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煤矿皮带输送机作为煤矿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在煤矿运行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然而,传统的监测手段和运行方式往往无法满足现代煤矿对设备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的要求。因此,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煤矿皮带输送机安全监测与运行状态在线监控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1、煤矿皮带输送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煤矿皮带输送机作为煤矿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安全隐患,可能引发事故或影响生产效率。由于长期的摩擦和磨损,皮带容易出现磨损现象,甚至出现破裂,导致输送机停机或事故发生。滚筒是皮带输送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如果滚筒轴承损坏、滚筒偏心或者转动不灵活,有可能导致皮带跑偏、拉断等情况。皮带输送机的电机在长时间高负荷运转下容易出现故障,例如绕组烧损、轴承损坏等,可能导致输送机停止工作。未安装或维护完善的防撞装置,一旦皮带发生脱落或撞击,容易引发严重事故。煤矿环境恶劣,皮带输送机需要定期进行清洁、润滑和维护,如果忽视这些工作,将增加事故风险。电器设备老化、线路故障等问题,可能引发电气火灾或短路事故。
2、煤矿皮带输送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运行问题
煤矿皮带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运行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生产效率,甚至危及人身安全。输送带在运行过程中偏移可能会导致物料堆积、漏料或设备受损,需要及时调整和修复。输送带因受张力不足或橡胶老化等原因造成松弛,会影响传输效率和安全性,需要重新调整张力或更换输送带。驱动电机故障、减速器异常或联轴器松动等问题会导致输送机运行不稳定或停机,需要及时检修处理。输送机滚筒因磨损或轴承故障会影响输送带的正常运转,需进行维修或更换。输送带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物料附着、粉尘堆积等问题,影响输送效率,需要定期清洗和维护。安全防护装置如撞击保护装置、防跑偏装置等如果失效或未及时维护维修,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
3、煤矿皮带输送机安全监测与运行状态在线监控优化措施
3.1传感器布设优化
传感器布设的优化对于煤矿皮带输送机的安全监测和运行状态在线监控至关重要。合理选择传感器类型、数量和布置位置,可以有效实现对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预警和故障诊断,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振动传感器是监测皮带输送机振动情况的重要传感器之一。可以布置在驱动滚筒附近和重载滚筒处,用于监测滚筒轴承磨损、不平衡或振动异常等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设备稳定运行。温度传感器的优化布设对于监测设备温度情况至关重要。可以布置在电机、减速器、滚筒轴承等易受热的部位,用于实时监测温度变化,预防因过热引起的设备故障,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电流传感器也是必不可少的传感器之一,可以用于监测皮带输送机的负荷情况。通过布置在电机输出端,实时监测电机的负荷情况,及时调整操作参数,避免长时间超负荷运行,延长设备寿命。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加装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其他类型的传感器,根据具体需要和设备特点来综合考虑布设位置和数量,确保全面监测设备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的故障预警和检修效率。
3.2远程监控与控制优化
远程监控与控制是现代煤矿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煤矿皮带输送机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运行效率起着关键作用。通过优化远程监控与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测、远程操作和故障诊断,提高生产管理的智能化水平,降低事故风险,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优化远程监控系统的关键是建立健全的网络通信设施。确保数据传输快速稳定,建立覆盖全矿区的网络基础设施,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远程监控操作。远程监控系统应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实现信息的集中存储和共享,使得不同部门或人员可以实时获取设备运行状态、报警信息和操作指令,提高决策效率和工作协同性。另外,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确保远程监控系统能及时准确地获取设备运行数据,并通过智能算法进行分析诊断,提高预警准确性和故障判读能力,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减少停机时间。此外,远程监控系统应具备远程控制功能,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终端对设备进行实时调节和操作,有效降低工作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完善的远程监控与控制系统还应考虑安全性和保密性,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信息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攻击事件的发生。通过优化远程监控与控制系统,可以提高煤矿皮带输送机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提升生产管理水平,为煤矿生产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保障。
3.3故障预警与维修计划优化
故障预警与维修计划优化是保障煤矿皮带输送机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通过有效的故障预警和科学合理的维修计划,可以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减少设备停机时间,降低维护成本,确保设备高效、安全地运行。在故障预警方面,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和智能算法,对传感器实时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实现故障的早期诊断和预警。一旦监测到设备运行异常或故障风险,系统将发出警报提示相关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同时,维修计划的优化至关重要。根据设备实际运行情况和历史维修记录,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包括预防性维护、定期检修和紧急维修等内容。应结合故障预警信息和设备状况,科学安排维修计划,合理安排维修人员和时间,最大程度地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此外,优化维修计划还应考虑设备负荷情况、工序流程、备件储备等因素。根据设备不同部位和部件的使用寿命,合理安排更换周期,提前预准备备件,避免因备件不足而延迟修复,影响生产进程。
3.4做好地质调研与应急预案管理
进一步做好地质调研与应急预案管理也是煤矿地质灾害防治的可靠途径。一般来说,煤矿地质灾害的出现都与本地的矿井生产环境、结构特征密切相关。大部分的煤矿地质灾害在发生之前都可以结合上述特征进行合理的预测。通过构建应急管理机制,一方面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安全方面的意识培训,提升安全管理风险意识,另外一方面有助于实施科学防范,即使发生煤矿地质灾害,也可以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生产的可持续。
结束语
作为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针对煤矿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特征,采取有效的预测与防治措施,降低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保障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进而推动煤矿企业、煤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占成.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预测措施研究[J].技术与市场,2020,27(5):133-135.
[2] 徐常青.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预测措施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12):113-114.
[3] 张荣虎.矿井地质灾害特征及预测措施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19(3):104-105.
[4] 尚云露.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J].当代化工研究,2019(6):46-47.
[5]芦欣欣.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预测方法[J].当代化工研究,2019(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