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写意”,即画家心目中的道德、情感和理想形象,如梅、兰、竹、菊等。虽然国画也描绘客观和自然,但其根本目的是表达内心。国画追求的是“天人合一”、“我忘”的境界。最好的总结是“向自然学习,向心灵学习”。在初中国画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学生的审美心理,引导学生用场景、形象表达情感。国画对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初中国画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加入国画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国画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东方文化的独特体现。国画主要通过点、线、面的结合来体现美感。线条可以分为很多种,包括粗细,干的和湿的,粗细的长度也不一样。这些相互交织、相互结合的丰富的审美元素,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国画的魅力。国画的题材多种多样,既有文人雅士的人物画,也有祖国的山水画。它还包括一些悲剧性和激动人心的绘画,反映了公众的痛苦,国家的繁荣和繁荣。这些都是对初中生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伟大的国家,使他们产生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意识。
二、初中美术课的国画教学方法
(一)从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是否对国画感兴趣是教师有效教学国画的必要条件,兴趣也是学习国画最有力的动力。兴趣的缺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实践中,“三不”问题一方面“不懂、不想懂、兴趣不高”,另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学习国画的兴趣。我们要思考学习国画的出发点。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应该回归原点,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从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学习对象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时,就会主动进入学习状态,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如果老师一味强调机械绘画技法,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学生很容易感到厌烦。要引导学生体验和尝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游戏引入,强化学生创作情趣
在描述了国画的技巧之后,关键是要让学生主动实践,体验创作的乐趣。如果要求学生根据实物或想象作画,显然没有竞争,没有很好的互动效果,学生的思维不开阔,绘画热情不高,创作出来的作品就会缺乏生命力。因此,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操作模式,在教学中引入多种游戏,如小组限时竞赛、师生绘画游戏、小组合作绘画、全班完成同一幅绘画等。游戏风格新颖,学生比较感兴趣,会动脑筋,大胆创作。这种水墨课堂充满活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水墨的感知。
(三)优化教学工具
国画教学工具相对简单,已不能适应当前教学形势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学工具的优化是指教学工具能够适应更多的教学条件和要求,从单一到多种。在国画教学的课堂上,除了必要的笔、墨、纸、砚外,还可以引进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比如运用多媒体技术,清晰直观地展现中国画的美术形式。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电影学习一些经典国画作品背后的故事,让学生走进国画的世界,发掘美术家的独创性,让他们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并将其应用到其他领域。这些新型教学工具的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工具无法比拟的。它的优点是更直观,更便于学生观察。
(四)培养学生欣赏国画的能力
中国传统绘画注重意境的描绘,尤其是人物画更注重线条的运用。中国画不同于西方画。在行的使用上,要注意行的界面描述。任务的脸型是直接从直线上画出来的。在西方人物画中,没有这样的线条,不同的界面上也没有清晰的线条轮廓。这是中国写意画和西方写意画最大的区别。在国画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掌握对国画意境的认知,培养学生对国画的情感意识,并通过国画的表层表现,联想到国画背后的深层思想和情感。不同国家的不同题材表现出不同的情感,但它们始终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延伸。在教学实施中,教师需要根据绘画的不同情感进行相应的课堂教学实施,从而全面提高初中美术课国画教学效果。
(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建立中国画课程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美术教师在国画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美术态度和自身的情感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在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时,需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评价,从中了解学生对中国画知识的自觉和掌握程度。二是注重对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表现的评价。国画教学评价不仅通过学生的作品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还通过学生在国画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突出国画教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第三,在学习期间或学习结束后,活动绩效评估可以由个人或团体进行。评估结果以简单的形式记录,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反馈,以鼓励不同的学习方法。同时,学生可以互相点评,找出对方画作的不足并加以纠正,帮助提高,互相学习。
结束语:
总之,构建初中国画高效课堂,要求学生在美术欣赏的基础上“多学”、“多练”。在国画教学中,我们采用传统的国画学习方法:写生、临摹,结合现代教育方法:视频学习,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国画知识,有效地发展绘画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初中美术国画高效课堂中,我们需要根据美术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总结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参考文献
[1] 陆森林.初中美术国画教学思考与实践[J].华夏教师,2020(21):73-74.
[2] 胡莹莹.中学美术课堂中国画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才智,2020(12):192.
[3] 凌纪云.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国画教学摭谈[J].中国农村教育,2019(12):96.
[4] 赵增辉.初中国画课堂教学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4(2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