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测绘是测量术语,古代测绘在中国的出现非常早,从发现的甲骨文上识别出早在商代,就存在有初始测量设备画出地图,并注记了城名。大禹治水的故事中“左准绳,右规矩” [1],则是直接记录了在疏通水道中所用的测量设备。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师从来到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学习西方的测绘技术。为了融通东西,他撰写了《测量异同》,考证中国测量术与西方测量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此外,他主持编写了《测量全义》,这是集当时测绘学术之大成的力作,内容丰富,涉及面积、体积测量和有关平面三角、球面三角的基本知识以及测绘仪器的制造等。为明代测绘计算进步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古代测绘历史上的高潮则为清朝康熙皇帝亲自主持的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测绘,成果为《皇舆全览图》[2]。作为地理爱好者,在整治黄、淮的工程中,多次在现场巡勘地形。现代测绘工作服务对象广泛,工作成果精确度更高,监测范围灵活。准确的定义是指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并绘制成图。主要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点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状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理分布,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理论和技术学科。又称测量学。它包括测量和制图两项主要内容。测绘学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有广泛的应用。[3]。
二、测绘工程与测量技术之间内在关系
现代工程社会中,人类的测绘工程活动离不开技术支撑。因此,工程与技术密切相关。讨论工程伦理相关问题前,需要理顺技术与工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测绘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领域相关问题为例,相关内容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二者体现的实质内容不同,测量技术开发的成果最终的表现形式为发明创造,而测绘工程的核心内容是设计和施工建造;其次,两者的成果表现形式不同,测绘工程专业技术的主要形式为发明、专利、论文、技术技能等,工程活动的成果表现形式主要为物质产品与设施,如各种地形、地貌图或工程图件。第三,测绘工程技术完成人一般为科学家,而测量工程活动主要由工程师、设计师及工人、投资方等完成。此外,技术和工程活动需要完成的任务、处置对象及过程中的思维方式、问题的解决方法均有不同,工程技术方法有可重复性,而工程项目具备各自独立的工程属性[4]。一般情况下,一个完整的建造实物的生命周期包含计划、设计、建造、使用五个阶段。任何一个构成项目整体上都是一种社会实践。一方面,工程活动的目的具有社会性,它是工程共同体通过实践将工程设计和知识应用于自然的过程[5];另一方面,工程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建造更好的城市与人居环境,其造福人类的社会目标具有社会性。工程实践具有不确定性和探索性。理解工程的几个维度:哲学、技术、管理、社会、生态、伦理。
三、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对测绘工程活动的行动者网络分析可以有两个维度,第一个是不同类型的行动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者构成我们通常所说的工程共同体;第二个维度是同一类型的行动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这以工程师共同体为典型代表。主要的工程伦理问题包括技术伦理问题、利益伦理问题、责任伦理问题和环境伦理。工程伦理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社会性和复杂性,其差异是历史性是根据时间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而工程伦理的社会性和复杂性分别是参与者和设计因素的维度来理解工程伦理问题[6]。在具体的工程实践活动中,如何解决具体的伦理问题,参与者首要的是需要确定工程实践过程的伦理问题属性,然后通过对工程问题的理解与积累、生活反思以及对专业设计规范的再认识和理解,将测绘工程伦理规范所包含的必须解决的问题转换为自愿、积极的有正确行动。处理工程伦理问题的基本原则:人道主义、社会公正,人、自然与工程社会和谐发展是处理工程与社会的基本原则[7]。
四、工程活动中伦理问题解决思路
针对测绘工程伦理问题应对的思路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测绘工程实践主体的伦理意识。现代工程师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扮演及其重要的角色,工程本身的技术复杂性及社会联系性要求工程师本身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能够创造性地解决本领域的复杂性工程问题,同时要有较强的管理和关系协调能力,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2)利用伦理、底线与相关情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3)当遇到难以处理的测绘工程伦理问题时,多听取相关工程专家的意见;(4)根据工程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伦理问题及时修正相关伦理准则和规范;逐步建立遵守工程伦理准则的相关保障措施[8]。
五、启示
在新工科背景下,要认识到测绘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测绘工程伦理教育已经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工程实践引发了各种伦理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从“彩虹桥事件”、“怒江水电开发争议”、“天津港“8 - 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都需要工程人员在处理工程问题时具备理性决策能力。培养工程伦理意识就是要提高对工程伦理问题的敏感性,增强理解,重视工程实践中各种伦理问题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很难想象一个技术全面的工程师以非法或不正当的方式使用他所拥有的技术所带来的后果。测绘工程在获取地表信息的同时,也会产生诸如自然环境破坏、数据隐私保护等诸多伦理问题,尤其当代测绘工程实践,无论是技术问题还是利益关系都空前复杂化,包括大数据歧视、大数据杀熟、数据隐私、深度学习、工程估价等客观性的新的测绘工程伦理问题不断涌现,伦理决策能力成为处理伦理问题的必要条件之一。
参考文献:
[1]吴亦舟.心之所向 素履所往——浅谈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测绘科普教育[J].浙江国土资源,2020(02):57-59.
[2]孙喆.浅析影响康熙《皇舆全览图》绘制的几个因素[J].历史档案,2012(01):87-93.
[3]潘正风.程效军.成枢.数字地形测量学[M].2015年.
[4]张纯,周俊,邓玉梅,杨睿之.基于工程认证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伦理教育思考[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4):130-131.
[5]李正风,丛杭青,王前等.工程伦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6]林鹏程,梁铭莹,盛鑫鑫 等.《工程伦理》教学改革探讨[J].云南化工,2019,46(5): 188-189.
[7]张霄军,邵璐.构建可信赖机器翻译系统的基本原则——一种基于工程伦理的观点[J].外国语文,2021,37(01):1-8.
[8]刘学锋.电子信息专业“工程伦理”教学设计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1,43(02):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