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冠心病在老年群体中高发,主要由于冠脉供血不足引起发病,以心绞痛为主要症状,患者出现胸痛不适,给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1]。若治疗不当甚至威胁生命安全,由于患者需要长时间用药控制病情,治疗效果也受到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常规护理大多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指导,很难有效督促患者按时用药,无法落实日常护理[2]。社区干预是依托于社区卫生中心和家庭作为主导,医院积极参与指导,共同展开社区日常护理,督促患者严格遵从医嘱,加强生活管理,更有利于对心绞痛的控制和改善[3]。本文于本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2例,围绕社区干预的实施效果,现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72例患者为样本,对照组36例,性别:男/女=18/18,年龄(64.86±5.31)岁,平均病程(2.35±0.62)年。观察组36例,性别:男/女=19/17,年龄(64.91±4.82)岁,平均病程(2.41±0.58)年。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确诊冠心病,有心绞痛症状。(2)对研究知情。(3)具备正常沟通和配合能力。
排除标准:(1)精神异常或者认知障碍。(2)严重肝肾障碍。(3)患有其他心脏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告知患者用药方案,在饮食和生活上注意事项,叮嘱 患者定期复诊。定期通过电话方式随访,对患者问题进行解答。
观察组实施社区干预,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负责服务,成立社区干预小组,总结患者信息建立冠心病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和联络方式,给患者分配对应的责任护士,定期展开护理指导。内容如下:
(1)健康宣教:定期组织健康宣教,围绕冠心病形成以及治疗展开科普,用图文和模型相结合方式帮助患者了解医学常识,正确看待疾病,了解心绞痛发病原因。同时积极邀请家属参与,一同学习常识知识。同时对心绞痛发病影响因素分析,让患者了解到自己日常饮食、情绪变化等原因都可能影响心绞痛,让患者认识到情绪管理和饮食控制的重要性。
(2)心理护理:注意对患者情绪的观察,及时发现存在抑郁、焦虑等问题的患者,并进行一对一疏导,引导患者主动倾诉,从专业知识角度分析患者的情绪来源,能够正确看待情绪,并在察觉到情绪问题时第一时间自我调整,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邀请家属参与进来,由家属开导患者,鼓励患者保持良好心态,让家人积极态度感染患者,调整负面情绪。
(3)家庭随访:定期到患者家庭中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生活和饮食习惯,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指出患者错误习惯,并要求患者积极改正。主动和患者家属沟通,强调家属的重要影响,在生活中应积极帮助患者改正错误习惯,饮食上多配合患者饮食特点,给予患者生活上的支持。
(4)饮食指导:由医院营养科医师设计适合冠心病患者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选择当地应季食材设计,保证营养均衡,适合患者口味。食谱设计尽可能详细化,方便于患者学习。向患者科普常见的降血脂食物,患者食用时注意分辨。建议患者戒烟戒酒,严格遵守饮食,多饮水,补充新鲜果蔬。
(5)运动指导:建议患者适当运动,可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慢跑、骑自行车、爬山、太极拳等运动项目。定期组织患者到社区中心一同学习健身操、八段锦等内容,组织患者以社区为单位进行集体运动,互相鼓励和陪伴,调动患者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6)生活管理:建议患者保持良好作息,尽可能在22:00前入睡,提前1h关闭灯源,睡前可进行泡脚,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督促患者保证个人卫生,勤换洗衣物、床单被褥。注意关注天气,加强降温保暖。
(7)微信随访:添加患者或家属的微信,定期转发科普文章给患者,向患者科普相关知识,纠正错误的医疗常识。建立同一社区病友微信群,鼓励患者之间互相分享经验,总结护理要点。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或者有问题的情况,随时发送信息给护士,护士统一时间进行回答。也能远程视频进行护理指导,帮助患者居家护理。
1.4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护理结束后发作频率、持续时间。(2)使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调查,0~100分,分数高对应生活质量更好。(3)调查患者用药、饮食以及运动依从情况,持续依从天数超过27d表示完全依从,持续依从天数超过20d表示一般依从,持续依从天数不足20d表示不依从,统计依从率。(4)用纽卡斯尔量表调查,19~95分,分为不满意(19-69分)、一般(70-84分)、满意(85-95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处理本文数据,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x̄±s)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视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发作情况和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SF-36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依从率对比
观察组依从率(94.44%)较对照组(69.44%)明显提高(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度(97.22%)高于对照组(75.00%)(P<0.05),详见表3: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临床常见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时间用药治疗,受到患者依从行为所影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造成心绞痛频繁发作,给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4]。社区干预是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导,提供社区为载体的护理服务,深入患者生活中展开指导[5]。通过定期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向患者科普饮食、运动知识,深入了解疾病以及治疗方案,以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和习惯[6]。通过对患者和家庭展开一对一指导,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让患者能够重视自我护理,将专业护理延伸至家庭中[7]。同时充分调动亲人、病友的力量,鼓励患者之间互相激励和分享,引导患者自觉遵从健康行为,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更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
经过对比,观察组发作频率(0.51±0.27)次/周,持续时间(1.22±0.27)min,SF-36(86.67±4.85)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社区干预后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能够深入到患者生活中提供指导和帮助,更能及时帮助患者解决遇到的困难,能够指导患者在生活和饮食上保持健康行为,从而实现生活质量的提高,更能改善临床症状。同时经过调查,观察组依从率(94.44%)较对照组(69.44%)明显提高(P<0.05)。可见社区干预的实施能够显著改进患者依从情况,密切督促患者积极配合,遵从医嘱,对按时用药提供了保障,为临床疗效奠定了基础。另外,观察组满意度(97.22%)高于对照组(75.00%)(P<0.05)。证实社区干预更符合患者的需要,能够改善患者满意度,提高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社区干预有利于全面提高其依从性,更能控制患者心绞痛症状,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突出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姗姗,张桂英. “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护理对心绞痛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20.21(03):37-40.
[2]廖雪凤,黄灶妹,陈秀珍,等. 以协同护理为基础的舒适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2022,29(12):1741-1742.
[3]张秀梅,邓玉云. 多学科协作模式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临床医学工程,2022,29(12):1757-1758.
[4]李丽,邵丽华,周倩,等. 趣味性健康教育对住院冠心病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21):20-23.
[5]李原原.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2,20(27):126-128.
[6]罗芳,王晓玲,张启国.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18):173-177.
[7]姜闪闪,严琴,邹莺,等. 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率血压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9):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