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研究和实践
全钊波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全钊波,. 篆刻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研究和实践[J]. 当代艺术,2023.6. DOI:10.12721/ccn.2023.157052.
摘要: 篆刻艺术是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中的重要部分,其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培养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国人逐渐忽略了对篆刻艺术的传承。本文将基于自身执教经验以及对行业的观察,对篆刻艺术的课堂教学过程及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篆刻艺术;课堂教学;实践
DOI:10.12721/ccn.2023.157052
基金资助:

引言:社会不断在发展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学生家长从以前的只关心学习到现在开始注重孩子的个人能力综合发展,学校也从以前的应试教育育人模式改为现在的素质教育育人模式,学生也开始从繁重的课业压力中一定程度的解放出来,开始探索自己的兴趣所在,发展个人爱好,如篆刻艺术。篆刻艺术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文化,篆刻艺术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近距离的接触美、观察美、感知美,让学生得到艺术情操的陶冶,同时也能为学生增加一技之长,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本文中将根据对我国篆刻艺术教学内容及过程的调查了解,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篆刻艺术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高效的掌握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 。

1.篆刻艺术的教学内容

篆刻艺术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在我国的历史流传已久,也得到众多国人的喜爱与追捧。篆刻艺术的传承在我国曾经出现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空窗期。很多国人由于信息壁垒或其他原因对篆刻知之甚少,也难以对其产生接触。一些群众对于篆刻艺术最后的记忆是几十年前经常用到的个人印章。在当前我国提倡文化自信的背景下,篆刻艺术随着很多中国传统文化一起,又开始得到了较多群众的关注,当前很多机构与高校也开始开设篆刻教学课程。美术学院及高校开展的书法篆刻专业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对书法篆刻相关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基础认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得到人文素养及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它也能引导学生对篆刻艺术萌生了解及研究兴趣,进而使学生发展成为兴趣爱好。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了解篆刻历史的发展和传承,懂得欣赏文字在小小方寸中的章法布局及艺术表现美。让书法篆刻艺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永远散发璀璨的光芒。

在大多数抒发书法篆刻艺术课程中,其内容几乎都包含有各类字体如隶书、楷书的基本笔法与字体结构特点,及技法的训练、对法帖进行临摹练习等,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后,进行篆法、刀法及章法的训练,在学生对各流派的印鉴临摹熟练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同时在篆刻艺术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求学生对我国的抒发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掌握,不同时期历史中的书法篆刻有着各自迥异的特点。学生在把握书法篆刻的发展历史后能够更好的将篆刻中各类不同类型的字体、刀法等有机的串联起来,构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学生也能够在此基础上对篆刻艺术进行更深入的品鉴与欣赏。这能极大的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的美育有责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对历史发展、抒发发展、篆刻发展等相关知识进行融合性的解读,这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人文综合素养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2.书法篆刻的教学方式
一些学习书法篆刻课程的学生并没有篆刻相关的基础,教师如果让其直接对成品进行品鉴或自己进行创作会使学生产生较大的退缩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事先掌握学生的个人基础,以便更好的制定教学目标及教学计划。

2.1临摹  

很多行业的新学者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比如画画的学子在拥有自己成熟的绘画风格前会对名家的画进行临摹、模仿,学音乐的学子很多都是先对自己最喜欢的音乐人的作品进入深入了解、解读、复刻后再进行相似的创作。篆刻艺术的教学也同理。为了让学生首先对篆刻艺术有一个初步且具体的认知,很多教师在进行篆刻艺术教学时会先让学生对名家作品进行临摹,比如一些经典法帖或者秦汉印。学生在临摹过程中能够对接触到的作品风格以及特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同时也能掌握一些粗浅的篆刻技巧,这能帮助学生进行篆刻入门。

2.2教师示范

学生在临摹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或产生一些疑惑,对一些篆刻相关内容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示范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示范前可对作品进行相关背景、特点的讲解,让学生对其宏观特性有一个具体的认知。另外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应该注意为学生讲解一些临摹中需要注重的细节及临摹手法,为学生进行答疑。

2.4引导创作

任何临摹的目的都是为了站在名家的肩膀上对该行业进行一个基础的认知,进而为创造出表达自我的作品服务。因此,在学生临摹熟练且对篆刻相关知识及技巧都高度掌握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始进行独立创作。作品是一个人思想、汗水以及毅力的具象化显示,很多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感觉到辛苦、乏味,但当看到自己的成品后都会觉得非常具有成就感。教师应该充分把学生的这种心理,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爱上篆刻艺术、提升自己的篆刻技能。

2.5线索教学

一些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及篆刻技巧后开始深入的对书法篆刻艺术进行学习与了解,但是篆刻艺术中分类较多、流派也较多,学生难以自行构建出成体系的知识系统。因此,教师可运用线索教学法,帮助学生对书法篆刻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以便学生能够更高效的进行篆刻学习。

结束语:书法篆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文字艺术,有着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承载着我国文明发展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结合文字以及雕刻之美,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品。在现代,它对于学生的美育也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其不仅能使学生进行兴趣爱好的探索,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得到人文素养的提升。在篆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学生群体的学习诉求、学习基础、学习目标,根据学生不同的诉求、基础、目标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案设计,以更高效的进行篆刻艺术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杜曼曼,林婥琴.篆刻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创新实践[J].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2017,(1):109-110.

[2]王思琦.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书法篆刻教学模式的相关分析[J].艺术科技,2018,(12).

[3]伏娜.关于农村初中美术课堂国画中写意花鸟教学的实践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22):118-119.

[4]王思琦.浅谈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书法篆刻创作教学研究[J].艺术科技,2019,(0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