字化调节器,优化励磁控制曲线,提高励磁效率和可靠性。

(2)改造燃机控制系统,引入模型预测控制和多目标优化算法,实现燃烧效率和排放性能的协调优化。

(3)更新电动给水泵变频装置,采用高压大功率变频器,扩大调速范围,根据锅炉负荷实现精确调速,减少能量损失。

(4)实施厂用电系统节能改造,优先采用节能电机,优化功率补偿,加强用电管理,降低厂用电率。

(5)完善电气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实现温度、振动、绝缘等关键参数的在线监测,开展故障诊断和寿命预估,指导状态检修。

(6)强化能耗统计和管理,建立能效评价体系,开展节能考核和激励,调动全员节能积极性。

4.3 节能效果评价

经过一年的运行,该电厂的电气节能改造项目取得了显著效果。主要体现在:

(1)发电机效率提高0.4个百分点,励磁损耗下降15%。

(2)汽轮机热耗率下降0.8%,年节约标煤0.4万吨。

(3)厂用电率下降0.4个百分点,年节约电量500万kWh。

(4)设备故障率下降20%,检修费用降低15%。

(5)供电煤耗下降3克/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

可见,综合采取电气节能措施,可在不影响电厂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朱盛和.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节能降耗中的应用与研究 [J]. 中国品牌与防伪, 2024, (07): 102-104.

[2]孟肖楠. 火力发电厂电气节能降耗技术研究 [J]. 科技资讯, 2024, 22 (02): 94-9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