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模式是否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并能有效地适用于学生身上已经成了教育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有效且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独立的思维意识,不断地优化新的教学方法。加强对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策略研究对培养计算机人才意义深远。
一、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中职学校普遍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但是,我们发现,目前中职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学科本身复杂难懂;专业分布不够合理;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落后;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欠缺。因此,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创新教育并非易事。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精神是人们能动性的一种特殊表现,以不循常态、独辟蹊径为标志。这种不满足于既有状态而着力开拓的思维方式,就是创新精神。在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和技能也需要与时俱进。这不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也对教师的授课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1.素质教育的要求
高素质的人才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素质的定义通常包含多个方面,而创新素质无疑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课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科学的思考,为其今后发展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2.由计算机课程特点所决定
计算机课程容纳了现代科技领域的许多知识,对其他学科的变革、更新和发展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引导和促进作用。综观计算机课的课程内容,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是概念性很强的知识。操作系统的应用,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是实践性很强的内容。同时,相关课程之间互相交融,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因此,计算机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创新精神,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的方式方法,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计算机教学质量负责的态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钻研,群策群力,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措施
1.注意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当前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教育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遵循守旧等等。根据社会调查发现,现在有很多学校的教学方法观念陈旧,许多老师还是遵循着以前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填鸭式”的方法,这种教育方法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思维意识的培养,长期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随着社会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学校课程专业课设置单一,则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由于相应的专业课时比较少,学生们的专业意识又比较薄弱,导致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少之又少。教学内容单调,课堂上缺少互动,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以来,会很难实施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专业能力差。计算机设备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校经常接触的电子设备,但是他们对计算机的了解还是停留在表面,如果进行深层次的操作,很多学生的操作水平是零基础的或者是有限的。所以,提高学生的整体实际操作水平,就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实操与理论相结合,吸引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书面知识过于隐晦,实际操作也不强。计算机是一门以实际操作为主的学科,如果过于注重书面知识,会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低,无法完成上机实际操作。缺少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机会,有一些教材内容过于难懂,学生听着像天书,但是没有及时的上机操作,导致对理论的理解不是很清楚。
2.加强计算机创新能力教学、提高学生凝聚力
分析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细化分析,了解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经学过,但是不理解的,哪些是没学过的。在实践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支持鼓励学生大胆的创新,根据自己的想法把实际操作完成得更好。学生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想法,才会对学习任务有一定的了解,寻找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材施教,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模式,中职学校的学生因为周围环境的不同。学习环境的好坏导致了其自身水平的良莠不齐。如果采用填鸭式的教育理念和统一的教学方法,会很难让学生的水平得以提高。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水平和兴趣点,有针对地去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发展。营造良好教学环境,巧妙地融入学习知识,分析学习目标的知识点并将其一一罗列,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有针对地营造课堂学习环境,快速地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结合实际理论,设计出符合理论知识的实操作业,引导学生“抱团取暖”,增强学生间的团队凝聚力,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要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整体的学习水平,则需要引导学生团队合作,理清团队合作的意义,以及合理的学习分工,明确自己的职责,进而增强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
3.细化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
针对一些不能自主学习,学习意识比较薄弱的学生,不要提出太高的要求,可以在下课期间多交流沟通,掌握其对知识点的不足,并给出合理的学东西建议。对于一些有基础且学习意识较好的学生,则要在学习过程中适当的提高学习难度,挖缺学生的学习潜力,同时,老师也不要一直墨守成规,应充分地利用社会主流的信息技术与学生多交流沟通,这样既照顾了学生腼腆的性格,又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实操时,可以根据学生周边的商品进行“logo”有奖竞猜,老师设立相应的奖品,答对题目减免作业之类的奖励。比如说:这个logo是哪个企业的,哪位同学在生活中用到过,他的设计理念是什么,有没有进行模仿设计过。在大家相互回答时,课堂氛围也就营造出来了,这样有利于学生吸收成功的学习设计理念,增加其自身的文化积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唯有理论和实操相互结合,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点。在期末考试时,大多学校注重理论考试,不注重实践操作。最终导致了学生的探索能力下降。然而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内容单一、学习方式单调,又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有的学生甚至为了考试死记硬背。深入探索学习知识的少之又少。
结语:总之,不管是社会还是知识都处在一个不断变化与革新的过程中, 处在这一环境下,中职学生要想得到发展,自然需要良好的创新意识, 而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多优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薛雯.中职计算机美育课程融合地域文化的实践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2,No.271(12):110-111.
[2]左元晨.基础教育阶段中止计算机发展的策略设想[J].中国民族博览,2022,No.229(09):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