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其不仅会导致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还会增加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社区治疗是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主要方式,患者在积极遵医嘱用药的情况下通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经常难以达到预期,尤其是在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情况下。本研究对社区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本社区确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67~89岁,平均(74.283.49)岁。试验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66~89岁,平均(74.153.67)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治疗期间实施常规干预,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等。试验组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优质心理护理
定期组织患者开展病友交流活动,并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通过活动及随访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全面分析其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然后联合家属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其中主要是为患者介绍高血压的可控性,强调积极配合治疗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能有效提升血压控制效果。同时,应联合家属为患者营造更好地生活条件,消除可能对患者心态造成影响的因素,并多给予患者鼓励等,以此促使其保持良好心态。
1.2.2优质生活护理
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等对血压控制造成的影响较大,其中尤其是饮食因素很容易对血压控制效果造成影响。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喜好及身体综合情况,给予其相应的饮食建议和指导,帮助患者合理控制日常能量摄入,尽量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将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同时,应指导患者多饮水并多食用有降压效果的食物,从而提升降压效果。另外,要根据患者的运动喜好及身体状况为其制定运动计划,让其通过运动提升身体整体素质,但应严格控制运动量及运动强度,避免过量运动强度过大引发不良事件。
1.2.3优质药物护理
常规的用药指导以讲解药物功效、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为主,其能有效帮助患者认识药物,但难以让患者的不良反应得到控制。因此,护理人员还要针对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为患者讲解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患者讲解有效的预防方式,并分析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后的处理方式,尽量让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3评价指标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进行测定,统计治疗前后的差值。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X2检验和t检验数据差异,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显示,试验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老年人的身体综合情况相对较差,其在年龄不断增加的过程中血管老化不断加重,这样会导致其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不断上升。同时,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力等均有所下降,其在患有高血压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认知不全或认知障碍的情况,并且治疗期间容易出现忘记服药的情况等[1]。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情况,居家治疗相对经济且能避免患者在住院时心理状态受到影响,逐渐成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主要方式。但由于患者自身原因的影响,其治疗效果相对于住院治疗通常较差,其中尤其是患者本身对疾病认知不足时容易出现依从性下降及不良情绪[2]。社区干预是老年高血压治疗期间常见的干预方式,主要是通过社区医疗人员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干预,让其能更好地完成治疗。优质护理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模式,其强调通过有效的措施不断促使护理质量提升,为患者治疗效果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优质护理干预的实施不仅能有效促使患者不良情绪改善,还能让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治疗中,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及家庭生活,并通过家属的干预避免患者因忘记服药而影响治疗效果[3]。相对于常规护理,社区优质护理干预还能及时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避免患者因自身原因导致疾病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并通过不良反应的护理让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得到提升[4]。
本研究对社区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组血压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社区优质护理能有效促使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洪春.社区优质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满意度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9):172-173.
[2]申丽霞.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社区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0):281-282.
[3]金萍.不同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2):193.
[4]陈琦.优质社区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6(14):56.
作者简介:张娟珊(1977.7-),女,浙江省南浔人,本科,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