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用多彩的画面,悦耳的声音让古诗词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一、运用信息技术,开拓学生视野
信息化的时代,我们要教会学生处理信息和搜集信息的能力。课堂时间有限,作为教师我们要鼓励学生课前或者课后利用互联网搜集古诗词的图文资料。例如我在教授四年级上册王翰所写的《凉州词》时,给学生布置的课前搜集任务是:1、凉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2、为什么唐朝有很多位诗人写诗都取名凉州词?学生在学完王昌龄的《出塞》后对边塞诗有了一定了解,《凉州词》也属于边塞诗,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检索凉州的资料,让学生对于边塞征战的背景进一步了解。在课中,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报时,学生积极性很高,纷纷举手要来回答。学生了解到凉州是今甘肃武威市,“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后来很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所以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学生还能例举写过凉州词的诗人有:王之涣、薛逢等。通过学生课前的资料搜索,学生对所学诗歌的背景有了很大的了解,对课中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运用信息技术,感受古诗声韵美
古诗平仄押韵,对仗工整,十分适合小学生诵读。诵读是培养学生古诗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诵读能够再现作者的情感,但并不是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具有良好的朗读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上有许多优质的诗词配乐朗诵视频,如果把这些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学生能从配乐朗诵中体会到古诗错落有致的韵律节奏,充分感受古诗的声韵美。比如我在教授一年级古诗《江南》时,先播放《江南》的名家配乐朗诵音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抑扬顿挫,然后让学生尝试朗诵,利用多媒体播放莲花的图片,并配上优雅的古筝伴奏,使学生融入到诗中,仿佛自己是荷塘采莲中的小帮手,又或是一条快乐的鱼儿在莲叶间游来游去。利用配乐朗诵的方法学习古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也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古诗的内涵。
三、运用信息技术,领悟古诗意境美
古诗十分讲究意境的描绘,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将抽象的意境和有声有色的动画联系起来,定能让学生化难为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例如在教学《池上》一课时,班上很多人没有采莲的经历,有些同学甚至连莲蓬和浮萍都没见过。如果仅凭老师口头讲解,很难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我播放几幅幻灯片,并声情并茂地描述:夏天到了,荷塘里荷叶圆圆,好像一朵大凉帽,荷花也露出了粉色的笑脸。一个小孩儿撑着一艘小船来到荷塘中,看见饱满的莲蓬他喜欢极了,偷偷地采了几朵放在船上。他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踪迹,池中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分开了。小孩儿撑着小船快乐地回家了。学生通过画面和语言体会到了这首诗中小孩儿的形象,体会到了古诗美好的意境。
四、运用信息技术,感受古诗情感美
古诗词中会用大量的笔墨来对自然场景进行描写。其实际上都能够反映诗人的内心以及思想情感。因此,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诗人创作的背景进行充分了解,才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有效且准确地对诗人的情感进行感受,并体会到古诗词所具有的感情美。例如,在对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一首诗进行教学时,学生在初读这首古诗词的时候,往往会产生疑问:“这首古诗词的题目写的是送林子方,为什么古诗词的所有内容都是在描写景色呢?”在学生有了疑问后,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这首诗词的创作背景:林子方与杨万里时常聚在一起讨论强国主张、抗金策略,也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词文艺,两人由于十分志同道合,因此视对方为知己。但后来林子方被调离,需要到其他地方任职,杨万里在前往送别的途中,看到了杭州西湖的美景,便创作了这首诗词。教师再让学生感受诗人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景来委婉地表达自己对于友人的不舍与眷恋之情,学生就能够进行更加快速与有效的理解,且能够体会到诗人如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五、运用信息技术,体会古诗创造美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古诗教学时同样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在教授《静夜思》一课时,我播放动画:天上一轮圆月,月光洒在了床前。随后进行提问,看到床前的月光,你觉得像什么?我没有马上和学生讲解诗中李白把月光比喻成了霜,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观察、思考,有的同学说床前的月光好像水,有的同学说好像沙子,还有的同学说好像洒了一层盐......我对学生的大胆想象进行了表扬,同时提出诗人李白也和你们一样充分想象,把床前的月光比喻成了霜,学生的想象、联想随即拉近了自己和诗人的距离。在学习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时,我播放视频对诗中的内容情景再现:诗人独自在院中抬头望明月,接着他低头思念家乡和亲人。我让学生想象:李白想念亲人,他想和家人做哪些事情?学生马上想到自己和亲人所做的事情,纷纷举手回答。多媒体的情景再现,让学生展开了创造的翅膀。
在古诗教学中合理巧妙地使用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事半功倍。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该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让学生不再枯燥学习古诗,充分感受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张玉英;多媒体教学让古诗词重放异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10期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