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查新,简称查新,是指具有查新业务资质的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提供的需要查证其新颖性的科学技术内容,按照《科技查新规范》进行操作,,以计算机检索为主要手段,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的方法,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作出文献评价的情报咨询服务。科技查新是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和科技管理等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科技部、省科技厅以及各地市科技局均设置科技情报研究所(有些已经改名为科技信息研究所等),职能定位是为科技部门等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科技创新主体(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能够成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并在科技信息系统中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可是在现实条件下,各地市的科技情报研究所的主要业务工作是科技查新。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凭借其资源优势,有些高校图书馆也开展了科技查新工作[1]。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大数据、5G的应用,创新已成为新时代发展的焦点。
1.新时代科技查新工作特点:
(1)公益性
随着全国属于公益一类的查新机构的科技查新收费陆续被叫停,很多查新机构陆续停止科技止科技查新收费,正式将科技查新服务纳入公益服务范畴。以本单位聊城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为例,本单位就是在2017年3月停止科技查新收费。科技查新是我国科学技术管理和评估评价等工作的重要环节,在项目立项、成果鉴定、专利申请和奖励申报等科研活动中均起到积极作用,在支持和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科技查新免费后,一些不良现象在查新工作中凸显,对查新用户而言,停止科技查新收费后,没有经济负担,查新行为也没有法律制约,一些用户自私、随意等人性弱点暴露出来,不珍惜查新机构和查新人员的劳动成果,如查新用户对同一研究内容以改头换面等形式反复提交查新项目;查新用户与查新机构或查新人员之间缺乏主动沟通;查新机构的查新人员按照科技查新流程出具查新报告后,查新用户因为各种原因不再需要查新报告,造成查新机构出现查新报告废弃的现象[2];甚至于还有本来不需要科技查新的项目因为免费服务而提交委托导致查新数量骤增。
(2)小众性
科技查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查新用户多是来源于医院、高校及研发型企业,因为他们在从事相关的科研活动中需要查新报告。以本单位聊城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为例,本单位的服务对象就以医院工作人员为主。除此之外,高校教师、研究所科研人员、企业研发人员也是我们的查新用户。由此可见,医药卫生领域的科技查新工作占了的比重。
当前,我国临床医学领域十分重视对临床科研的创新和研究,在具体的临床科研课题申报工作中,即使是十分出色的医学专家也不能保证对所有的科研信息了如指掌,甚至还可能出现过于依赖主观经验导致对临床科研课题把握不准确的现象。作为临床科研信息资源获取的一项重要手段,运用科技查新能够精准高效的提供临床医学领域国内外课题研究动态,使临床医学领域的相关人员知悉当前国内外临床科研项目研究的已有成果和尚未研究的空白区域,使其能够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选择临床科研课题。由此可见,科技查新既能够为临床科研创新的开展提供方向指导,也可以为临床科研创新的成果转化提供严谨科学的理论参考。此外,科技查新提供的海量信息资源,也推动着临床科研创新人员医学研究效率的提高。科技查新作为临床科研创新的基础,在临床科研创新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3]。
(3)局限性
当前查新机构存在数据资源建设落后,资源共享能力较差的缺点,我国拥有的各个查新机构均受不同部门的管理,查新机构中的数据资源不能共享,存在着大量资源重复建设现象。此外,在资源数据库中,期刊等信息资源内容比较容易获取,但论文等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的获取却较为繁琐困难,一些网络上的信息也没有被纳入查新体系,导致科研成果存在片面性。
2.新时代科技查新工作提升:
(1)引入查新监管机制
查新机构可以引入对于查新用户的诚信评审机制,建立业界查新用户失信人员黑名单。对于出现不良现象的查新用户根据实际情况限制他们提交查新委托,让查新用户有所约束。
查新机构对查新人员引入查新用户满意度调查机制,查新人员是科技查新工作的核心,公益服务新格局下,没有报酬性激励,在这种形势下,要给查新人员一种自我实现感和归属感,尽最大可能给查新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优化工作设备,保障检索网络反应速度,,改善办公环境设施,创造良好的服务与口碑。查新机构的领导也要尊重查新人员的劳动付出,根据查新用户的满意度,对查新人员的工作成绩及时予以表彰,给予查新人员相应的荣誉。要提升查新人员公益服务意识,加强业务工作培训,更好的提高查新报告的质量。
(2)整合查新机构资源
整合查新机构资源,关键在于建设区域协同创新服务联合体[4]。现在基本上能做到每个省的查新机构之间资源整合,并且同一省的查新机构会定期交流共同进步。但是省与省之间交流共享很少,这个时候就要加强省与省之间的区域协同创新服务联合,做到全国一盘棋。查新联合体要与数据库商多方位协同合作,加强交流与互动以高效使用数字资源,寻求数字资源更大、更多的使用权限和范围,探讨不同的合作渠道和模式。通过数字资源的共享协同,查新工作人员可以使用的数字资源基本可全面覆盖文、理、工、医等多学科,实现有效互补。
(3)加强网络服务建设
2019 年 6 月 6 日,我国 5G 商用牌照已正式发放,这意味着 5G 即将和各行业各领域开始新一轮的融合。对科技查新工作而言,这是一次探索升级转型的重要机会。对此,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包含全国查新机构的网络服务平台,类似于医院预约挂号平台,上面有每个查新机构的链接,每个查新机构提前1-2周“放号”公布可预约的查新员,以便于用户及时了解可获取查新服务的人员及其基本信息[5],查新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所在地选取相应的查新机构,了解需要提交的材料,根据自身情况实名挂号预约查新员,并如期办理查新项目委托,同时,用户可以在本平台上查询查新进度,当查新报告完成后,可以在平台预约领取报告的时间,避免跑空。
3.结语
新时代下的科技查新工作要与时俱进,要和“十四五”规划、科技发展、科技创新紧密联系,在科技创新、新技术产业化方面提供强大的保障支持作用。科技查新机构应该利用自身的信息资源、设备资源、人才资源以及客户资源的优势,在科技创新、提高科研水平、加速科技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新形势下的科技查新工作应该着眼于改进查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也应该敢于创新,努力拓展市场需求,为查新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科技研究发展方向预测、学科研究方向发展趋势研究、专利情报分析等,将科技查新工作由主动变为被动,使科技查新工作的作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吾热亚提·玉素甫,探究高校图书馆开展科技查新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才智,2020.10下:3-4.
[2] 熊忠,公益服务新格局下科技查新工作的变化与思考[J],贵图学苑 2020.1:5-8.
[3] 刘斯文,李向黎,刘丹凤,翟俊霞,赵晓东,大数据时代下科技查新推动科研创新方法[J],特别健康,2020.5(5):236-237.
[4] 严潮红,金立栋,科技查新区域协同创新服务联合体的构建与实践[J],图书情报导刊,2020.5(8):32-36.
[5] 夏冬,任波,文庭孝,5G环境下科技查新提质增效的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0.11:52-77.
作者简介:潘颖,1992.2,女,河北省邢台市,汉族,本科,聊城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研究实习员,科技咨询与科技管理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