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修身论》的作者久 ·米庞嘉措 (公元 1846—1912年 )诞生于藏历第十四绕迥火马年,今甘孜州石渠县一牧民家中,享年六十七岁。精通五明之学 ,是当时有名的学者 ,获“班智达 ”的称号。米庞嘉措集中了藏族学者和古印度学者关于国王的各种论述,结合自己对藏族当时社会生活的观察,写成此书。全文逻辑性强,流畅易懂,具有丰富生动的比喻,具有广泛的世俗文化气息,所以在何时何地都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那么吉米旁的这部《国王修身轮》全文共有二十一章,分别是第一章 小心谨慎从事; 第二章 考察英明人主; 第三章 注意一切行动; 第四章 注意一切言论; 第五章 关于用人之道; 第六章 《真言授记》所言; 第七章《正法念处经》所; 第八章 《金光明金》所言; 第九章 精进坚定不移; 第十章 性情柔和温顺; 第十一章 平等对待众人; 第十二章 具有慈悲心肠; 第十三章 自己保护自己; 第十四章 保护百姓安康; 第十五章 凡是与人商议; 第十六章 遵守十善佛法; 第十七章 按照法规办事; 第十八章 运用妙计取胜; 第十九章 心中牢记佛法; 第二十章 准确对待财富; 第二十一章 重视修身之道;这二十一章中呈现的伦理思想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倡学知识,注重道德。团结和睦,诚实待人。知恩图报,敬老尊长。反对暴虐,提倡仁政等方面,系统细致地论述了政权阶层的施政方针、处事原则、道德标准以及是非概念。
一、倡学知识,注重道德
藏族文化和伦理道德水乳交融, 相互渗透, 直接影响着社会道德风化,藏语格言总是把知识和道德溶为一体,认为知识就是道德,掌握知识和注重道德是构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两个基本要素。张载曾提出 :智是一种德行知识 “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尽管他所说的德行知识与格言中所认为的知识有区别 ,但是他仍然肯定了知识作为一种知觉的存在 ,智的价值完全服从德的价值。《国王修身论》认为一个人要想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就必须热爱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文中他将学者与智慧的关系 ,用大海与江河进行比喻,突出了真正学者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博采众长的学习态度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 ,具备良好的知识和德行 ,才能得到真才实学和众人的爱戴 。
格言满足不了学者,学问满足不了贤者,
江河满足不了大海,欲望满足不了小孩。
二、团结和睦,诚实待人
倡行团结 ,注重和睦 ,这是藏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 。不论在社会生活中 ,还是生产实践中 ,藏民族都积极倡行同心同德 ,团结互助 ,与人友善 ,和睦相处 ,并将它纳人道德体系,作为重要的准则 ,自觉地加以奉行和维护 。例如文章中的
单抢匹马万事空,团结一致事必成,
所有英明治国者,务将二者划分明。
信赖是团结的根基 ,谗言是分裂的缘起。作为平民百姓,听信谗言 ,任人离间,往往会失去挚朋好友;作为一国之君主,如偏信谗言,则会使矛盾四起 ,是非横生,人们离心离德,社会动荡不安 ,最终弄得家破国亡,民众遭殃。
大家莫相互争斗,彼此应结为朋友,
想法去合作共事,无论强弱都如此。
三、知恩图报,敬老尊长
藏民族是一个十分注重尊长敬老的民族,在藏族传统观念中有恩必报,实际上,藏民族这种尊崇长者 ,尊敬父母的良好习尚亦属于报恩的范畴 。因为不论父母,还是其他长辈,都有恩于己。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长辈们往往言传身教,教导晚辈们如何生活,怎样做人。《国王修身论》中作者将尊崇长辈,孝敬父母作为衡量人们行为高尚与否的重要标准。认为一个高尚的人,就必须履行尊敬长者的义务,毫无怨言。 例如:
对长辈以及双亲,应诚心诚意尊敬,
一切装束与言行,要与上等人相同。
诚然,格言诗积极倡行尊长敬老,并非意味着要人们唯命是听,服从于父母和其他长辈,而是在尊长敬老的前提下,父母若有缺点,必须及时指出,帮助他们改正;长辈若有错误,应坚决揭发,决不替他们隐瞒 ;对于亲戚朋友及父母长辈们提出的种种要求,“只要合乎法度规章”,“都要满足他们愿望”。但是 ,有一点却决不能含糊 ,那就是“违法之事决不通融 ”。
父母双亲或高僧,如随意提出申请,
国王应进行解释,违法事决不通融。
四、反对暴虐,倡行仁政
国王要贤明治国,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依法治国。为臣民谋幸福,以不偏不倚之心对待臣民,任人唯贤,善于发现和使用用人才,久 ·米庞在文中告诫国王对待属下臣民要一律平等,不应有所偏袒。劝告统治者要为政以德,鉴于历史上统治者占山为王, 兵默武横征暴敛, 强取豪夺而逼迫老百姓揭竿而起的教训, 格言诗作者告诫新的统治者在治理百姓时必须施行仁政采取德治表达了作者民本思想的政治伦理道德观。
对待自己所有臣民,主要做到同样信任,
一律平等爱护为好,若有厚薄大家伤心。
米庞嘉措的《国王修身论》对于保持社会法治和公平正义,有更深刻的论述。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明确指出了,法律必须是公正的 :
所谓法律没有偏袒,要像神尺一样公正,
因果报应灵验无比,无论何人都难变更。
结语
藏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积淀、充实、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它不仅拥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而且独具特色。千百年来,由於它对藏族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特别是米庞嘉措的《国王修身论》在内容上反映的是伦理道德和人生智慧 ,与社会道德具有相辅的一面,是藏族先辈的人生经验的总结。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深邃思想和高超的智慧 。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历史和社会价值。因此,对藏族格言诗中反映的伦理思想进行具体分析,真正分清哪些是进步的,或具有积极意义而应当予以发扬光大;哪些则是落后,甚至反动、腐朽的东西而应当彻底摒弃,这对丰富和发展藏族现代伦理道德规范,促进藏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疑将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