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做好技术管理工作,保证在工程建设中能够对建筑工程所涉及的技术、工艺、工序等进行有效的规范及控制,通过对技术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及创新的方式来实现在建筑工程中对施工流程进行全过程管理,减少在施工中存有的不当技术操作行为,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1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极大挑战,建筑行业的整体战略目标也发生了转型。现代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对设备及材料的要求也更替了好几代,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的不断改革使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因此,要想促使整体建筑风格向时尚化和个性化转型,就必须要配合新技术及新设备的运用。但设备及技术的更替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不注重施工技术管理,只一味强调建筑风格要向时代化需求转变,便会影响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因此,施工技术管理便成为建筑工程开展的必然要求。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既能切实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及进度,又能避免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浪费,还可以确保整个工程开展的安全性,并以此提升建筑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有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性发展。
2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及节能减排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都深刻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并将节能减排作为技术管理的重要一环,在工程设计、招标采购、合同管理、现场管控中作出相应要求。但由于部分施工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建筑单位内部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企业管理内容和管理部门未得到有效界定,施工过程中依然存在能源整合能力不足、节能减排效果不明显。如果施工企业不能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看待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将很难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制度和节能减排细则,导致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不能站在环保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很容易造成能源损失或材料浪费,以及影响到周边的生态环境。
3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及节能减排的实施策略
3.1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
专业人才是保证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节能减排工作中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的基础,因此,企业要注意加强培养专业的信息化人才。一方面,企业要加强联系当地的各大高校,采用提供实习机会等方式与学校合作,从源头加强优质人才的引入。企业与高校合作,不但能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而且能拓展人才招聘渠道。另一方面,要定期培训,做好现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理念的宣传和引入,提高工作者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此外,企业可以将职工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和企业未来发展有机融合,借助信息技术为职工创造学习机会,加强宣传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施工工艺,从而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
3.2强化原材料管理,杜绝资源浪费现象
建筑原材料是建筑工程建设的根本,加强原材料管理是杜绝资源浪费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施工单位要加强建筑原材料管理,可以从材料选购、材料存放、材料使用等方面落实各项管理细节。在进行原材料采购时,采购人员要认真核对材料规格、生产标准及资质,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建设要求。同时,遇到设计图纸明确要求的绿色环保材料,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采购计划,不能直接照搬常规材料的购买指标,提高采购的专业化程度。其次,要严格按照材料特性进行分类存放,特别是水泥、钢筋等容易与水发生反应的材料,要将其存放在室内,否则一旦水泥遇水,将会造成质量下降,对建设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另外,需要对运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认真核查,可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检查,当检查合格后才能将其用于施工,确保每项原材料都符合建设标准。最后,加强原材料应用管理。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申报领用建筑材料,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申报进行核查,并做好领用记录,标明领用数量、用途及库存,以便及时进行新材料购买。
3.3创新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方法
目前许多新型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都可以应用到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中,其可以突破传统管理模式所存有的局限性来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效果,并有效的对工程施工中存有的技术问题进行查验及处理。并且对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可以通过融入现代化技术来创新其管理方法,通过技术创新能够对施工中存有的技术问题进行更为高效的检查及判断,为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目前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及应用,其高效的信息处理效率能够更好地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类信息进行统计、收集、管理,使各项信息条目更为清晰、明确的展现出来。同时上文提到了几种在技术管理中适用的创新化管理模式,可以结合实际的工程情况来进行选用。
3.4倡导绿色节能的施工技术
绿色节能工程技术的实施是对可持续性发展政策的响应。建筑行业应坚持发展与资源保护并重的原则,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倡导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从工程开展的前期直至项目顺利结束,在策划部署以及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都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土壤、水源、空气、居民生活及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要积极从本质及源头入手展开治理,注重工程的优化部署,为整个工程的开展工作奠定绿色节能的施工基础。此外还需注重系统化的管理,跟进管控工程的各个环节,确保前期的施工策划和材料购买、中期的施工过程及后期的完工验收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监督。
3.5延长建筑物生命周期,降低建筑施工成本
现阶段的房屋建筑最低使用年限为40年,最高使用年限为70年。而房屋建筑是一个高投入、建设周期长的项目,使用寿命越高取得的经济效益才越大,也能减少房屋建设频率,进而降低房屋建筑施工成本。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技术管理,统筹管理各项资源,避免资源流失或成本浪费,将建设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也要综合考虑建筑工程规模、施工周期、工作量等因素,在工程项目中应用更优质的建筑材料和更先进的施工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加强技术应用范围和质量,以此提高整体施工质量。还要加强施工人员管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技术差错或人员差错,降低施工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减少时间、物力等消耗。
结束语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控不容忽视,这不仅是达成工程目标的有效促进手段,更是对人民安全负责的重要表现。建筑工程必须把握好技术管控及问题的处理工作,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再进行效率的提升。从施工企业来谈,提升工程质量的监管意识是首要任务,应派遣专业的监管人士对整个施工过程跟踪管控,并明确监管工作的最终目的,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措施,保证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净.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及节能减排实施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177-178.
[2]贾天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及节能减排实施策略[J].居业,2020(11):112-113.
[3]李顺博.浅析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及节能减排实施策略[J].居舍,2020(08):153-154.
[4]王晓.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及节能减排的实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7):156-157.
[5]沈玮.浅析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及节能减排实施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