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集二矿特殊条件下揭煤防突设计
王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涛,. 新集二矿特殊条件下揭煤防突设计[J]. 矿山工程与技术,2025.3. DOI:10.12721/ccn.2025.157027.
摘要:
高效石门揭穿突出危险煤层时一般具有较大的突出危险性,且突出强度高,本文针对新集二矿-550m西翼1煤总回风巷揭4煤、5煤煤层群的特殊情况,结合揭煤巷道区域的瓦斯地质和巷道布置情况,优化石门揭煤方案,实现了安全、揭煤。
关键词: 揭煤;防突;石门;瓦斯
DOI:10.12721/ccn.2025.157027
基金资助:

前言

石门揭穿突出危险煤层时一般具有较大的突出危险性,且突出强度高,相关资料表明,石门揭煤时的平均突出强度为煤巷平均突出强度的7~14倍。石门揭煤地点的煤层瓦斯压力、应力都处于原始状态,揭穿煤层时,工作面由坚硬的岩层突然进入较松软的煤层,这些因素都为发生突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因石门揭煤施工工艺的特殊性,揭穿突出煤层的全过程都有危险,并可能发生连续突出、延期突出和自行揭开突出,比一般类型的突出对人身安全的危害更大;另一方面,新矿井、新水平或新采区的准备又不能避免石门揭煤。因此,石门揭煤前制定合理有效的专项揭煤技术,对矿井石门的安全、高效揭穿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本文以新集二矿-550m西翼1煤总回风巷揭4煤、5煤煤层群为例,优化制定合理有效的揭煤防突方案。

1 工程概况

1.1 揭煤巷道概况

-550m西翼1煤总回风巷位于新集二矿二水平西翼,标高-548.6m~-629.7m(底板),南为2201采区运煤、轨道、回风上山,北为-550m西6煤集运巷。-550m西翼1煤总回风巷主要在5-2煤顶板至4-1煤底板的煤、岩层中掘进。巷道所揭露煤(岩)层地层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施工中将揭露5-2煤、5-1煤4-2煤、4-1煤。如图1、图2所示。

11.png

如图1 -550m西翼1煤总回风巷平面图

12.png

如图2 -550m西翼1煤总回风巷剖面图

1.2 地质概况

根据邻近巷道实际揭露及地面钻孔资料分析:-550m西翼1煤总回风巷掘进段岩(煤)层总体为倾向NNE的单斜构造,倾向N16~25°E,倾角10~22°,局部受构造影响倾角变化较大。巷道掘进段小断层、褶曲及裂隙等构造较发育,构造发育段岩(煤)层产状变化较大,岩(煤)层较破碎。

2 揭煤防突设计

2.1 揭煤方案分析

新集二矿井田范围内4煤、5煤为突出煤层,但未进行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550m西翼1煤总回风巷揭4煤、5煤煤层群需严格执行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550m西翼1煤总回风巷设计全长312m,分上、下段对头施工。下段按93°方位施工约190m至距4-1煤底板法距10m前停头,执行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区域防突措施效检合格后,上段南自110609风巷进料联巷拨门按273°方位、15°下山施工,揭过4煤、5煤煤层群后与下段贯通。

根据地质科地质预想资料,4-1煤与4-2煤层间距4.5m,4-2煤与5-1煤层间距2.7m,5-1煤与5-2煤层间距3.1m,4煤底板至5煤顶板约16.7m,层间距在20m内,故将4煤、5煤作为煤层群来执行区域预抽措施。

2.2 揭煤方案设计

本次抽采钻孔设计的抽采半径为2.5m。钻孔孔底间距取5m,控制揭煤处巷道轮廓线外不小于12m,同时满足控制范围的外边缘到巷道轮廓线(包括预计前方揭煤段巷道的轮廓线)的最小距离不小于5m。

钻孔分别布置在-550m西翼1煤总回风巷迎头(K27+25m)及3#左、右帮钻场,本次区域防突措施共设计预抽钻孔132个,孔径不低于94mm。钻孔穿过煤层进入顶板1m为准。区域防突措施钻孔控制4-1、4-2、5-1、5-2煤层。区域防突措施钻孔图如图3所示。

图片1.png

图3 -550m西翼1煤总回风巷区域措施钻孔俯视图

3 现场施工情况

现场严格按设计参数及开孔位置施工,钻孔孔数测斜率≥30%。采用带压注浆封孔工艺,使用囊袋封孔器,下置Φ63mm封孔管,钻孔封孔段≥10m,孔内下置Φ32mm筛管。钻孔施工完毕,及时连管抽采并做好抽采管接头二次保护,孔口需上闸阀或处于临时连抽状态。钻孔施工见煤、岩异常时,及时对钻孔参数进行优化。

4 揭煤效果

4、5煤层揭煤区域防突措施实施前预测4、5煤层瓦斯压力为0.2MPa,瓦斯含量为4.6m³/t。

措施钻孔工预抽378天,抽采瓦斯纯量278338m3,抽采率达54.8%;效果检验揭煤区域4、5煤层瓦斯压力为0MPa,瓦斯含量为2.6m³/t,达到《防突细则》要求的临界值以下(瓦斯压力低于0.74MPa,瓦斯含量低于8m3/t)。

整个揭煤期间,实测4、5煤层解吸指标Δh2为,钻屑量为3.6Kg/m,最大残余瓦斯含量为2.6m³/t,回风浓度为0.06%~0.1%,安全揭穿4、5煤层。

5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揭煤巷道区域的瓦斯地质情况,结合巷道布置情况,综合分析优化了揭煤方案,在煤层底板施工区域防突措施钻孔,消除揭煤区域突出危险性,再从煤层顶板巷道向下揭开4、5煤层,提高了揭煤期间的安全性。4、5煤层揭煤期间区域措施钻孔采用联合布置,全面控制4、5煤层揭煤区域,节省了钻孔工程量。整个揭煤期间实测最大残余瓦斯含量为2.6m³/t,实测4、5煤层解吸指标Δh2为,钻屑量为3.6Kg/m,回风浓度为0.06%~0.1%,安全揭穿4、5煤层。

作者简介:王涛(1986-),男,安徽利辛人,本科,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主要从事矿井一通三防工作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