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语言文字翻译与使用的行政法保护
乌仁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乌仁,. 蒙古语言文字翻译与使用的行政法保护[J]. 争议解决研究,2022.4. DOI:10.12721/ccn.2022.157078.
摘要:
近年来,蒙古族网友在蒙古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地区的街区牌匾上上传一些蒙古文字错译的图片,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块状匾额的错误翻译和错误安装出发,深入探讨蒙古语翻译和使用的行政立法现状,以期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蒙古族文化的发展。经过系统的分析,发现蒙古语翻译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相关图片、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得出了这些问题的根源。最终,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蒙古语行政法保护立法
DOI:10.12721/ccn.2022.157078
基金资助:

一、蒙古语翻译和使用的行政立法问题研究意义

(一)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蒙古语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重要语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是华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行政立法对于蒙古语的保护和传承意义重大。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蒙古语可能会面临被边缘化甚至灭绝的风险,这无疑是对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的巨大损失。反之,通过完善相关的立法,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蒙古语,而且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蒙古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行政立法中对蒙古语翻译和使用的规范,将极大地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首先,准确、高效的语言翻译可以帮助行政机关更好地理解和响应公众的需求,从而提供更为精准、个性化的服务。其次,对蒙古语使用的规范化管理,可以降低公共服务的语言障碍,提高服务的普及率和接受度,这无疑将大大提升公众对行政机关工作的满意度。

(三)促进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

对蒙古语的正确翻译和使用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通过确保蒙古语在公共服务中的正确使用,我们可以有效避免因语言误解引发的冲突和纷争,促进社会和谐。同时,这也是对多元文化尊重的体现,有利于增强各民族的归属感和团结精神,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国的民族团结。

二、蒙古语言文字翻译与使用行政法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对行政责任的规定太少

行政责任又称行政法律责任,即对违反法律规定和行政机构职责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承担。蒙古文古籍翻译中,对“行政责任”的规定通常基于《工作条例》第35条到第39条。在五条规定中,只有一条明确规定了300-2000元的行政处罚,而其余的则大多数都只针对民族宗教机构及其负责人,因此,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很难发挥出应有的威慑力度,从而使得违反者受到应有的惩戒。

(二)缺少专职的翻译人员和翻译报酬

1.缺乏专业翻译人员

在内蒙古自治区,许多语言文字匾额都是由当地民族委员会或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翻译的。这些人通常是兼职翻译,没有专业翻译证书。他们没有资格成为翻译。民族宗教院校通常会招募临时翻译人员或使用在线翻译人员来弥补专业翻译人员的短缺,但是这些人通常也没有足够的资格来完成翻译任务。因此,普通和业余翻译人员都可能无法胜任蒙古语匾额的翻译工作。

2.翻译人员免费提供服务或支付很少的费用

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语翻译人员大多数都是免费的,只有少部分能够获得岗位津贴。呼伦贝尔市的蒙汉双语一线工作人员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目前的大多数员工只能从事兼职,他们并不能获得特殊的翻译津贴,更不用说他们乐于从事此项工作。此外,由于缺乏积极性,他们只能勉强完成日常任务。另外,政府每年拨款的数额有限,经常无法及时给予他们充足的资金。

三、蒙古语言文字翻译与使用行政法保护的完善建议

(一)加强立法,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管理职责

为了更好地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建议对现行立法进行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例如,可以增加对蒙古语翻译和使用问题的人的法律处罚,并明确他们的法律责任。这样,就能为民族宗教事务主管部门提供有效的执法依据。为了保证蒙古语翻译和使用的准确性,政府将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处罚力度。如果发现有人在翻译和使用蒙古语时出现错误,将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并对其进行警告或罚款。例如,1999年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蒙汉词典》(修订版)可以作为例子。在词典中,许多常用词汇的翻译存在明显的错误,这在整个地区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涉及案件的出版单位管理人员和关键工作人员将面临严厉的行政处罚,并必须对其审查负责。此外,为了加强执法力度,应当给予少数民族和宗教机构更多的权力和惩罚,以减少违法成本。所有牌匾必须经过蒙古文字使用地区的批准和校对,才能够正式印刷和制作。为了确保牌匾翻译和使用的准确性,法律应当进一步明确:如果是由主管机关工作人员造成的,则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如果是由企业或个人导致的,则应当由负责印刷、生产或组装的公司负责人或相应人员负责处理。此外,对主管机构工作人员实施监督和处罚。

(二)培养专职译员,并设置译员特殊津贴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委员会一直致力于推广蒙古语翻译,并且一直遵循“专业属于专家”的原则,努力减少翻译和使用中的错误。目前,“蒙古语翻译专家教育培训班”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活动,旨在提高蒙古语翻译的质量。随着“蒙古语翻译专业技术培训班”培训的不断发展,12个小组、市部门和区直属单位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他们大多数都是兼职翻译,缺乏专业翻译人员。因此,应该加大“蒙古语翻译专业技术培训班”培训的力度,将培训班推广到全国各地,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以提高蒙古语翻译人员的专业水平。为了更好地指导内蒙古各级民族宗教机构的牌匾翻译工作,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并为其配备了专业的翻译人员,以解决内蒙古各级民族宗教机构翻译人员收入不足的问题,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网络自媒体已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渠道。网民可以利用微信、抖音等现有网络媒体平台,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翻译错误和使用情况,并予以公示将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以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三)加强立法,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管理职责

1.建立或完善翻译和使用蒙古语的行政管理机构

在已有的民族宗教事务主管部门的基础上,可以设立专门的蒙古语翻译和使用管理机构,或者在现有机构内设立专门负责蒙古语翻译和使用的部门。这个机构或部门将负责对蒙古语翻译和使用进行规范和管理,包括设立和执行标准,以及对错误翻译的查处等。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蒙古语,减少错误翻译的出现。

2.加大对错误翻译的处罚力度

在现有的法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加大对错误翻译的处罚力度。比如,对于严重错误的翻译,除了原有的罚款之外,还可以考虑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行政处分,甚至追究其刑事责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震慑那些擅自或者疏忽翻译的人,也可以对正确翻译和使用蒙古语的人起到鼓励和激励作用。

(四)培养专职译员,并设置译员特殊津贴

1.建立专门的蒙古语翻译培训机构

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蒙古语翻译培训机构,负责培养和提高蒙古语翻译的专业水平。通过组织定期的培训和研讨会,可以提高翻译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意识,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蒙古语,从而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2.设置译员特殊津贴

为了鼓励和激励更多的人从事蒙古语翻译工作,可以设立专门的译员特殊津贴。根据他们的工作量和翻译质量,可以给予他们相应的经济补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翻译人员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翻译工作的专业水平和质量。

四、总结

通过对《民族区域自治法》、《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的研究,期望内蒙古能够更好地执行国家和民族语言文字法规,并努力消除蒙古文古籍翻译和使用中的错误。这样,才能确保法律规范在内蒙古得到贯彻执行。

参考文献

[1]包金山.关于鄂托克旗使用蒙古语言文字情况的调研报告[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15(03):37-39.

[2]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J].内蒙古政报,2005(02):18-19.

[3]关·图雅.牌匾的蒙古文翻译及蒙古语使用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蒙古学(蒙文),2012:145-14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