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煤矿综采中灾害事故具有突发性、灾难性、破坏性、继发性的特点。灾害的防治事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按照要求标准严格执行,才能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人们的安全。近年来,我国对煤矿综采中的灾害防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很对企业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
1、煤矿综采技术应用现状
现阶段,综采设备在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以期更好的提高煤矿开采效率。1) 薄煤层应用现状。通常情况下,我国薄煤层资源具有煤质较好、资源分布广等特点,其占据了煤炭总资源量的20%左右。对薄煤层综采技术而言,刮板输送机、滚筒采煤机和液压支架配套技术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技术设备的应用不仅能使单产面积提高,还能确保煤炭开采工作的安全,提高了煤矿开采综合效益。2) 中层煤层应用现状。该层的断层较多,无形之中增加了煤矿开采的难度,而且现有快速过断层方法比较单一,技术不够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开采效率的提高。3) 填充开采技术应用现状。在煤矿开采中,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实现对矿山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而且可以有效解决地表塌陷问题,比较常见的填充开采技术有矸石填充、膏体填充、高水材料填充等。
2、煤矿综采中的灾害分析
2.1瓦斯与煤尘爆炸
煤矿瓦斯是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从煤层或围岩中涌出的各种有害气体的总称,其主要成分是沼气。瓦斯爆炸是一定浓度的沼气在引火源的作用下产生的激烈氧化反应,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井巷、设备的严重破坏,并会扬起煤尘,形成连续爆炸,随之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引发人员的继续伤亡,是煤矿事故中破坏性很强的重大灾害事故。
2.2地面沉降塌陷和山体滑坡
不同矿区的地质条件差异较大,煤矿企业经常发生地面塌陷、滑坡等问题。对矿区的岩土层进行开采、爆破、开挖时,造成了大量的岩石和土壤结构的损坏,有些矿井的开采区和巷道区易出现岩石掉落、墙壁崩塌等问题。另外,在开采时,会将矿产开采区的地下水抽空,增加了矿产开采区的水力坡度,从而引起地表塌陷和地面沉降。国内很多矿产资源都是在山区进行的,采矿工人在作业时,还会对周围植物造成一定的破坏,导致山体滑坡。据有关方面的数据,矿山开采中出现的塌方和滑坡事故的机率约为20%,对煤矿工人的安全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
2.3煤矿顶板灾害
煤矿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灾害事故之一,严重危害煤矿的安全生产。顶板事故的产生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1)煤矿井下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安全知识技能不足,对井下开采地质条件不了解,对矿压活动规律与机理认识不到位,支护管理不善,盲目施工,造成严重的顶板事故,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终止等。
2)煤层倾角、采煤工作面及巷道附近围岩性质和组成、矿井地质构造、开采深度和煤层厚度都是造成顶板事故的重要因素。其次,矿井开采技术也是造成顶板事故的主要原因。比如,采煤工作面的支护方式,采空区的处理方式,工作面支护布置方式,支护工艺与支护参数,围岩变形角度控制等都是造成顶板灾害的重要因素。
3、煤矿综采中灾害防治策略
3.1改善矿井通风提升矿井空气质量
为了净化矿井空气中的粉尘,中国研发出一种专用于矿井生产的空调设备。它能很好地调节矿井通风并能有效净化矿井空气,从而降低矿井粉尘对矿工身体的危害。但这种设备的成本较高,还未到推广阶段。为此,煤矿企业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善矿井通风质量。可在矿井通风口上安装一定的人工空调设备,在现有通风通道的基础上,合理规划矿井通风措施,以加强矿井通风质量。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多增加一些矿井的通风口来保持矿井内部的空气循环。在巷道内应布置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定期检测矿井空气质量,如果粉尘浓度超过安全值,必须采取强制措施降低粉尘浓度,提升空气质量。
3.2装备、生产技术的升级
针对矿井的一系列灾害,企业需要重视起来,提升矿井装备,加强职工业务培训,提高生产技术能力。在开采之前,可以聘请地质专家对当地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制定不同地质灾害下的预防措施。环境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地质灾害的发生不可能完全的避免。因此,完善预警机制,提升建筑物的抗灾能力,制定逃生方案,能够降低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
3.3顶板事故防治
1)加强顶板管理
煤矿顶板事故具有零散和频繁发生的特点,这类事故分布范围广,人们不够重视,造成管理不善。煤矿生产从业者素质不高、矿井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条件简陋、机械化程度不高等都是诱发顶板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顶板管理就应该在地质勘探、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支护方式与措施整个过程严密监控,减少和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保证。
2)制定科学的支护工程预警监测方案。
通过对煤矿顶板动态、围岩应力、锚杆受力、支架受压进行实时监测,掌握巷道和采煤工作面顶板状态,实现煤矿顶板事故的预警,为综采工作面和巷道的稳定和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3.4 除尘器除尘技术
在煤矿综采工作面中开展粉尘防治工作时,除尘器除尘技术的应用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手段,其除尘效果较为理想,很多除尘器的应用都可以达到90%以上的除尘效果。现阶段煤矿综采工作面中可用的除尘器设备越来越多,先进性同样也越来越突出,可以更好在煤矿综采工作面中发挥积极作用。比如当前应用效果较为理想的湿式纤维除尘器、湿式过滤除尘器以及干式布袋除尘器等,都可以发挥出较为理想的除尘效果,有助于更好净化空气环境,值得在我国煤矿开采项目中推广运用。
3.5科学治水
治水施工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中煤矿治水作业规则进行,如有疑问,应检查是否有入侵发生,防止矿井进水。当在塌陷柱或断层附近进行开采时,首先通过探水钻探确认塌陷柱或断层内部的水状态,然后决定采用疏水设计还是阻水方案。当工作台底板装有加压水时,底板通常采用注水加固,以防止水侵入。注水控制的关键在于,在含水层注水时,由于含水层有上下含水层边界,如果在构造发育区注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整个注水过程是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的,如果实际的注浆量在构造发育区进行注浆时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会导致成本出现浪费的情况。
3.6加强防火措施,提高整体的防火水准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起火的现象,而对于这种现象,要想实现完全的防治并不容易,因为它具有较高的随机性,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因而在防治上只能从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经验着手。煤矿企业可以对职工进行安全方面的培训,使得他们能够分清各种起火现象,并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煤矿企业应当给矿井配置足够的消防设施,确保第一时间降低火灾带来的危害。
结束语:总之,为了最大程度保证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煤矿综采中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因此,煤矿企业必须对矿山各种灾害进行研究,注重各类工作的质量,保证矿井结构的稳定,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以保证矿井的生产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芳.煤矿地质灾害的特征及防治解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18):153-154.
[2] 方树林.中国煤矿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洁净煤技术,2012(01):90-94.
[3] 卢鉴章,刘见中.煤矿灾害防治技术现状与发展[J].煤炭科学技术,2006,3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