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现代化背景下,地质矿产资源在我国国土资源组成中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由于开采量不断加大、安全保护措施不够完善、矿场开采区域的复杂地貌等诸多因素影响,随之衍生出了一系列安全问题。所以,有关人员需要对此给予重点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地质矿产在开采环节的安全性,在保障开采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同时,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质量。
1地质矿产开采工作期间安全问题高发的主要诱因分析
地质矿产在开采环节,安全问题的产生,包含主观、客观等诸多不同的原因,客观原因是施工场地的条件较为复杂,但大部分是由于企业自身在安全层面没有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所导致。
1.1安全管理投入力度有待提升
企业在地质矿产开采工作期间,由于在安全层面不具备相应的管理工作制度,也没有做好任何防护工作,同时有关人员对于矿产开采环节的安全并没有予以重点关注。一部分管理人员在思想角度上,根本没有对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予以高度关注,在实际开采环节将开采产出当作所有工作的首要前提;还有一部分企业为了节约开支,会刻意的减少安全成本的投入力度;此外还有一种状况是,企业在安全生产层面开展相应工作时,没有现代化的安全技术作为主要支撑。
1.2矿产开采区域的地质地貌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国土面积在全世界范围内占据第三位,国土面积越广阔的土地,丰富资源存在的可能性也就越高。矿产大部分都是在厂矿区域内部,一般状况下都是在地理信息不够完善且极其偏远的地区,不仅地质地貌复杂程度极高,而且由于地理信息掌控不够完善,在开采环节极其容易出现一些突发状况,脱离实际掌控,从而引发安全问题[1]。
1.3企业管理工作制度有待完善
现阶段,一部分地质矿产开采企业,大多数负责管理工作的人员自身在安全层面没有经受过专业化、系统化的教育,所以在矿场开采环节,对于安全管理工作没有给予高度重视,也没有观察到矿产开采期间有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无法及时精准的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矿产企业中,大部分作业人员的专业水平相对不高,安全意识极其薄弱,在开采期间所从事的工作,也是相对于基础的一部分工作,如若没有对其展开系统性的安全教育,极其容易导致作业人员在开采环节,由于自身认识不足亦或忽略度过高,从而引发安全问题,威胁自身的生命健康。
2地质矿产开采环节,强化安全管控工作的措施分析
2.1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力度
地质矿产开采环节,要想保证生产作业环节的安全性,就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组建安全度相对较高的开采作业环境。在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的基础之上,对作业人员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工作,最大限度的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由此,要求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结合矿产开采的具体状况,持续不断的增加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力度,为开采作业的顺利开展奠定夯实有力的保障。针对地质开采环节基础状况相对不佳的企业而言,如果想要在技术层面实行创新和完善,需要应用相对较多的资金。基于此种状况,需要积极主动的争取到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支持,从其他层面的企业或者是其他地方引入相应的作业资金,最大限度的保障矿产开采环节的资金来源渠道,确保开采作业正式开展期间,所有安全防护措施、事故应急处理案,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得到贯彻和落实,同时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可以积极展开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矿山的管理建设工作,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组建安全生产作业管理信息化平台,持续提升矿产在生产作业环节的安全管控工作水平[2]。
2.2强化矿产开采环境的安全保护力度
地质矿场开采工作具体实施期间,要想保证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从环境、技术等诸多不同层面开始着手,采取科学有力的保护措施。应用矿产勘查探测技术分析,预测矿产地质的具体状况。为了保证高质高效的开展矿产开采作业,可以应用各种现代化的新型信息技术,测绘作业具体开展之前,需要对场地周围的环境做好勘察和探测工作,有助于为后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有力基础。同时,测绘作业实施之前,需要在前期做好各项准备和管控工作,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勘察作业质量、测绘结果的精准性。合理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地质状况实行探测工作,选择匹配度最高的探测方法,对矿区的地理状况进行探测,有助于更好的掌控矿产区域的具体分布状况,以及场地内部所有矿产资源的总量等,有助于为矿产资源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力的数据参考信息,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2.3构建和优化矿产开采安全管理工作体系
2.3.1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和责任意识
在矿场开采环节,为了确保所有开采作业的安全性,负责每个岗位的作业人员都需要具备极强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意识,编制出完善且科学的安全管控工作规划,确保预测和开采作业的顺利开展。
2.3.2融合地质矿产开采工作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
在对地质矿产实行预测工作期间,有关人员需要遵守定时定产、定位调节、定时放炮的原则,选择可行度最高的爆破方式,防止地质矿产开采期间由于爆破不当,从而引发的一系列安全事故。结合生产作业的具体状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安全开采操作规范,应用最为合理的现代化技术手法,最大限度的保证开采期间的工作效率、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2.4引进专业水平高的技术化人才
在地质矿产开采环节,要想让安全问题得到有效保证,并对其实现合理的预防和应对,需要重点关注高水平专业人才队伍的构建工作,建立完善且科学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体系作为工作支撑。参与矿产开采作业的所有人员,必须系统化的经过专业知识安全教育的培训工作,确保合格之后才允许参加到生产作业中。聘请专业水平相对较高的工程技术工作人员,负责对其进行指导和培训,可以最大程度的解决当前在矿产开采环节面临的人才紧缺问题,在持续丰富完善技术人才管理团队的同时,确保安全开采工作责任的合理落实,优化开采期间的各项安全状况。在实践操作环节需要融合企业的具体状况,引进专业水平相对较高的技术化人才,保证矿产开采环节的每个工程项目都能匹配充足的技术人才,同时持续强化安全生产环节的管控工作力度,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贯彻和落实[3]。
结束语:综上所述,现阶段,地质矿产资源在开采期间,由于安全风险相对较高,伴随社会持续进步发展,社会公众不再单纯关注矿产资源所带来的经济创收,同时对资源在开采环节的安全工作也给予了更高的重视。由此,有关企业和部门需要对此给予重点关注,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力度,应用专业化的技术人才,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等诸多方式,为地质矿产资源开采创造较为优良的环境,同时保障开采环节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殷亚秋,蒋存浩,鞠星等.海南岛2018年矿山地质环境遥感评价和生态修复对策[J].自然资源遥感,2022,34(02):194-202.
[2]梁小鹏.矿山工程中地质灾害预警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2(09):19-21.
[3]徐跃允.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2(09):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