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任光芬 田应蓉 张羽红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任光芬 田应蓉 张羽红,.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J]. 国际检验医学,2022.9. DOI:10.12721/ccn.2022.159094.
摘要:
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022年本疾控中心的微生物检验标本300份,其中2021年开展常规的微生物检验工作,2022年开展持续质量改进的微生物检验工作,由6名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人员落实检验工作,分析检验价值。结果:实验组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标本检测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疾控中心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方式实施微生物检验工作,可提升管理质量,提升微生物标本检验的达标概率,值得运用。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达标率;管理质量
DOI:10.12721/ccn.2022.159094
基金资助:

疾控中心对各类微生物的检验标本实施规范性地处理为工作的日常工作的内容,强化微生物的检验管理工作为履行疾控中心所担负的公共卫生监测的责任。微生物检验技术为对技术要求较高和严格的一种技术,在任一环节中若是出现不规范性操作、懈怠等问题,都有可能造成检验的结果出现误差。强化疾控中心的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管理至关重要。持续性质量改进的工作原理为在原本工作的基础之上思考目前可提升质量管理的操作点,后投入一定的管理成本和精力,旨在将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明显地提升,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一般的持续质量改进方式所运用的管理工具是“PDCA循环管理”,此管理方式还可以被称作是“戴明环管理法”,此管理方式的优质为将全部管理问题实施质量改进以及持续性回顾,进而保障各种管理问题都可以被较高效的应对,强化目标管理的质量和水平[1-2]。基于此,本文将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2022年本疾控中心的微生物检验标本300份,其中2021年开展常规的微生物检验工作,2022年开展持续质量改进的微生物检验工作。对照组与实验组内微生物标本均为150例: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相关微生物标本均为30例、食品中微生物标本均为20例,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标本100例,由6名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人员落实检验工作,管理人员年龄23~46(31.72+4.88)岁;工作年限1~26(8.36+2.34)年,一般资料(P>0.05) 。

1.2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管理方式,也就是依照常规的流程对各个检验的标本进行检查,保障标本的采集工作与存储工作等均可被妥善地完成和落实。

1.2.2实验组

以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式,具体为:

发现问题。此阶段主要是对疾控中心日常实施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开展分析和总结,发现主要存在的问题包含:第一,欠缺合理与规范性的标本采集。在实施微生物检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对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微生物标本、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标本以及食品内微生物标本采集的规范性以及标本处理能否依照规范性操作完成均会对检验的结果产生影响。不管是哪一项环节,均需严格地依照标准和规范性的操作流程进行。但是我们在微生物检验工作进行中,有的标本采集处理中规范性欠缺,使得整体的检验质量有误差,将会对检验的结构产生不良的影响。第二,对检验的方案设计不够合理。如果对微生物标本进行检验的过程中,有方案设计不够合理问题发生,容易对检验标本整体的结果产生影响。不同种微生物检验方式对同一个微生物标本检验的结果会有一定差别。而且微生物检验中多见的一个方式,但是此方式运用下检验的结果与准确度均有不足。第三,规范性检验的流程和操作缺乏。疾控中心在实施微生物标本检验中,需保障各种检验操作都可严格地依照有关的规定和流程进行。因为有的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扎实程度不足,操作习惯不细心等问题,使得操作规范性不足。

问题改进。此阶段重点工作是对上一阶段所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后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具体操作为:第一,因为微生物检验操作较为繁琐,而且较为复杂。所以在实施管理中,需从不同的角度上,比如检测前、检测中、检测后;样本采样过程质量控制、检测中质量控制和检测后质量控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保障检验质量的评估质量和效果明显的提升,促使微生物检验的结果更具精准性。同时,亦可指导相关的工作人员运用最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开展多样化的标本检验工作,促使微生物标本检验质量有明显的增加。第二,相关人员对微生物标本进行采集的时候,需对相关采集操作的注意事项全面地把控,充分地明确标本采集的目的和类型等,后把采集标本中需准备的有关事项告知。而对于疾控中心角度上分析,需重点给予微生物标本采集工作人员定期的培训,使其采集微生物标本的操作水平有明显的提升,促使标本采集的质量能够稳定的提升。第三,对微生物标本实施检验中,需将整体的质量管理水平逐步的提升。在开展中,需强化监督和指导,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和环节实施对应性的管理,促使检验的质量可以稳定地提高。对目前疾控中心的微生物检验工作存在的各类问题分析,后总结出现相关问题的因素,后开展持续的质量改进和管理,依照流程完成相关的改进内容。在明确问题后,及时地提出个性化的改进方案。同时,疾控中心需重视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检定,保障设备可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之下。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管理质量评分:管理方法、管理形式、管理内容、管理途径、整体管理质量、积极性、自信心、和谐度;标本检测合格率: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相关标本检测合格率、食品中标本检测合格率、生活饮用水中标本检测合格率。

1.4数据处理

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管理质量评分

实验组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管理质量评分(x̄±s;分)1.png2.2分析标本检测合格率

实验组标本检测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标本检测合格率(n/%)2.png3.讨论

此研究中主要分析疾控中心的微生物检验质量持续改进的相关策略,旨在构建可以复制的一种持续性质量改进形式,促使疾控中心的微生物检验工作的质量可以明显提升。在此次研究中,对实验组为在PDCA循环管理方式下进行的一种持续性质量改进管理,在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管理方法评分为96.03±2.17(分)、管理形式评分为97.53±1.12(分)、管理内容评分为96.10±1.56(分)、管理途径评分为98.11±1.25(分)、整体管理质量评分为98.89±0.42(分)、积极性评分为95.01±3.07(分)、自信心评分为95.31±1.17(分)、和谐度评分为96.61±1.12(分)均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相关标本检测合格率29/30(96.67%)、食品中标本检测合格率19/20(95.00%)、生活饮用水中标本检测合格率92/100(92.00%)均高于对照组。此研究结果证实了,PDCA循环管理方式之下的管理效果更为理想,可使得微生物标本检验工作的质量有明显的增效。此结果出现的主要原因为: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的持续质量改进方式运用优势较高,在开展此项管理工作中,可使得管理工作的方式逐步地完善和改进,从执行层面上分析,能够更为合理和科学。PDCA循环管理方式可将管理的流程全面地覆盖,所获取的管理效果比较高,同时也兼顾持续质量控制和人员工作质量的提升目的。而且PDCA循环管理方式下,可有效地降低安全事件出现的风险和概率,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和可行性[3-4]。此研究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方式,首先构建起一个更为完善的持续质量改进方式,是4个管理环节共同组成的,主要强调管理方式的合理性、及时性,确保管理可全流程覆盖,更追求管理的成效和人员的成长。处于追求管理方式合理性的阶段,此研究更为关注的完善疾控中心内的微生物标本检验工作的执行标准和组织架构。了解管理组织架构进行的目标为保障管理主体更具规范性和科学性,确保疾控中心后续的微生物标本检验工作能够由专人进行监督和管理,将质控工作高效的落实,确保工作能够有专人负责,做到专人专岗,确保质控监管的效果,进而规避九龙治水的局面出现。后确定执行的标准,希望将检验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更好地规范,促使检验工作的落实更具规范性,保障各种工作都有制度可以依照,若是出现问题可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给质控工作提供一定的约束作用。同时更为追求管理所具备的及时性,进而规避事态出现恶化发展的表现,保障管理具有较高的有效性,降低管理的投入和所需承担的风险性。管理的及时性主要体现在微生物标本的检验工作一直处在质量控制监督和管理的状态之下,唯有这样才可保障问题在出现的第一时间内,得到高效地解决和应对。同时在问题出现之后,及时地给予其干预,给后续工作的落实提供更多的时间。而追求管理流程的全覆盖主要是为了保障 微生物检验工作的质量管理控制变得更具显示意义。唯有微生物检验的工作全部流程和环节都在全面质量改进的监管、干预以及应对之下,才可保障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能被发现,将问题合理和科学地解决[5-6]。处于价值链的理论基础之上,行业内的竞争并不单单地体现于最终的结果层面上,亦体现于业务流程环节中。疾控中心的微生物检验工作更为关注各种流程全面的质量控制,为规范自我检验工作的操作线,可将存在的风险点合理的剔除。而追求管理的成效和人员的成长作为此研究管理的关键点。管理成效的将直接关系到质量控制的及时性、全面性以及准确性等,管理成效为最可增强管理人员职业认知和信心的一项工作。其可明显地改善相关人员的职业倦怠感,提升管理的效果。而此研究中认为,充分的运用工作质量控制,监督工作人员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短板,实施个性化的培训,可有效地规避培训工作占据工作时间问题出现。实施各种管理,在问题中总结和分析,可明显地增强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的效果和质量,确保防患于未然,进而提升管理的质量和效果[7-8]

总之,PDCA循环管理方式运用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持续质量改进中,可明显地提升相关人员工作的质量,提升微生物标本的合格率,值得运用。

参考文献:

[1] 温静,陈铁光. 持续质量改进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20(23):126-129.

[2] 刘晓华,李晓晓,史爱华. 持续质量改进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管理领域的应用价值[J]. 中国卫生产业,2021,19(13):96-99.

[3] 韩志刚. 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应用效果研究[J]. 特别健康,2021(7):197-198.

[4] 吴昀峰,杨志敏.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J]. 健康必读,2021(7):241-242.

[5] 高兰. 持续质量改进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管理质量的影响[J]. 健康必读,2021(9):267.

[6] 李永刚. 持续质量改进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管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 养生保健指南,2021(31):261.

[7] 石山梅. 持续质量改进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管理质量的影响[J]. 健康必读,2021(26):283,295.

[8] 杨亚萍. 持续质量改进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管理质量的影响[J]. 饮食保健,2020,7(31):244-24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