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筑设计特点及创新设计路径研究
韩治勇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韩治勇,. 学校建筑设计特点及创新设计路径研究[J]. 设计研究,2025.3. DOI:10.12721/ccn.2025.157006.
摘要: 近几年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伴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人们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有了更加明显的重视,这就使得学校的设计风格和建筑风格都应当更加符合当代学生的需求。学校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学生有着直接影响,学校建筑是单一的,是学校精神和思想的重要体现,所以为了能够更加良好的使得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加强,对学校建筑设计进行创新是必然的。本文主要针对学校建筑设计的创新和特点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学校建筑设计;特点;创新设计路径
DOI:10.12721/ccn.2025.157006
基金资助:

作为重要的教育基础设施之一,学校建筑对于学校发展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直接关系和影响,同时也与学生和教师的其和工作效率以及校园品质有着直接关系。为了能够更加良好地打造出优秀的学习环境,学校建筑设计应当具备更加全面的人性化和环保节能特点,尤其在艺术审美和教育需求等方面应当做到有机结合,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这些特点进行融合,才能够设计出更加满足当代学生和教师需求的学校建筑,也可以使得学校建筑更加美观大方,更加绿色环保,为学习和教学提供更加良好的保障。

一、学校建筑设计的特点

1.1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大多数指的是根据人们的心理需求和身体需求设计出的具有更高舒适度的学校建筑,学校建筑应当优先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舒适和健康感,为其提供更加便利、安全、易于管理和后期维护的学习环境,比如在教室和学生宿舍方面,应当充分的设置出采光和通风,保证空气足够清新,能够良好地对室内温度进行控制,同时能够从根本上将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工作效率提升上来。除此之外,学校建筑还应当优先考虑到教师和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之余的实际需求,比如一些娱乐和运动场所的设置也格外重要。

1.2环保节能设计

环保节能设计大多数指的是设计学校建筑过程当中应当优先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节能环保的要求,学校建筑的设计应当尽可能地使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低,全面避免过度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比如在学校的建造过程当中,可以设置一些太阳能的电池和热水器等设备,合理的对通风和光源进行设计和利用充分,采用绿色建筑材料进行建造,可以建设一些雨水收集装置和相关系统,以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二、学校建筑的创新设计路径

2.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作为学校建筑设计的重要建造原则,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核心宗旨,要求建筑设计者对建筑使用者的需求和感受充分的考虑,使建筑物能够具有更加安全、舒适和便利的特点,所以建筑设计者应当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学生和教师以及行政人员的需求和使用习惯进行调研,结合场地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具体需求,进行差异化和个性化的设计。除此之外,建筑设计者还应当优先考虑到年龄层不同而产生的使用者差异,其需求也有所不同,比如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学楼设计应当有所差异,尤其在空间设计中,应当考虑到学生们的行动能力和体型变化。设置的桌椅和走廊宽度都应当保证学生们具有更加舒适的环境和更加安全的设计特点。而对高中和大学等进行设计时,应当考虑到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特点,设置一些较为独立的学习空间和广阔的活动区域,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活动需求。

2.2建筑功能和形式的统一设计

学校建筑的设计应当满足功能性和实用性兼备的特点和要求,这样就可以保证学校建筑具有更加良好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在建筑功能方面,建筑设计者应当对学校的各个部门所表现出的不同功能性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比如教学楼应当由不同学科的空间变化,行政楼应当为行政人员提供更加良好的办公和会议举办场所。学生公寓应当有十分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建筑形式方面,建筑设计者应当充分地考虑到学校整体的风格和学校的形象,使得建筑设计和学校的文化与教学理念能够互相匹配。

2.3环境保护和节能设计

学校建筑应该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设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从设计的早期就考虑到未来的能源耗费和环境影响。例如,采用可再生能源、光伏、太阳能、地源热能等环保节能的技术,在建筑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采光、通风等问题。同时还需要注重建筑材料的选择,选择环保、耐久、易维护的材料,避免使用含有有毒物质和有害成分的材料,减轻环境负担。在设计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使得建筑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得到合理的处理和回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学校建筑创新设计思路与方法

学校建筑创新设计是指在保证教育教学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创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打造能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的舒适、安全、美观、环保、节能、智能化的校园建筑,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以下是对学校建筑创新设计思路与方法的六个方面的深度分析:

3.1充分了解场地环境

了解场地环境是学校建筑创新设计的第一步。设计师需要了解项目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交通状况等,以便为学校建筑的定位、形态和建筑风格提供基础条件。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场地的土壤、水流、排水等情况,确保建筑的基础结构稳固,避免因地制宜,以保证建筑物的长期可持续使用。

3.2实施功能需求

学校建筑之所以存在,是为了服务于教育教学,因此,建筑的功能需求是至关重要的。在设计阶段,设计师需要仔细研究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和特点,全面了解学校的教学、实验、办公、宿舍、餐饮、医疗等功能需求,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布局。同时,还需要注重功能之间的协调和联系,让学校建筑的各个功能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3创新的建筑形态

建筑形态是学校建筑最具表现力的方面之一,在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设计出具有独特特征的建筑形态。可以在建筑的体量、高度、轮廓、色彩、材料等方面进行创新,创造出既符合学校建筑风格,又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形态。此外,建筑形态也应该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适当采用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注重能源利用、排放控制、环保设计等方面的问题。

3.4功能与美学的结合

美学和功能是学校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建筑应该注重美学和艺术的表现,同时也要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求。美学设计应该是有意义和易于理解的,让人们在使用建筑时感到愉悦和舒适。美学设计也应该结合建筑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体现出建筑的个性和特点。为适应学校教育的持续变革和发展,学校建筑设计应该注重空间布局的灵活性。在设计学校建筑时应该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和扩建需求,为这些变化留有余地,以便在后期的改造和扩建中进行调整。

结束语:

总之,对学校建筑的设计特点和创新设计路径进行研究和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校建筑的功能性、舒适性、美观性和文化性,还有助于推动学校建筑设计理论的深化和完善,促进学校建筑设计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张赛,王杰.关于学校建筑设计的特点及创新路径探析[J].砖瓦世界,2023(10):13-15.

[2]姚秀婷.学校建筑设计特点及创新设计路径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23):143-145.

[3]李龙.学校建筑设计的特点及创新[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2,20(8):108-11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