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掘进巷道过断层破碎带顶板支护工艺研究
马洋洋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马洋洋,. 煤矿掘进巷道过断层破碎带顶板支护工艺研究[J]. 煤炭技术研究,2024.10. DOI:10.12721/ccn.2024.157523.
摘要:
传统的顶板支护技术在处理过断层破碎带时面临一系列困难,因此,急需针对过断层破碎带顶板支护提出新的工艺方法和技术手段,以确保巷道安全稳定的同时提高采煤效率和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率。基于此,以下对煤矿掘进巷道过断层破碎带顶板支护工艺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煤矿掘进巷道;过断层破碎带;顶板支护工艺;研究
DOI:10.12721/ccn.2024.157523
基金资助:

引言

煤矿掘进巷道时,经常会遇到过断层破碎带的情况,这对巷道的顶板支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煤矿生产中断层破碎带顶板支护工艺尚未得到完善,存在安全隐患和支护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因此,开展对于过断层破碎带顶板支护工艺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挑战。

1煤矿掘进巷道过断层破碎带顶板支护工艺的原理

选择适当的支护材料。针对断层破碎带顶板的特点,需选用具有较高承载能力和良好变形性能的支护材料。一般常用的支护材料包括钢架、锚索、锚杆、喷浆材料等。钢架可以提供较强的承载能力,锚索和锚杆可以增加整体稳定性,而喷浆材料可以填充空隙,加强支护效果。设计合理的支护结构。根据断层破碎带顶板的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支护结构非常关键。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巷道宽度、顶板厚度、断层倾角以及地应力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支护结构形式,如组合支护、综合支护等。合理的支护结构能够充分发挥支护材料的优势,提高顶板的整体稳定性。采取有效的支护方式。根据断层破碎带顶板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进行施工。常见的支护方式主要包括立井入巷法、多孔套管法、锚网法等。这些支护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组合应用,以达到较好的支护效果。煤矿掘进巷道过断层破碎带顶板支护工艺的原理是通过选择适当的支护材料、设计合理的支护结构和采取有效的支护方式,形成稳定的支护结构,以确保巷道的安全稳定。

2导致掘进巷道受损的因素

2.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指的是地质条件和岩石性质。例如,巷道掘进过程中遇到强度较低的软弱岩层时,容易发生冒顶现象。此外,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巷道上覆岩层重量增大,形成的支承应力也相应增大,增加了巷道变形及破坏的可能性。自然因素导致的巷道受损会带来安全风险。在软弱岩层中掘进时,冒顶现象不仅可能伤害工作人员,还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安全事故。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巷道变形和破坏的可能性增大,可能导致巷道坍塌,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巷道变形还会影响巷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增加维护和修复成本。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自然因素导致的巷道受损会影响煤炭资源的开采效率和产量。

2.2地质因素

地质因素涵盖了山体滑坡、地震、断层、透水、瓦斯、煤尘爆炸等多种因素。在掘进巷道过程中,一旦遇到这些地质问题,就可能对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地质因素导致的巷道受损同样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山体滑坡和地震可能导致巷道坍塌或破坏,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失。断层和透水问题可能导致巷道内积水或涌水,影响巷道的正常使用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瓦斯和煤尘爆炸更是煤矿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地质因素还可能对巷道的掘进速度和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在掘进过程中遇到断层或破碎带时,需要采取额外的支护措施或改变掘进方向,从而增加了掘进难度和时间成本。

2.3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主要包括巷道掘进过程中的施工管理和安全监管等方面。如果管理不善或监管不到位,就可能导致巷道受损。管理因素导致的巷道受损主要体现在安全事故频发和生产效率低下两个方面。如果施工管理不到位,可能导致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从而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同时,管理不善还可能影响巷道掘进的速度和效率,导致生产计划受阻和经济效益下降。在安全监管方面,如果监管不到位或存在漏洞,就可能导致违规操作和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些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失,还会对煤矿的声誉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3煤矿掘进巷道过断层破碎带顶板支护工艺的优化

3.1注浆支护的优化

注浆支护是一种常用的煤矿掘进巷道过断层破碎带顶板支护方式,其优化主要体现在注浆材料的选择和注浆施工参数的调整两个方面。对于注浆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适应性、持久性和强度等因素。传统的注浆材料如水泥浆和聚氨酯泡沫等广泛使用,但它们存在一些缺陷,如收缩大、强度低、易龟裂等。因此,可以考虑使用新型注浆材料,如高强度非收缩水泥浆、环保型聚合物注浆等,以提高注浆效果和支护强度。注浆施工参数的调整也是优化注浆支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调整注浆压力、注浆速度、注浆量和注浆方式等。合理调整注浆压力和速度,可避免因过大压力和速度导致的注浆材料渗透到破碎带中,减少其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而适当增加注浆量和采用多点注浆方式,能够填充更多空隙,提高喷浆材料的承载能力和固结效果。

3.2锚杆支护的优化

锚杆支护是一种常用的煤矿掘进巷道过断层破碎带顶板支护方式,其优化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锚杆类型、优化锚杆布置和改进锚杆安装工艺。选择合适的锚杆类型是锚杆支护优化的关键。常见的锚杆类型有钢筋锚杆、玻璃钢锚杆和化学锚杆等。钢筋锚杆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承载能力,适用于较大载荷下的支护,但容易生锈和腐蚀;玻璃钢锚杆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潮湿或腐蚀性较强的矿井环境;化学锚杆主要通过化学反应固化岩体,具有固结效果好、施工方便的优点。根据矿井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锚杆类型进行支护,可提高锚杆支护的效果和稳定性。针对断层破碎带的特点,优化锚杆的布置策略。可以通过增加锚杆长度、减小锚杆间距或采用密集锚杆布置的方式,提高锚杆支护的整体稳定性和持久性。

3.3架棚支护的优化

架棚支护作为煤矿掘进巷道过断层破碎带顶板支护的重要方式之一,需要通过优化来提高其支护效果和安全性。在架棚支护的优化中,可以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进。材料选择是架棚支护优化的关键。架棚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强度、耐腐蚀性和可长期使用性等因素。传统的架棚材料主要包括冷弯角钢和槽钢等,但其使用寿命较短,容易产生锈蚀和变形,影响支护效果。因此,可以考虑采用新型的防腐蚀钢材料或复合材料制作架棚,如镀锌架棚、玻璃钢架棚等,以提高架棚的耐腐蚀性和使用寿命。结构设计对架棚支护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合理设计架棚的尺寸、间距和连接方式,可以提高其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此外,根据断层破碎带的特点和地质条件,设计弧形或切割形状的架棚,使其更好地适应岩层的结构和形变,增加支护效果。

结束语

对煤矿掘进巷道过断层破碎带顶板支护工艺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为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和高效采矿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未来,应不断完善顶板支护技术,探索创新的支护方法,提高煤矿生产过程中对过断层破碎带的适应能力,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与稳定。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