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孩子安全意识的培养关乎国家、社会稳定建设,学校作为学生培育主要场所,必须关注学生安全意识培育,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道德与法制》教材中不仅有学生品德、法制法规教育内容,也有部分安全教育内容,可作为安全教育切入点。因此,挖掘《道德与法制》安全教育价值成为现下课程教育重点要求。
一、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安全教育内容
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板书和讲解教学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内容讲解,这种教育方法不仅抽象枯燥,也无法帮助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知识深入记忆和理解,不利于教材安全教育价值的挖掘和发挥。现下信息技术进步发展迅速,不少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入相应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动态化呈现教学知识,《道德与法制》安全教育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趣味化和丰富性提升,帮助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内容记忆。例如在教导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日常生活不安全行为带来的影响,教师可以进行安全事故案例动画视频收集,像发现家中煤气泄露后顺手开灯导致煤气爆炸、炒菜锅中起火浇水扑灭反而火苗上窜、湿手触碰开关却意外导致触电等,通过动态化的画面呈现让学生直观清醒的感受生活中埋藏的安全隐患,以画面加强学生对安全知识记忆。而后,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安全应急生活化知识,教师可以针对前面播放过的内容收集安全事故案例正确处理方法的视频,例如发现煤气泄漏第一时间应当捂鼻、开窗通风并关闭煤气总阀门,炒菜锅起火应当第一时间用锅盖进行空气隔绝,湿手绝不触碰带电开关等,让学生通过视频观看记忆正确的安全事故处理方法和规避方法,看清生活中隐藏的安全问题,提升学生安全认识。
二、通过实践活动强化安全教育的学习效果
实践出真知,光靠书面教学无法强化小学生安全教育认识,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制》安全教育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引入实践活动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安全危险,并利用所教授的安全教育知识进行安全问题应对规避。比方说在进行交通安全有关知识学习时,教师教授学生交通安全规则后,可以在教室中模仿设置十字路口、环状路口、丁字路口让学生模拟进行过马路,通过情境实践牢记交通安全规则。而在进行防火知识学习时,教师可以在教室内模仿设置“起火点”,让学生利用所学的防火知识,湿毛巾捂住口鼻,蹲在烟雾下方进行安全通过,在巩固学生安全防火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火灾自救能力。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牢记安全细节,避免在安全问题发生时过于慌乱出现其他安全问题,在每次情境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情境活动总结,探讨安全教育实践过程中是否存在处理不当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救知识和安全知识记忆,保证在下次安全问题突发时,能够沉着冷静按照安全教育知识进行处理规避。在切身的安全教育实践下,能够有效引起学生安全教育重视,防止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做出危险行为和警醒学生提防不法分子,保障学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
三、引入社会现象进行安全教育知识的讲解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重要阶段,出现安全问题根本因素是因为小学生没有安全辨别能力,缺乏安全知识了解,所以除了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知识教授重视和教授力度之外,还要提升学生安全辨别能力,让学生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尽量规避安全问题发生。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制》安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社会现象进行安全教育知识讲解,让学生学会分辨和预见安全问题。例如现下多发的儿童诱拐案件,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提升学生安全问题分辨能力,引入犯罪分子常用的儿童诱拐手段进行教育,模仿犯罪分子问路、示好观察学生安全问题应对处理反应,当学生接受犯罪分子示好或者帮犯罪分子引路时,教师进行后续活动推进,可能学生就会在此时落入犯罪分子圈套,被迷晕带走,并播放近年来的儿童拐卖视频引起学生警醒,让学生知道不要单独与陌生人共处、不接受陌生人示好等基础安全知识内容,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教师安全教育教学情境时,学生也能够有意识的进行防范,提升学生安全认识。通过社会现象引入可以让小学《道德与法制》安全教育内容说服力更强,也能够有效教导学生规避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让学生学会自救自保知识,提升自救自保能力,落实安全教育活动开展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教育内容作为小学《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重要部分,教师必须对安全教育引起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安全教育内容,组织实践活动强化安全教育学习效果,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安全知识配备重要性。同时,还可以引入社会现象进行安全教育知识讲解,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过程中可能出现安全问题的活动,全面切实提升学生安全知识,保护学生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何凤秋,杨越.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安全教育探究[J].语文课内外,2018(04):107-107.
[2]施元婷.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安全教育[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0(01):111-111.
[3]李宝岩.谈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安全教育[J].新一代:理论版,2020(03):45-45.
作者简介:唐俊秀,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杰勒阿尕什镇牧业寄宿制学校,1977年12月出生,女,汉族,籍贯:四川安岳县人,本科学历,初级职称,研究方向:小学道德与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