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学的发展
通常情况下,中国的近代建筑教育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开展的:一方面是在国内的一些高校或者是一些学校当中开始新办建筑的学科以及建筑的相关研究系,另一方面是从欧美和日本留学的学生当中进行提取,对欧美和日本的建筑进行学习。在时间的程序上来看,是留学先发生,而在回国以后再对其进行办学教育,国内的相关建筑学科都是在一些建筑的留学生回国以后才开始着手对其进行新办的,从目前我国已有的资料角度来看,我国最早到欧洲和日本进行留学的学生建筑学都始于1905年。
自从1920年开始,建筑学被第1次纳入了中国的教育体系当中。在1928年的5月,我们对国立的中央大学进行定名,这是中国第一个设立的与建筑系有关的高等学校,在我们的建国初期,中国的建筑学专业发展也在极大程度上获得了较为明显的发展脚步,在以一些知名建筑学家的带动之下,我国的建筑学专业也在不断的发展着,而且形成了一些较为良好的百花齐放的全新局面,中国的建筑学教育也因此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对于建筑学来说,它所涉及的建筑艺术以及建筑相关的技术,包括作为一些对于使用的建筑艺术所体现的使用艺术,也其中包括一些美学的一面和实用的一面,二者必须同时存在,才可以使得建筑更加的有用和美好,我们虽然有一些明确的不同,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并且他的分量也跟着具体的情况而变,在建筑物的不同当中而也体现了一些相同之处。在一些建筑物当中,我们可能会由于一些不同的因素而导致一些另外的因素进行改变,有的因素会变得很强,对建筑物造成直接的影响,而有的因素会变得很弱,可能对建筑物的建造影响因素就较小,但是在其他的建筑物当中,相关的情况可能也会出现不同。然而从事实角度上来看,作为一个专用名词的建筑学,他所研究的对象应当不仅仅局限于建筑物本身,而更加重要的应当是对于研究建筑物和人们之间要求上达成的一致认可,我们应当研究人们对于建筑物的要求,以及不同时代背景下是如何对建筑物进行要求的,应当研究建筑物实体从无到有的过程以及对于一些建筑物在还没有建造的时候所出现的一些计划设计策划和一些相关实施过程的落实。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建筑和其他有关的相关科学技术的结合也变得更加紧密起来,建筑技术在发展方向上也开始变得日新月异,新的材料以及新的结构理论,包括对于一些新型设备的运用,在极大程度上都对建筑学产生了特别明显的影响。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在这个过程中的发展,极大程度上的体现了,新技术在进行应用时所产生的魅力建筑,工业化体系的运用,也逐渐的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建筑事业在发展脚步上的步伐。
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引用,逐渐的建筑设计领域也开始使用和应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这也引起了对于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的研究,这个研究也一定会影响着建筑学的发展,历史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密度,包括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原因都直接影响着产业在结构上的变化,也使得城市规划和未来的环境发展开辟了一个十分全新的天地,同时也会有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突出的展现出来,渐渐的此类问题也成为了一些园林设计师规划师和当代的建筑设计师们将要面临的共同问题,同时也为建筑学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领域。
2.具有艺术性的建筑
建筑是为人服务的,受到当地和当代各种文化、宗教、习俗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建筑的核心部分是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建筑师的想象力。艺术性的加入要结合现实生活的情况。在创作过程中,要付出自己的情感和心血。最后要综合当地的风俗、文化、风格等因素,最终确定建筑模式。
2.1形象是设计理念的源泉
建筑设计的过程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最恰当的是建筑师程泰宁的“形象生成”理论。学院的老师虽然会口耳相传的传授前人和先人的经验,但这还不足以满足时代的需要。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因此也对建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敢于创新进行创作。但是一旦进入无私创造的状态,脑海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形象。这种看不见、摸不着、解释不清的形象,往往能给建筑师一种创造新学校的灵感和机会。对于一个建筑,建筑师往往会画很多草图,然后把草图的优点综合起来,再综合成一个。经过不断的比较、选择、推敲和整合,最终可以形成施工人员手中的图纸。 图纸形成后,建筑师还是不能松一口气,因为靠头脑风暴,他认为的东西并不完美。戴念慈大师说过“设计就是换图”,所以,愿意换图也是建筑建筑师必备的心理素质。
2.2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
俄罗斯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建筑设计也是如此。在设计建筑的时候,每个建筑师都会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从中寻找灵感。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就是说生活体验越丰富,设计灵感就越容易出现,设计出来的东西就越新颖。每一个理想的设计创意都不是轻易就能想到的,而是经过艰苦的寻找,甚至是长期痛苦的沉思才想到的,呈现出一个美丽的原型。
2.3建筑创作也要付出情感
每个创作的人都会很重视自己的作品,哪怕是很差,很冷门,甚至被抛弃。究其原因,恰恰是因为人们在创作的时候,把自己的心血和感情都倾注在了自己的作品上。建筑创作也是创作之一,建筑师会全身心的投入到设计创作中。因此,有些建筑可以像音乐或电影一样唤醒人们的情感。比如《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雄伟的外观,让人想起抗击外族欺凌和内战的艰辛,让人心生崇敬和酸楚。在设计和创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激情,没有情感,没有设计和创作的精神,建筑的设计和创作就会变成枯燥的工作,难免会有一种想敷衍了事的心态。如果你把自己的努力和感受投入到创作过程中,你会提高对细节的处理。
2.4综合是建筑设计的完美
对于建筑设计来说,艺术思维往往来源于自然与实践活动的综合。而综合性是建筑最根本的本质,没有综合性就不是建筑。就单体建筑而言,需要整合其环境,进而兼顾建筑的功能、材料、总体结构、施工工艺、固有文化、审美风格等因素。所以每个时代的建筑都不一样,甚至有很大的变化。
3.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的建筑制图方法应运而生,建筑技术和艺术有了更准确的表达手段,极大地促进了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卫军.建筑学的自主性与当代艺术的介入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29):234.
[2]周悦,沈瑾,刘志峰.浅谈建筑学的艺术性和哲学性[J].居舍,2017(2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