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智慧矿山建设工作方兴未艾,为进一步加快矿山工程信息化步伐,势必要革新矿用机械设备,以此优化采矿质量、提高采矿效率。如今,先进技术不断升级和创新,意味着矿用机械设备革新已成为必然趋势,这对矿山工程综合效益提高有重要意义。1.矿山工程机械设备改革的意义
矿业经济稳健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即结合时代发展需要、矿山工程实践要求来改革机械设备,这对矿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机械设计水平提高有推动作用。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并且这类资源呈现总量锐减、开采难度大等特点,对此要运用一体化设备、成熟工艺实施开采活动,以此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开采目的。国内外矿用机械设计均经历由点到面这一步骤,即单机产品设计→单机产品工艺设计→成套设计工艺流程设计[1]。机械设备设计水平间接反映国家的工业化程度,要想提高我国工业化水平,应通过技术改革为矿山机械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最终实现矿业经济、国家经济繁荣发展。
2.当前矿山机械设备改革常见问题
2.1创新能力不足
国内多数矿山工业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究其原因,技术创新水平偏低,所以矿用机械设备落后,导致矿业竞争实力达不到预期效果。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矿用机械生产业多以进口、组装作为生存路径,并且投资较少、装配水平较低,所生产产品不能更好的满足当前矿采业现代化发展需要。
2.2安全管理不到位
即便多数矿山工业引进最新机械设备,但操作人员、维修养护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使得机械设备功能片面发挥,意味着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价值无从体现,这不仅会降低矿产资源开采率,还会增加安全隐患。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矿山机械革新应得到安全层面保障,否则,机械改革技术创新工作无意义可言,并且矿山工业发展将举步维艰。
2.3改革实践项目阻力较大
矿用机械改革实践环节存在一定阻碍,如实践设备数量不足、改革投资匮乏、现有设备落后、实践体验不够丰富,所获得实验结论的参考价值偏低[2]。项目驱动法用于矿用机械设备改革实验,受意识淡薄、模式传统等因素影响而降低项目操作价值。长此以往,会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矿用机械性能降低等现象。除此之外,现有矿用机械改革评估方案不够细化,导致矿用机械改革技术创新工作失去方向。
3.革新矿山工程机械设备的技术分析
3.1合理设计矿用机械安全体系
当前矿用机械向规模化、高速化方向发展,但机械设备安全问题不会因发展方向改变而消除,要想加大安全管理力度,为矿山员工营造安全环境,应结合矿山工程实际需求来设计安全体系[3]。具体来说,运用综合理论予以指导,借助互联网构建机械安全数据库,通过增设安全预警功能、监控功能进行安全保障,以此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全面优化机械设备管理效果。在此期间,矿山工程机械结构设计人员要树立创新意识、调整设计思路,以此提高安全体系实践价值,真正满足矿用机械安全运行需要。此外,设计人员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如钻进理论、辊压机理,以便为矿用机械革新提供理论指导,最为关键的是,设计人员强化专利意识,致力于完善专利战略,以此提高矿山工业竞争力,并有效规避安全风险。
3.2有效应用先进技术
第一,智能技术用于改革。矿用机械设备功能呈现智能特征,技术研发人员通过人脑模拟、逻辑判断、人性决策来加快智能革新步伐,以此缓解操作人员工作压力,真正实现矿产资源的高效开采。智能技术与矿用机械相结合,既能解放一定劳动力资源,又能满足便捷化、安全化作业需要。例如,数控机床中增加人机交互、智能连接(如图1)等功能,使得数据信息全面、及时传递,这既能增加合作机会,又能扩大矿山企业利润空间。智慧矿山建设离不开智能技术支持,随着矿产资源用量的增多,智能开采能够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可见矿山智能化改革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
第二,网络技术用于改革。矿用机械改革趋势向网络化倾斜,技术人员研发机械结构时联用网络化系统结构,确保系统故障自行诊断、自发纠错[4]。例如,结构能够满足矿用机械设备一体化发展需要,在数据信息传递、故障检测、故障处理等方面独具优势,这对矿山工程信息化建设有积极影响。需注意的是,网络信息技术实践环节要做好运维工作,避免因网络故障频发而影响网络结构的使用,这对矿产资源持续开发有重要影响。
第三,环保技术用于改革。矿用机械设备长时应用难免会降低性能,进而出现资源浪费、作业效率降低、环境污染等现象,导致矿山工业综合效益大幅降低。在这一过程中绿色环保技术实践需求大大增加。当前我国对矿用机械研究及设计提出严格要求,矿山工程改革阶段渗透绿色发展理念、应用环保技术,能够减少环境污染现象,并大力推动绿色建筑业发展,加快矿业转型步伐。基于此,环保型机械产品应运而生。绿色建筑活动大范围推进视域下,技术研究、产品设计人员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并树立绿色建筑业持续发展理念,通过融合环保技术与矿用机械来深化改革。
3.3践行项目驱动改革模式
矿山企业转型关键期,应调动全员参与机械实验改革,为改革实践项目顺利做好充分准备,以便获得精准实验结果。具体来说,事先整理改革实践项目,面向操作人员介绍理论知识、传递矿山项目实践方法,待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展矿用机械改革实验。在这一过程中严格执行实践步骤,针对机械设备已有问题全面总结,并制定问题解决策略,将项目驱动改革模式的实践价值全面显现。在此期间,对整体实践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观察子项目运行阶段操作人员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进而了解专业知识理解及运用情况,确保培训计划合理调整,大大提高培训效率。
项目驱动改革模式属于新兴产物,这项改革技术在我国矿山工业实践时间较短,为高效挖掘其实践优势,促进矿山企业持续发展,要主动向发达国家借鉴成功经验,从国内矿业机械设备应用需求出发,探索项目驱动改革模式应用技巧。由于矿山工程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特点,这要求机械设备常态化运行,否则,矿产资源将低效挖掘。在此期间,向机械工程操作人员传递具体化、易于理解的知识,以实践方式锻炼操作员工作能力,使其掌握矿山机械设备应用要点,避免矿山项目设计环节出现浅显性、可操作性差等问题,使矿山机械设备性能全面显现。
总结:综上所述,矿业经济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要想在新时期深化矿山工程改革,从机械设备改革技术革新方面入手是极为必要的。结合技术革新需要,并合理设计矿用机械安全体系,有效应用智能技术、网络技术、绿色环保技术,确保项目驱动改革模式有效践行。这符合矿业现代化发展需要,还能促进矿山工业市场有序运作。
参考文献:
[1]张文官,冯凯.措施工程在矿山基建过程中的应用[J].黄金,2019(10):30-33.
[2]高有山,权龙,赵斌.工程机械作业机构能量回收技术研究现状[J].液压与气动,2019(10):1-10.
[3]廖振杰.矿山工程中机械设备的故障特点及其维护浅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7):36-37.
[4]郝培亮,卞全林.矿山机械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探析及注意事项[J].中国设备工程,2019(15):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