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角下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与应对策略探讨
黄立松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黄立松,. "一带一路"视角下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与应对策略探讨[J]. 争议解决研究,2023.3. DOI:10.12721/ccn.2023.157130.
摘要: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B&R)。这一战略是2013年9月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先后提出的一

大战略构想,一时间得到海内、外社会广泛关注。本文进一步阐述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为“一带一路”国家中我国企业的海外布局进行经验积累,而且会为我国企业日后向更高端的国际市场进军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一带一路视角知识产权风险应用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130
基金资助:

1引言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B&R)。这一战略是2013年9月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先后提出的一

大战略构想,一时间得到海内、外社会广泛关注。2015年3月28日,由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由此为中外交流合作与互利共赢开拓了良好局面。除了遭受美国等经济大国TPP、TIPP协议封锁和抵制外,“一带一路”也面临着东部地区贸易交往的地缘封锁风险;再加上沿线国家知

识产权制度不健全、法律体系不成熟,导致我国企业在推行海外知识产权重大战略时风险与机遇并存。

2“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

“一带一路”战略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联亚太经济圈,西经欧洲经济圈,将我国与其他沿线国家的经济民生联系起来,实现互利互赢;惠及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改善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多极化发展。

201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提出,要通过知识产权工作支持“一带一路”核心区发展,积极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在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全面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大力强化执法,依法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创建良好

创新生态环境。“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更是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重大机遇。

3“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措施

3.1强化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企业维权能力

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开展时间尚短,对知识产权保护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加之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不到位,其法律法规普及范围和教育力度不够,导致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总体薄弱,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相对较弱。国家工商总局在2016年公布的数据指出,中国商标申请量世界第一,但赴国外寻求商标保护量仅占4%,说明

我国企业的自主品牌走出国门、寻求国外商标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企业仅在19个沿线国家进行了专利申请,对17个国家进行了专利授权,没有形成有效、完善的专利权布局。

在充分认识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我国企业不仅要掌握本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还要深入了解贸易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把握知识产权的国际差异,才能在国际贸易中进行权衡和判断,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我国企业应深入了解贸易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环境,特别是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要提前判断是否要在该国进行投资合作等商业活动,并做好战略规划;第二,我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加强知识产权布局意识,要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第三,我国企业应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员工参加知识产权培训、研讨,增强员工的保密意识和风险意识,进而提高企业的维权能力。

3.2深化国际知识产权合作,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国家的知识产权贸易应尽可能达成一致,根据各国国情和文化尽量达成共识,共同推进知识产权贸易合作。但目前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和协调能力较差,对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在市场扩张和出口贸易的过程中,

势必会遇到贸易国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与我国差异巨大的问题。我国企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可以将知识产权问题交付专业团队处理,同一个行业或者领域的企业抱团,成立海外知识产权战略联盟,聘请专业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解决贸易国知识产权纠纷,可以节约处理纠纷的成本;第二,“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的企业专利资源储备不足,缺乏制定自身产品技术标准的能力,我国企业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相关行业国内、国际标准的制定,提升企业的国际知名度;第三,应加强知识产权的平台构建,加大知识产权的信息共享力度,有效推动国内国际知识产权的协调与合作。

3.3构建“一带一路”域内国法律法规语料库

“一带一路”地缘复杂,国际关系混乱,在企业交流时缺乏规范化的言语翻译体系,尤其在中东欧19国,中国与匈牙利和波兰等国经济贸易往来频繁。为了减少投资风险,中国企业应加强对“一带一路”语言服务问题进行研究,建立“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国家的法律法规语料库和案例检索库,广泛利用市场国官方网站收集国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中国企业进入“一带一路”市场国奠定法律基础。

3.4培养一批精通国际语言并擅长涉外知识产权业务的律师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面对的最大海外知识产权风险是法律风险。目前,我国在海外市场缺乏一批既精通市场国语言又能独立经营知识产权相关业务的专业律师人才,导致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知识产权和法律风险不断增大。面对这一局面,企业在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国时,可招募移居当地的华裔后代加入企业,发挥其多元文化知识优势,帮助海外企业快速了解和布局当地的知识产权战略,使我国海外企业本地律师人员能够与华裔后代展开长期合作,使企业较快成长。

3.5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快速建搭建中国知名商标体系

中国企业在海外的产品知名度较低,除了广告效应不佳外,关键在于企业核心知识产权较少。“一带一路”贸易中的主要产品包括纺织品、服装等基本民用生活品。我国企业在原材料、劳动力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可借此契机迅速提升该类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并占领国际市场。除了在产品质量上下工夫外,还要加强对产品进行广告宣传与市场营销。凭借超高的性价比与广告创意使产品与市场国文化习俗、文化生态土壤相一致,培育市场国目标人群的消费习惯,申请注册产品商标,为产品赋予特定的文化内涵,增加商品的商业附加值。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一带一路”域内的市场广阔,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跨国投资可能面临更多难以预料的知识产权风险,但也为我国企业进行海外知识产权战略布局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若能够把握此次机会,打开相关市场,确立中国企业的专利权优势,建立中国商品和服务的知名商标体系,同时,辅助以人才培养、资料库建设等相关配套措施,不仅会为“一带一路”国家中我国企业的海外布局进行经验积累,而且会为我国企业日后向更高端的国际市场进军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静.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与应对策略的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9):166-167.

[2]张婷,苏平.“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与东盟国家贸易中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对策探析——以企业的应对为视角[J].电子知识产权,2017(05):52-59.

[3]王莲峰,牛东芳.“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应对策略[J].知识产权,2016(11):94-9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