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女性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临床疗效研究
刘学青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学青,. 中医辨证论治女性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中医研究杂志,2021.6. DOI:10.12721/ccn.2021.157430.
摘要:
目的 探究女性免疫性不孕不育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遵循中医辨证论治进行干预,对患者病情恢复影响。方法 在年龄23~47岁免疫性不孕不育症女性患者(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内随机抽其中68例行研究项目,包含对照组及观察组(人数对等、治疗方式不同),常规西医治疗方案与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方案一一对应对照组和观察组,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4项内分泌指标水平对比,观察组除了E2显著偏高,其余3项指标水平均显著偏低,与对照组2项补体指标水平对比,观察组显著偏高,2项炎性因子水平显著偏低,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显著偏高,与对照组8项SF-36得分对比,观察组显著偏高(P<0.05)。结论 女性免疫性不孕不育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遵循中医辨证论治,能够改善患者内分泌、补体及炎性因子水平,在确保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前提下稳定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促使患者对最终治疗方案开展效果满意度得以提高。
关键词: 女性;免疫性不孕不育症;中医辨证论治;生活质量
DOI:10.12721/ccn.2021.157430
基金资助:

在妇产科当中不孕不育症属于多发病以及常见病,该疾病存在复杂病因,免疫性不孕症的发>1年不妊娠均属于该疾病主要表现特征,不仅对患者自身造成影响,对于家庭而言同样造成一定干扰,使得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下降[1]。西医指出,子宫内膜局部细胞免疫异常、同种免疫、自身免疫异常以及女性体液免疫异常和免疫性不孕症之间存在联系,而引起不孕症发生核心因素是抗精子抗体。既往临床面对免疫性不孕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遵循免疫抑制剂以及促排卵诱导期治疗,可存在较多不良反应,促使最终疗效下降[2-3]。而祖国学指出不孕症属于不孕范畴,邪毒、湿热以及肾虚为主要诱因,所以在治疗期间需遵循健脾、活血化瘀以及补肾方案。针灸治疗以及雷火灸治疗属于中医临床常用治疗方式,不仅安全性较高,同时可药到病除[4-5]。鉴于此,本研究分析女性免疫性不孕不育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遵循中医辨证论治进行干预,对患者病情恢复影响,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年龄23~47岁免疫性不孕不育症女性患者(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内随机抽其中68例行研究项目,包含对照组及观察组(人数对等、治疗方式不同),常规西医治疗方案与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方案一一对应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3~47岁,平均(28.45±5.25)岁,病程3~8年,平均(5.15±0.65)年,观察组年龄23~46岁,平均(29.14±5.48)岁,病程3~7年,平均(5.01±1.95)年,继发性与原发性不孕占比分别为64.71%(22/34)、35.29%(12/34);继发性与原发性不孕占比分别为70.59%(24/34)、29.41%(10/34)。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大(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前经过输卵管造影以及宫腔镜检查后经确诊属于免疫性不孕不育症;(2)符合中医不孕症诊断标准,气血虚弱、气血不合以及婚久不孕;(3)无精神类相关疾病;(4)病历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其他不孕症;(2)存在严重肾脏疾病或者是肝脏疾病;(3)合并血液免疫系统疾病;(4)参与研究前接受其他手术治疗方案或者是药物治疗;(5)对本研究实施药物不耐受。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开展西医常规治疗,给予剂量为3 g维生素E·C咀嚼片,qd;给予地塞米松,前3天给药0.75 mg/d,后期给药剂量为4.5 mg/d、2.25 mg/d,坚持3个月。

观察组开展中医针灸推拿治疗方案:选取三阴交穴、足三里穴、中脘穴、曲池穴、脾俞穴、天枢穴以及阴陵泉穴,以平补平泻法行针灸治疗,每次治疗挑选3个穴位至4个穴位针刺,留针时间控制为0.5 h,每间隔10 min则行针1次。

雷火灸:开展治疗前需结合患者辨证施治,按照体质不同以及病种不同选择单独灸疗法以及穴位,具体治疗方式如下:(1)泻法。采用旋转灸法以及雀啄灸法,单数灸次数分别为1次、3次、5次、7次以及9次。(2)补法:温火灸经过温和火力慢慢深入到穴位下层,与皮肤相距3cm位置行左右以及上下灸法。(3)平补平泻。与皮肤相距2cm位置开展泻法以及补法,其中灸疗方式操作如下:棒式悬灸。在治疗期间点燃药棒顶端,和皮肤保持一定距离后将其放置相应穴位,随后开展熏烤治疗,当局部感到温热以后即可,一直到深部组织发热以及皮肤发红;旋转灸。点燃药棒后放置相应穴位,和皮肤保持2cm左右距离,左右和上下旋转或者移动;硺式灸。点燃药棒顶端,和皮肤保持一定距离后将其放置相应穴位,距离维持鸟雀啄食,前后均匀移动,速度缓慢。

1.3观察指标

(1)对比内分泌指标变化情况:促卵泡成熟激素(FSHD)、雌二醇(E2)、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

(2)对比补体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补体C3、补体C4、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

(3)对比治疗效果:经治疗后患者不孕不育症彻底改善,各项内分泌指标水平恢复正常,显效;经治疗后患者不孕不育、各项内分泌指标水平改善明显,有效;与以上标准不符,无效。总有效率不包含总无效。

(4)对比生活质量水平:以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估,高分为优。

1.4统计学方式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计算,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c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内分泌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4项内分泌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4项内分泌指标水平对比,观察组除了E2显著偏高,其余3项指标水平均显著偏低(P<0.05),见表1。

21.png

2.2对比补体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补体及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2项补体指标水平对比,观察组显著偏高,2项炎性因子水平显著偏低(P<0.05),见表2。

22.png

2.3对比疗效

治疗后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显著偏高(P<0.05),见表3。

23.png

2.4对比生活质量水平

治疗前两组8项SF-36得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8项SF-36得分对比,观察组显著偏高(P<0.05),见表4。

24.png

3讨论

不孕症的出现和压力、食品安全、环境等均存在一定联系,使得女性患者身心方面受到严重干扰。器质性病变、子宫病变、输卵管病变、人工流产操作、男性精液运输受阻、内分泌代谢疾病均属于引发不孕症发生核心。在中医领域当中指出,肾为先天之本,孕育之本,肾阴阳平衡以及肾气充裕作为孕育胚胎首要条件。若肾阳亏虚,则会导致邪气乘虚而入,紊乱脏腑经络功能,诱发疾病[6-7]。以往西医临床对于免疫性不孕不育症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选择抗过敏或者是抗炎药物进行干预,未能彻底改善患者不良预后,使得最终疗效下降。而随着中医临床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为了确保免疫性不孕不育症患者病情得到根治,决定推行中医辨证施治方式,而其中针灸治疗与雷火灸治疗方式为主,以上两种治疗方式不仅能够有效规避因药物引起不良反应出现,同时还可药到病除,加速患者病情康复事件。

因此,对于免疫性不孕症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中医领域主张温经活血、通络以及补肾原则,确保患者免疫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在中医领域中,将免疫性不孕不育症归属为不孕症范畴当中,气血虚弱、精气亏损、肾气不足以及气血不合为主要病机,在治疗方面需遵循调经助孕、补肾益精、滋阴壮阳原则。针灸治疗期间,脾俞穴可起到调理脾胃功效,曲池与天枢穴可起到调理脾肾、清热利湿功效,三阴交穴、足三里穴、中枢穴可起到补脾益肾功效,阴陵泉穴可起到健脾益肾利液功效。在此基础上配合雷火灸,雷火灸治疗方式可借助红外线和热力,使得热量经传导作用遍布全身,深入深层组织,其深度>10mm,开展雷火灸治疗方案还能气道振奋阳气效果[8]。期间,在对该疾病进行治疗过程中还需要配合相关检查与用药。如子宫内膜炎患者,添加清热解毒;对于黄体功能不足,添加益肾之品等,换言之,按照随证施治配合情志疏导,让最终疗效事半功倍。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除了E2显著偏高,其余3项指标水平均显著偏低,2项补体指标水平显著偏高,2项炎性因子水平显著偏低,总有效率显著偏高,8项SF-36得分显著偏高(P<0.05)。

总之,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通过实施中医辨证施治治疗方案意义重大,对患者病情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升起到关键性作用,需强化重视力度,广泛推行。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