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我国临床病史中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主要以机体胰岛素分泌异常为临床表现[1]。此种疾病的患病率高、病情周期漫长,在我国所有慢性疾病中的受关注度较高。对于糖尿病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并无确切说明,仍处于探索阶段,但临床发现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诱因来源于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当中[2],且随着病情进展,患者机体的细菌繁殖能力不断增强,甚至会对患者的肾、脏等功能性器官造成一定的损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3]。在糖尿病的诊断工作中,临床多采取尿检的方式,但由于尿检对糖尿病的诊断存在假阳、假阴的情况,因此尿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近年来,随着我国疾病诊断引进免疫测定技术理念后,化学发光免疫测定逐渐应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工作中。旨在探究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定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8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58.25±7.68)岁,男女比例41:44。对照组最小年龄36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年龄(59.20±5.23)岁,男女比例42:38。两组人员的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无差异(P>0.05);可作对比研究。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规则:①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②两组人员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积极配合;排除规则:①近期使用降糖药物人员;②处于妊娠期的妇女。
1.2方法
引导所有人员检测前24h停止进食,并于次日晨时进行静脉采血(4mL), 采血后为两组人员提供70g葡萄糖,观察两组人员的进食时长,同时于进食后1h、2h两个时间段再次对两组人员进行静脉采血(4mL)。使用冷冻离心机对所采集血样进行离心处理,分离血清后予以低温保存。使用MAGLUMI-4000型生化分析仪对血液标本测定胰岛素水平、C肽水平、空腹血糖、餐后1h血糖及餐后2h血糖值,测定流程严格遵循操作说明。
1.3观察指标
1.3.1统计使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对85例糖尿病患者的阳性检出例数,计算糖尿病检出率。
1.3.2对比两组空腹、餐后1h、餐后2h三种状态下的血糖值。
1.3.3对比两组C肽水平(ng/ml)与胰岛素水平(µIU/L)。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工具做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x2检验。若P<0.05,则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准确率分析
85例临床确认的糖尿病患者中,经化学发光免疫测定阳性例数82例,阴性例数3例,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确诊率96.47%,与临床确认率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准确率分析 [n(%)]2.2两组不同时段血糖水平对比
对照组空腹、餐后1h及餐后2h血糖(mmol/L)分别为(4.15±2.06)、(5.35±1.14)、(7.61±1.02)。研究组空腹、餐后1h及餐后2h血糖分别为(6.31±2.08)、(7.53±1.06)、(11.24±1.36)。两组数据差异明显,研究组血糖数值较高(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段血糖水平对比 [(`x±s);mmol/L]2.3两组C肽水平与胰岛素水平对比
对照组C肽水平(ng/ml)与胰岛素水平(µIU/L)分别为(1.12±0.14)、(5.20±0.85)。研究组C肽水平与胰岛素水平分别为(1.73±0.23)、(7.53±1.06)。两组数据差异明显,研究组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C肽水平与胰岛素水平对比 (`x±s,mmol/L)3讨论
糖尿病作为全球范围内的高发疾病,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5]。随着生活质量的升高,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生率逐渐上升,且逐渐趋于年轻化。糖尿病属于全身性疾病的一种,是因为机体内胰岛素分泌安不足,导致糖代谢紊乱引发疾病。此疾病患者长时间处于高糖状态下,加快了细菌的滋生,引发一系类并发症,严重会导致患者死亡。临床上将糖尿病分为两类:1型与2型,常见为2型糖尿病。此类型的疾病主要以疲乏无力、肥胖为主,老年人成为此疾病的高发人群,伴随免疫力的下降,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临床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控制为主,患者长时间用药,会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患者病情。因此需要对糖尿病患者及时治疗、诊断,并注意合理用药,控制病情。糖尿病诊断能够为后续治疗提供临床方向,使患者在最佳时间得到科学救治,有效降低了糖尿病所带来的疾病隐患。因此,对糖尿病诊断技术的分析与研究是目前的重点探索课题。尿检作为糖尿病的常用诊断方式之一,存在诸多局限性,具体表现为尿检对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较低的患者,其检测结果不够直观。而临床发现[6],C肽水平与胰岛素水平能够更加直观的反应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是近几年对糖尿病常使用的检测方式,通过对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等测定患者血糖水平,可以有效的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以及严重程度,进而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文献回顾了解到,与以往所有使用的放射免疫分析法等方式相比较,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对糖尿病生活免疫检测中的使用价值更好。本次对85例糖尿病患者与80例健康人员的研究结果显示: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确诊率96.47%,与临床确认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空腹、餐后1h及餐后2h血糖(mmol/L)分别为(4.15±2.06)、(5.35±1.14)、(7.61±1.02),研究组空腹、餐后1h及餐后2h血糖分别为(6.31±2.08)、(7.53±1.06)、(11.24±1.36)。其中,研究组血糖数值较高(P<0.05);研究组C肽水平与胰岛素水平分别为(1.73±0.23)、(7.53±1.06)。两组数据差异明显,研究组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较高,C肽水平与胰岛素水平指标特征明显。除此之外,较常规诊断方式相比,其优势还体现在操作快、费用低等方面,与尿检相比较,化学发光免疫特定可以取得更准确的诊断,对糖尿病患者的早期治疗与诊断提供保障。因此,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可应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工作当中。
综上所述,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吴迪.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应用价值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3):195-198+200.
[2]傅美丽.生化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探讨[J].世界复合医学,2019,5(11):130-132.
[3]王斌,曾晖.生化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应用及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养生,2019(20):139-140.
[4]刘新登,周延美,程克兰.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8,8(23):85-87.
[5]惠维武.生化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1):135-137+139.
[6]杜建梅,罗玉保,赵晓艳.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3):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