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临床较为典型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恶性程度高,病死率高,对患者生命健康存在严重威胁[1]。目前临床针对大肠癌的治疗以手术干预为主,可通过手术方式切除病灶以减轻症状,控制病情,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延长其生存时间。但手术属于侵入性治疗手段,再加上大部分患者自身疾病认知不足,对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均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故手术围术期易造成患者出现生理、心理应激,增加患者机体损伤,降低术后恢复效果,需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理念则为基于循证医学发展而来的新型护理理念,其能够紧密结合患者实际病情、手术特点及身心状态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措施,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手术治疗,促进预后[2]。中医特色护理也是近几年临床广泛应用的护理模式之一,其是基于中医学理论,运用中医药特色技术开展的护理措施,可紧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予以辨证施护,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对此,此次研究主要以本院70例大肠癌病例(2020.5.30-2022.5.30)为例,分析予以FTS理念+中医特色护理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本院2020.5.30-2022.5.30期间大肠癌病例70例,将其在随机数字表下按照1:1的比例划分为2组,35例/组;A组男女病例比为18/17;年龄区间(平均值)为25-83(59.57±5.34)岁;体重区间(平均值)为45.0-85.5(62.51±4.55)kg;直肠癌、结肠癌病例比为16/19。B组男女病例比为19/16;年龄区间(平均值)为23-83(59.71±5.45)岁;体重区间(平均值)为44.5-85.7(62.62±4.49)kg;直肠癌、结肠癌病例比为15/20。统计2组一般数据无差异(P>0.05),可比。此次研究项目经医学伦理核批后确立。
纳入标准:①经病理诊断为大肠癌;②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可耐受;③病历资料完整;④年龄≥18岁;⑤依从性良好;⑥对研究知情。
排除标准:①凝血障碍;②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如心肝肾等;③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④已有远处转移;⑤伴自身免疫性疾病;⑥伴认知或精神障碍,或语言沟通障碍。
1.2 方法
A组:常规围术期护理:①术前访视,讲解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指导患者进食2-3d得到流质饮食,并于术前做好肠道准备,禁食12h,禁饮6h;②术中默契配合操作医师;③术后动态监护患者生命体征,指导其尽早展开康复锻炼,并严密关注并发症发生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予以对症干预。
B组:基于A组实施FTS理念+中医特色护理:(1)术前:①以宣教手册与床边面对面讲解结合的方式对疾病与手术相关知识进行宣教,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同时详细介绍FTS理念相关知识,说明快速康复护理的作用、方法及目的,以征得患者认可。②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及时予以疏导安慰,必要情况下可遵医嘱予以镇静药物辅助患者稳定情绪,促进睡眠,以保持体力,使其以更好的身心状态配合手术。③术前6h禁固体食物,术前2h禁透明液体;指导患者于麻醉前2-3h饮用含糖液体,以提升机体抵抗力。术前不使用镇静药,但予以预防性镇痛,干预,以提升患者疼痛耐受力,缓解术后疼痛。(2)术中:提前调节手术室温湿度处于适宜范围,并对患者体温进行监测,适当选用暖风机、加温毯、热水袋、液体加温装置等,帮助患者维持体温,预防术中低体温;术中尽量选用可吸收线,规避术后拆线可能引发的再次损伤,加快术后恢复进程。(3)术后:①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引流管,若留置需在术后24h内拔除(引流管在引流液<20ml时拔除);导尿管术后24h内拔除。②术后2h左右,且恢复稳定生命体征状态下,指导患者开展床上活动,并结合其实际情况予以镇痛干预,以帮助患者尽早进行活动。③拔除胃管后,予以短肽型肠内营养剂口服,以加快胃肠功能恢复;术后当日可饮水,但需从少到多,逐渐加量,饮食也需从流质食物入手,逐步过渡到普食。(4)中医特色护理:①耳穴压豆:在内分泌、神门、交感、大肠、皮质下等穴位压王不留行籽,每穴1-2min,每天3~5次,3d更换1次。②中药热奄包治疗:术后0.5h,取芒硝、大黄、枳实、莱菔子、厚朴、半夏、紫苏籽、陈皮各30g,打粉外用,每日1次,直至通气。
1.3 观察指标
统计2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1)围术期指标:术后下床、排气、排便、恢复肠鸣音、住院用时。
(2)并发症:出血、切口感染、腹胀、吻合口瘘、恶心呕吐。
(3)生活质量:以简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估。
(4)满意度:以科室自制问卷评价,涉及态度、技术、服务等方面,满分100分,分为三级:0-70(不满意)、71-90(一般)、91-100(满意),以≥71分病例数占比计算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5.0软件。(x̄±s)形式指代计量数据,%形式指导计数数据;t、χ2检验;组间统计以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 围术期指标
术后下床、排气、排便、恢复肠鸣音、住院用时,B组<A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 1 围术期指标(x̄±s,d)
组别 | 例数 | 术后下床用时 | 排气用时 | 排便用时 | 恢复肠鸣音用时 | 住院用时 |
A组 | 35 | 3.51±0.67 | 2.54±0.56 | 3.50±0.56 | 2.01±0.52 | 9.25±1.33 |
B组 | 35 | 2.52±0.65 | 1.80±0.42 | 2.51±0.53 | 1.46±0.48 | 6.10±0.87 |
t | 6.274 | 6.254 | 7.596 | 4.598 | 11.726 | |
P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2.2 并发症
并发症,B组<A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 2 并发症(%)
组别 | 例数 | 出血 | 切口感染 | 腹胀 | 吻合口瘘 | 恶心呕吐 | 总计 |
A组 | 35 | 1(2.86) | 1(2.86) | 3(8.57) | 1(2.86) | 3(8.57) | 9(25.72) |
B组 | 35 | 0(0.00) | 1(2.86) | 1(2.86) | 0(0.00) | 0(0.00) | 2(5.72) |
χ2 | 5.285 | ||||||
P | 0.022 |
2.3 生活质量
SF-36评分,B组>A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 3 生活质量(x̄±s,分)
组别 | 例数 | 生理机能 | 生理职能 | 躯体疼痛 | 社会功能 | 情感职能 | 精神健康 | 一般健康 | 精力 |
A组 | 35 | 65.77±3.54 | 66.10±4.25 | 65.79±4.33 | 65.89±4.15 | 65.56±4.38 | 66.02±4.37 | 65.25±4.18 | 65.77±3.89 |
B组 | 35 | 72.15±4.05 | 72.16±4.33 | 70.88±3.64 | 72.15±4.16 | 71.91±4.26 | 72.02±4.16 | 71.02±3.55 | 72.11±4.31 |
t | 7.017 | 5.909 | 5.323 | 6.303 | 6.148 | 5.883 | 6.225 | 6.460 | |
P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2.4 满意度
满意度比较,B组>A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 4 满意度(%)
组别 | 例数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总计 |
A组 | 35 | 11(31.43) | 16(45.71) | 8(22.86) | 27(77.14) |
B组 | 35 | 14(40.00) | 19(54.29) | 2(5.71) | 33(94.29) |
χ2 | 4.200 | ||||
P | 0.040 |
3.讨论
大肠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其通常因高脂低纤饮食、大肠腺瘤、大肠慢性炎症等多方面因素引发,病发后以腹痛、肠梗阻、便血等为主要表现,伴随病程不断进展还会导致机体其他器官受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目前临床针对大肠癌的治疗以手术干预为主,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手术本身属于有创操作,易引发身心应激反应,故为确保手术效果与安全性,在围手术期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十分关键。FTS理念则为新型护理理念,其指的是遵循循证依据,对围手术期护理内容进行优化处理的新型护理模式,以减轻患者身心应激反应,促进其术后恢复[4]。中医特色护理则为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护理模式,其以中医辨证施护为依据,可紧密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与身心状态采取辨证护理,从而促进患者机体恢复,改善预后。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FTS理念+中医特色护理干预下,B组术后下床、排气、排便、恢复肠鸣音、住院用时等围术期指标均优于A组(常规护理);同时,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患者满意度高于A组(P<0.05)。提示FTS理念+中医特色护理在大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可发挥积极优势,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分析可见,在FTS理念干预下,护理人员能够通过文献查询、临床经验总结等方式,对现有护理措施进行优化处理,相较传统护理措施,FTS理念下的快速康复护理中压缩了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且术前2h予以含糖液体口服、超前镇痛等干预,可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并帮助患者保持体力,为其术后恢复奠定基础。术中保温干预及可吸收缝合线的使用,也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机体状态的快速恢复。术后在其进食、水,尽早拔除胃管、尿管,指导患者开展功能锻炼等,也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预防手术并发症发生,减少患者身心痛苦,获得认可。此外,在中医特色护理中,通过耳穴压豆可帮助患者疏通经络,放松身心,缓解负性情绪,促进机体恢复;通过中药热奄包治疗则可促使芒硝、大黄、枳实、莱菔子、厚朴、半夏、紫苏籽、陈皮等药物经经络腧穴作用于全身,持续对机体各个组织脏腑产生作用,起到调节气血、改善经络,促进患者预后恢复的效果[5]。故将FTS理念结合中医特色护理用于大肠癌围术期护理中能够发挥积极效应。
综上,予以大肠癌患者围术期FTS理念+中医特色护理效果显著,可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获得认可,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