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戏剧剧本翻译技巧分析与探究
​廖崧傑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廖崧傑,. 论英语戏剧剧本翻译技巧分析与探究[J]. 文学研究,2023.9. DOI:10.12721/ccn.2023.157165.
摘要:
戏剧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一种融合了舞蹈、音乐、动作等诸多表演元素的舞台表演艺术的统称。戏剧和其他的文学作品相比有着诸多不同之处,如:在戏剧语言的使用上、戏剧剧本的创造上。戏剧是将文学作品通过舞台、演员的表演、道具来展现给观众,带领观众一起去感受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真谛真理。研究探讨英语戏剧剧本的翻译问题,对于学习英语的地道表达、俚语俗语使用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英语戏剧翻译的目的、特点、原则,通过对翻译过程的简单剖析,浅析英语戏剧剧本的翻译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 英语戏剧剧本戏剧翻译翻译原则翻译技巧
DOI:10.12721/ccn.2023.157165
基金资助:

引言:鉴于戏剧本身以及戏剧语言的特殊性,我们在对英语戏剧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如:地域文化差异、语言使用习惯、观众的理解接受能力、人文习俗等,真正做到将翻译与舞台的实际呈现紧密结合,确保观众能较好地理解英语戏剧,不会造成不必要的语言误解,从而在欣赏英语戏剧的基础上较为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感受英语戏剧带来的心灵慰藉和人生真理。  

一、戏剧翻译的目的

戏剧翻译指的是立足社会背景、语言国家的习惯用语等实际,把戏剧剧本从某一种语言文化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化的过程,然后翻译过后,以舞台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戏剧剧本都要被搬上舞台,处于舞台的空间局限性和道具等诸多方面的有限性,可能造成一部分的戏剧故事情节没有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这有一定的合理性。同一个剧本,从不同角度出发会翻译出不同的版本,在剧本的阅读和欣赏过程中,因为读者的阅读目的和关注点不同,因此对剧本的翻译和解读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就会产生不同类型的翻译版本,如:导演的剧本,读者的剧本,演员的剧本等[1]。所以,在英语剧本的翻译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区分视角问题,敢于善于从不同视角出发去研究分析英语剧本,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科学的戏剧翻译理论和技巧。

二、戏剧翻译的特点

英语戏剧剧本中的内容、呈现形式都有着别具一格的特殊性,同时随着剧情的冲突、高潮、反思等故事的演绎,戏剧所要呈现给观众的感受也在不断变化。通过故事的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带给观众与众不同的观看体验。这就给英语戏剧的翻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为英语戏剧剧本自身就存在着不确定性。英语戏剧相对于中国戏剧来说,比较侧重的是语言表达,而中国戏剧更注重舞台的铺景、构架和表演技巧所传达出的感情[2]。针对这一不同,我们在翻译英语戏剧剧本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要多深入挖掘戏剧语言的不确定性、特殊性,要结合整个剧本融会贯通地翻译,结合剧本的时代特点、社会背景、人物性格等。戏剧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已经在思考日后剧本搬上舞台后的种种可能。在戏剧作家创作时,他们一方面会顾及演员的表演,另一方面要给予观众更多想象的空间[3]。这就相当于戏剧既要关心最为书面文本作品带给读者的体验,又要关注舞台剧本的实际效果。二者相比,个人认为戏剧创作家更侧重于后者,因为戏剧通过舞台的演绎带给人们的感受比书本读者的印象会较为深刻些。纵观历史上一些著名的英语戏剧作品:《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等,这些作品大都是因为演出而让人们铭记于心。在英语戏剧剧本的翻译中,必须要着重关注戏剧语言特殊性这一方面。

三、戏剧翻译的特殊性

 和其他文学作品的处理方式不同的是,戏剧的翻译需要对剧本进行再加工和再思考,要考虑到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这是因为经典的英语戏剧,如:莎士比亚、萧伯纳、莫里哀等人的经典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阅读审美体验,但是一旦以舞台的形式表演出来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在戏剧剧本翻译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因此,英语戏剧剧本的翻译,必须考虑“可表演性”。根据这一原则,英语戏剧剧本不仅仅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读本,还应该是容易演出、操作的舞台版本。那如何翻译出这样的效果呢,需要翻译者将自己置身其中,正确地处理作品和观众之间的关系。这其中要处理的关系就较为丰富,首先英语戏剧的英语国家可以直接呈现给观众,无需中间的翻译,但是如果要将英语戏剧呈现给目的语国家的话,需要将英语戏剧剧本进行语言的翻译,然后目的语国家的导演或者翻译者再进行口语化的编译和修改,才能完全呈现给目的语国家的观众。从这一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翻译者的工作量也是异常巨大,也需要耗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且在翻译过程中要做到亲临其境,把自己置身于戏剧的故事情节之中,去亲自感受主人公的心情、悲伤、快乐、难过等各种复杂的情绪,才能真正地将英语戏剧翻译成易于目的语国家观众接受的剧本[4]。这一过程体现出美国翻译理论家安德烈勒福维尔提出的翻译理论,即翻译改写理论。从这一角度出发看待英语戏剧剧本的翻译,我们可以总结出:在翻译过程中,要深入考虑、综合衡量英语戏剧的可表演性、语言文化的可接受度等。这需要翻译者充分认识翻译与文化的深层联系,包括文化背景、文化习俗等,在掌握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对英语戏剧剧本进行二次加工整合,以更加易于接受的方式形式将戏剧剧本完美地呈现。这就是翻译者翻译水平的最好见证。同时翻译者要针对英语戏剧剧本中的独白、情景提示等特殊部分和口语化的语言、动作等方面的客观性,做到主观的尊重和认同,对于动作性特征中所蕴含着的文化习俗,给予一定的保留或者同等转化。鉴于“可表演性”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翻译一定要注意戏剧剧本语言的转化和戏剧本身的特殊性,尽力朝着易于操作、表演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忠于原戏剧剧本的精神内涵。

四、戏剧翻译的原则

在纽马克看来,戏剧翻译的根本目的是将剧本在舞台上通过完美的表演和丰富的形式展现给观众。因此戏剧翻译的一大原则是通俗易懂、语言朴实。一切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英语戏剧剧本也不例外。因此在英语戏剧剧本的翻译中语言的使用应该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比较侧重普通、平实和口语化。再者,以纽马克的观念来看,英语戏剧的翻译要将观众的感受优先考虑,读者的感受可退而求其次。这是因为英语戏剧从创作到演绎都以观众为出发点,以观众的感同身受、引发共鸣为归属点的。所以,英语戏剧剧本翻译的最终效果是语言平易近人,感情朴实,忠于原文。

结束语:

英语戏剧剧本自身存在特殊性,考虑到观众的体验度和感同深受,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将戏剧理论和文化因素融合在一起,本着可表演性、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翻译原则,对创作家的戏剧剧本进行再思考和再加工,加以改编,这样才能翻译出原剧本所要传达的理念和真理。同时英语戏剧剧本的翻译,要注重将观众放在第一位,做到剧本是为舞台服务的宗旨,让目的语国家的观众也能很好地读懂戏剧创作者的意图和思想。

参考文献:

[1] 李健吾.戏剧论选[M].北京.戏剧出版社,1982

[2] 白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戏剧剧本翻译及原则[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3)

[3] 李基亚,冯伟年,《论戏剧翻译的原则和途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7月,第34卷第4期:161-165.周兆祥.翻译与人生[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