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国有企业作为新时期的经济发展主要动力,将会带领着其他民营企业进一步在转型的时期进行转型升级,因此国有企业一定要把握科技创新改革的新方向,通过抓住改革的机遇,唱响科技创新的主旋律,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1科技创新是新时期的主旋律
党在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在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下,才能够促进我国新时代的经济增长更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才能够提升我国技术创新的能力,这些重要的决策都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企业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在2021年山东省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当中,将科技和创新两个词共同联合起来,在整个会议当中出现几十余次成为了该会议当中的高频词汇。这是从国家创新战略的新目标确定的,通过国家层面到各级政府以及相关企业,要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提高在新时代当中让科技创新不仅仅是一个词汇,更要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从而促进改革发展创新的科技路径得以顺利进行。
2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和问题
2.1取得显著成绩
近年来,国有企业顶住了国内外疫情的冲击以及贸易的摩擦,在技术封锁和人员限制的许多不利因素影响之下,仍然在载人航天航海探索,高速公路生物科技等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成果,一大批国之重器也体现了新形势下我国国有体制的新优势。首先,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在过去的几年来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中央企业的研发经费比往年的投入增长了11%,研发投入为3%,同比增长了0.3个百分点。中央企业的总研发强度占所有企业研发强度的4%,因此在国家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强大的新时期下,中央企业的研发人员达到98万人。新时期下的科技创新成果也不断涌现,一些航天科技和探热工程的探测器也在不断的开发,其中嫦娥探月,北斗指路等高科技成果都已经投入使用,奋斗者号也已经潜入万米深海展开探测工作,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贡献率从38%提高到了55%,国家创新能力前进到第18位。
2.2问题依然突出
国有企业在进行研发的过程当中,由于经费的投入来源于企业自身和当地政府,因此相关资金渠道受到了限制,在科技创新投入过程当中,资金投入的机制相对来说不是特别合理,投入资金的总量偏低,2016年的数据表明,我国研发经费中有超过75%,都是来自于企业投入20%来自于政府投入,而当年美国研发经费有60%来源于企业,25%来源于政府。对比之后可以发现我国的投入经费主要来源于创新企业自身,这就导致了创新企业在开发过程当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从而减少了该企业创新科技研发的经济收益。因此这就需要在创新领域中扩大研发经费投入的规模。通过加强社会和政府资金的引入,以不同的方式引进更多的创新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并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社会氛围,吸引更多的海外和社会资金的投入,从而拓宽我国科技创新研发经济的来源。其次,科技创新的奖励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整体的内在动力不足,许多科研人员的报酬和补助仍然依赖于该项目的经费,但科技经费管理却没有完善的体制,因此研究生和应聘人员的工作劳务费较低导致科研人员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动力不足。此外,科技创新的评选机制单一导致创新人才晋升空间受到限制,由于国有企业对科技创新体系的评价范围相对较窄,考评的主要内容包括了收益,专利课题和国际会议,因此在现行的评价机制之下,许多工作人员并不能通过科技创新完成相应的职称评定,并没有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率也相对较低,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在11%左右,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由于许多国有企业的产业规模较大,而体制还比较落后,就导致科技创新的转化率较低。
3新时期科技创新改革方向
新时期下作为改革三年行动的关键时期,2021年的创新发展任务要完成总体任务的70%,这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需要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当中把握正确的转型方向。
在改革过程当中,企业要坚持自身的改革方向与国家总体的创新发展战略相同,在企业内部加强党的领导,紧跟着党中央树立的国家创新目标的方向,通过结合目前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领域进行科技创新,比如可以结合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数字经济以及新型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进行科技创新。重要的是要时刻紧跟着国家和党的领导,将更多的注意力与资源投入卡脖子的核心创新领域,实现国家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摆脱一些关键技术受制于他人的困境,从而使国家经济在新时期下得到更大的突破发展。
在进行改革过程当中,也要坚持实体经济结合的方式,坚持市场化改革与产学研结合的方法,更要坚持人才队伍建设与改革结合的方向。其中市场化改革和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国有企业创新改革就需要与实体经济进行结合,此外市场经济也会给科技创新带来内在的动力,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要提高,就需要与市场化改革相结合。进行科技创新也离不开重要的人才。因此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产学研的结合,也将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率提高的一个重要策略。可以通过政府出资提供人才引进的政策,让国有企业和高校研究项目团队进行合作,将科研所与高校的科技成果进一步转化到企业实践过程当中,增强科研成果的实践性,最终企业、科研所和高校互利互赢。
结论:科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创新也是引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国有企业作为我国企业的领头羊,需要创新科技改革,引领所有的企业在创新的平台上共同营造更好的科技创新氛围,面向更多的新型科技人才和科研团队与高校研究所共同合作,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创新,从而实现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基本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宗明.浅析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创新策略[J].价值工程,2018(7):55-57.
2.马川.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经贸实践,2018(2):231-231.
3.简新华,张建伟.劳动力有效转移制度分析[J].人口研究,2005(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