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李彦龙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彦龙,.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J]. 国际科技论坛,2025.1. DOI:10.12721/ccn.2025.157300.
摘要:
机电一体化设备与其他设备有一些区别,它们的整体纯粹是电子设备和纯机械设备。同时,与普通设备相比,纯电子设备和纯机械设备比较接近,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传统故障诊断方法不能用于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状态,而应根据技术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评估,从根本上解决设备故障问题。对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维修特性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维修技术水平,有效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可靠性,大力支持我国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应用与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DOI:10.12721/ccn.2025.157300
基金资助:

引言

针对机电一体化来说,通过对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将与机械结构信息相关的各种任务全面完成好,通过对机械功能的运用特征进行紧密结合的方式来让集成管控软件以及相关设备的目的得到更好实现,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将统一化的管控系统构建出来。机电一体化的产业结构会在机械工业实际发展期间得到充分发展,能够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给机械工业,当工业生产真正进入到机电一体化的发展阶段,那么就会让自己的发展速度得到有效提升,在应用机电一体化传感技术的时候能够发挥出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状况下有效促进实际生产期间信息处理等功能。

1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设计

作为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的系统设计中不可分割的关键一步,概念设计阶段是产品设计中如何进行创新的关键所在。而概念设计阶段这一过程作为创新的集中体现,是极为繁琐的重要过程,作为从无到有,由0~1的具象化过程,可以说一个产品设计的整个系统设计品质都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高,唯有以完善的概念设计阶段为基础,才能获得优质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在过去的历史发展中,机电一体化工程技术曾经形成过很多优秀的设计理论,并且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机电一体化工程技术的创造性设计,但是由于信息时代的出现,知识大爆发导致了这些多数集中于机械方面,或者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可以简单进行结合的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早已不再适合于现代的机电一体化的工程设计了。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图形学,虚拟现实仿真技术,以及多媒体敏捷设计等方面的新科技的进展,机电一体化这一科学技术的产品概念设计,已经有了全新的研发方向。概念设计这一理论,也就是要按照市场生产中各个阶段的实际需求,从而实现产品的基本设计,进而将功能加以划分,从而完成产品所有子功能的结构合理设计,进而求解实现在产品基础上的功能结构的设计要求的工作原理,再设想能够达到这一工作原理的功能构件的载体方法,从而实现系统化的产品设计工作。这就是基于机电一体化系统以及广义执行机构的特点,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进行的基本概念研究。而概念设计阶段也可分成以下几个阶段,依次是功能的设计,工作原理的设计,方法的设计以及功能结构的初步设计。作为产品设计的初始阶段,基础设计就是按照市场的实际需要构想产品设计理论,对产品设计的总体架构做出合理的规划。方案设计则属于后期工作,对逻辑的思考方面要求也比较高,但是随着电脑AI科技的发达,也可能会有计算机辅助工作来减轻负担。

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难点

(1)对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是有一定难度的。信息处理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采用数据分析方式对指令予以筛选,将正确指令检测出来,如此就可保证工作目标能够切实达成。然而,从当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现状来看,信息处理的实效性并不高,尤其是地理信息难以得到有效处理,这就使得信息难以保证是完整的,指令出错的概率自然大幅增加。若想使得相关工作能够有序展开,要将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予以有效解决。(2)对检测传感技术的应用是有一定难度的。检测传感技术即是利用感应系统来完成工件形状、位置、光线、姿态等信息的获取,继而通过这些信息来触发某种活动,如此就可保证工作的精准性大幅提升。从机电一体化系统来说,检测传感器技术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很多方面仍存在不足,比如,微型传感器的可靠性、容错纠错等面临很大挑战。在此情形下,机器运行是很难得到准确控制的,采用人工控制方式,则会使得系统错误的发生概率提高很多。(3)对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是有一定难度的。自动控制就是在确保操作精度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对外部条件、内部运行状态展开准确判断,进而使得自动控制系统能够保持稳定的运行。然而,从技术应用的现状来看,判断的精度、全面并不能够实现,系统运行的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人力资源的投入依然是较大的,发生安全问题的概率依然较大。所以,相关人员要针对此项技术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

3机械电子设备常见故障诊断技术及其应用

3.1油液磨屑故障诊断技术

分析石油泄漏沉积的故障诊断技术主要应用于机械润滑油和液压系统。通过分析磨损碎片的大小,可以分析整个机械状态,并进一步分析磨损碎片的组成部分,以判断机器的运行状况。一般实证分析发现油滴的颗粒特性与机械磨损类型密切相关,因此油滴的形状也可以分析磨损位置。

3.2射线扫描和红外探测

x射线扫描和红外检测技术也是机电一体化设备专业故障诊断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工艺设备中,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设备诊断技术。红外检测主要采集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各部分的温度。发现异常时,会提醒人们这种方法是一种比较新的设备诊断方法。该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方法高效灵敏,在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的许多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

3.3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用户界面系统、故障检测数据库系统等应用十分关键,信息技术和普及技术的应用十分关键。在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了有效的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系统。标准化和有效性过程中,诊断准确率得到提高,也控制了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工作量,不断提高诊断的技术能力。这也是目前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的发展方向之一,在分析自动故障评估方面做得很好。

4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措施

4.1提升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精确度

现阶段,通过不断采用更高精度的故障诊断技术,尽可能减少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承受的工作压力,尽可能减少工作人员在故障诊断方面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从而有效提高设备维护效率,减少这些错误造成的损失。分析机电设备故障的位置和原因时,工作人员应提高诊断精度,有效处理故障问题,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案,提高准确维修的准确性。诊断过程中,各种机电设备故障的主要特点肯定会影响最终诊断结果。部分设备的内部结构非常复杂,导致诊断中浪费的能量过多,诊断过程相对繁琐。设备故障诊断技术还包括机电技术和维修技术等许多其他基础,包括安装技术等。,因为故障诊断检测仪器设备的质量也会对故障诊断结果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具体的诊断过程中,我们应尽最大努力使用高精度检测设备来减少诊断错误。

4.2构建故障诊断系统

近年来,国内机械设备在自动化和智能方面取得了进展,故障后修复这些设备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故障修复时,建立诊断系统可以检测故障在设备中的确切位置。这样一个系统不仅能有效地减轻工作人员的诊断和维护压力,还能减轻工作量,帮助他们快速解决故障诊断问题。同时,该系统还包含许多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的诊断方法和技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设备在不同行业的有效应用,使我们员工的生活和生产更加方便,不仅提高了我们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也促进了我们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我国机电设备故障维修仍存在技术问题,设备故障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给机电设备的应用和开发带来了巨大挑战。面对这种情况,有必要深入了解机电设备的故障维修特性,掌握机电设备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然后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机电设备的可靠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们员工的生活和生产。

参考文献

[1]黄庆会.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分析[J].农业工程与装备,2020,47(01):47-49.

[2]王东荣.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08):115-116.

[3]范少伟,梁丽,卢璐.关于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17):189-190.

[4]肖江,吴滨.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分析[J].装备维修技术,2019(03):131.

[5]李飞.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分析[J].门窗,2019(12):23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