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1.1 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并不完善。目前我国的部分上市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结合起来,法定代表人经营管理着公司,导致管理层在会计信息编报方面权力过大,出现一人掌权的局面。公司的重要决策和决策都集中在一人身上,这就大大降低了对公司会计信息的监管能力。目前我国内部审计机构还没有真正被企业所接纳,内部缺少独立的审计组织,使得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难以保证,同时也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使得财务报告披露不及时、不准确,甚至出现造假等问题,使得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和其他经济业务处于失控状态,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
1.2 内审法不完善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关系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目前我国关于内部审计的法律规范中,有很多只是原则性的条款,这些条款都比较笼统,没有很好的可操作性。这就造成了各个公司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从而对内部审计的规范性和严肃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虽然《审计法》、《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但这些法律法规从部门和行业上来看还不够完善,特别是涉及到经济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还不够健全,规范审计工作质量和约束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的制度和法规还不够系统,导致了审计人员在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检查、评估以及对违纪问题进行处理时,没有一个可靠的依据[2]。此外,由于执法机构缺乏有效的执法手段,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也不够,从而导致很多违法行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使得整个行业中的法律法规以及惩罚力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一些公开上市的企业利用法律法规中的漏洞,常常出现会计舞弊现象,从中获得更多资金、更多收益、更大程度地抬高股票价格,这些行为都会对投资者造成很大的损失。这些都是造成会计造假现象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
1.3 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公司数目也在不断地增加。然而,在这个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数量却无法跟上企业的增长速度,就造成审计机构无法及时的对企业各个方面进行监督,为企业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相应的专职工作人员,但是,现在大多数企业的监管组织仅仅是一个内审部,一些中小企业连一个独立的内审部都没有,这严重地影响了其自身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有的企业管理者忽视内部审计机构,更有甚者全权将审计工作交由民间审计机构执行,而民间审计机构经济利益主要来源于其审计的对象,导致部分民间审计机构一味追求利益,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甚至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通过[3]。国家的处罚力度不足,对违规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机构处罚不彻底起不到威慑作用,对违规企业的罚款力度不够。由于缺少足够的民事惩罚,政府部门对违法者的警戒力度不够大,审计机构在社会经济中所具有的责任监督和风险控制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导致审计机构的独立性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1.4 外部审计监管不力
除了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以外还有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社会审计主要是会计事务所进行监督,事务所中的注册会计师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审计服务取得服务费,但注册会计师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于其审计的对象,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又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失去公正性,更有甚者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故意不做充分的披露、或着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通过。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企业数量呈现逐年上升态势,然而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数量却无法跟上企业的增长速度,会计师事务所常常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形成了“为完成任务而审计”的想法,审计风险意识淡薄,质量意识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对审计质量的要求被忽略了,给企业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从政府监督方面来看国家的处罚力度不足,对违规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机构处罚不彻底起不到威慑作用,对违规企业的罚款力度不够。缺少足够的民事惩罚,警戒力不够大,才出现了这些人或者机构无视法律法规的情况。
2. 常见的造假手段
2.1 虚增收入
提前确认收入是目前企业最为普遍的一种舞弊手法,也是最容易识别的。由于我国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在实际经营中提前确认收入,因此企业通过提前确认收入,将部分利润提前转换成现金,使得资产负债表上的货币资金数字不合理。除此以外还有通过虚构业务往来或者资金往来业务背景实现收入增加,九好集团在2013-2015年期间通过虚构与供应商的交易,虚增服务费收入191524278.2元。近50家客户与九好集团业务台账记录的企业实际无交易,而九好集团则借此合计虚增2013-2015年服务费收入50991653.19元[4]。
2.2 虚增成本费用
部分企业在交易过程中虚报或者将一些非本公司真实发生的费用列做公司发生的费用,比如老板将自己家庭的日常支出拿来报销,或者把家人出外旅游的费用拿到公司作为差旅费报销[5],也有部分企业职工将和私人聚餐、油费的发票拿到公司来报销,还有从原始凭证入手,当事人以白条入账或者伪造原始凭证,将费用列入公司进行报销。
2.3 逃税偷税
部分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逃税偷税,企业逃税偷税的方法有多种,最常见的方法是将收入转化为现金形式,或者通过虚假交易来隐瞒收入。企业可以通过设置两套账簿,一套是向外公开的账簿,将部分收入计入其中,另一套不对外公开,对客户销售时要么虚假发票要么不开,从而来控制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达到减少甚至不缴纳税费的目的[6]。另外企业通过员工分批次支付员工工资,利用工资收入纳税标准的不同,减少企业对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3. 企业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
3.1 造假成本低收益高
滞后的会计政策赋予了会计人员一定的弹性,使得他们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的限度内做出自己的选择,目前在实际业务过程中,由于造假带来的利润远远大于其造假的成本,使得在评估造假责任时,很难准确判断出谁是真正的责任人,这就让一些心术不正的会计从业人员有了会计造假的机会。2016-2018年康美药业通过伪造、变造发票等方式虚增收入,其虚增的收入累计高达206.44亿。在实际处理过程中,证监会拟决定对康美药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的罚款;对马兴田、许冬瑾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90万元的罚款[7]。如果作假成功了,那么造假者就能获得比造假成本高的回报,这就会极大地激励他们去作假。因此,有效阻止造假的方法就是加大对违法者的惩罚力度,使造假的成本远远超过收益。
3.2 利益驱使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非上市公司可能会为了获取更多地经济利益,寻求早日发行股票地资格。企业可能采用各种手段来篡改会计信息或者通过玩财务数据的游戏,比如伪造收入、成本、费用等,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隐瞒真实的财务信息,比如伪造现金流、将资产转移到不存在的公司等,来实现虚假的利润。企业的高效益既能为当地的税收做出贡献,又能吸引外来投资者进行投资。还有一部分企业为了避税,隐瞒企业真实的销售收入、谎报销售成本,从而达到逃税的目的。
3.3 职业道德的缺失
诚实守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更是会计从业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由于我国会计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有许多从业者并未受过正式的会计教育,财务相关专业知识面窄,在企业工作期间也没有跟进的后续相关培训,这就使得部分会计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低下、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不敢或无法坚持自己的原则。在公司的委派或利益的引诱等因素的作用下,会计人员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作职责,故意伪造、变造、出具虚假的凭证,从而伪造会计信息,达到会计造假的目的。这一行为就对会计行业的诚信形象造成了破坏,不仅会引起企业的信任危机,还会对我国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8]。
4. 解决企业会计监督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4.1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企业的会计造假行为越来越严重,这与企业内部缺乏健全的内控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会计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将不相容的岗位职责分离,设立关键控制环节,并定期检查。在我国,不少企业中的内审机构还处于参照其他部门的管理模式,与管理层处于行政隶属关系,这种关系模式容易使内审机构的独立性、权威性受到影响,其职能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建立起完善的独立内部审计机构,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切实落实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强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让内部审计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检验、监督、鉴证、咨询等职能,保证每一个部门都可以做到权责清晰,防止出现管理主体不明的现象。而对于我国要有效地防范会计造假,就必须健全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保障内审机构的独立性。
4.2 加强重视内审工作
内部审计是公司的一项内部工作,公司内部的问题最终还是要依靠公司自己去解决。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推动,也需要公司管理层的积极支持。只有公司管理层,特别是最高决策层改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才能极大地加快内部审计的发展。审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公司水平,提高经济效益。虽然我国内部审计发展需要政府推动,但在实际过程中,如果不是公司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态度发生根本转变,其发展是很难加快的。因为只有管理层认识到内部审计对公司发展的作用,才会从根本上加大对内部审计的支持力度,从而加快内部审计发展的步伐。通过对企业内部各环节的审计,最终实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终极目标。
4.3 内部审计方式应与时俱进
在内部审计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其主要目标应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为企业增加价值。这就要求内部审计活动的重点从传统的财务审计转向绩效审计,以使组织提高经济效益。内部审计部门要不断引进新的技术工具,推广新的内部控制检察和风险审计方法,以降低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同时还要将审计方法从过去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审计,促进审计监督与内部控制有机结合。一旦发现问题应该立即汇报给管理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4.4 加强诚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为进一步提高公司会计人员的诚信素质,特别是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9]。有关部门也可以制定一份完善的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定期组织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让他们深入理解职业道德规范,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帮助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和道德观念。
4.5 改变会计事务所的组织形式
我国事务所多数采取的是有限责任的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制对于个人行为的约束较小且赔偿能力极低,而无限责任合伙制为审计师的个人行为提供更大的约束,在审计失败的时候,事务所损失掉的可能并不只是此次审计费用收入,还有可能是过去的全部心血。如果因为某项审计业务的结果导致企业破产,那么注册会计师也将会遭受灭顶之灾,这是审计人员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为了避免这种风险,注册会计师将会在履行职业谨慎义务的同时,加强与其他被审计单位的相互监督,以此来保证审计质量。从这一角度看无限责任制是维系独立审计质量、保证审计师诚信行为的最有效的组织制度。另外,政府相关部门还应该积极研究实行合伙人制度的相关政策,对合伙人制度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鼓励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向合伙制转型,在管理方式上,事务所要对合伙制条件下的内部管理的运作机制进行了探索,并对其进行了试验,为其向合伙制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创造良好的环境。
4.6 完善审计收费信息披露制度
我国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收费方面存在不规范行为,如审计收费标准不一、收费不透明等。全面和透明的审计费用信息披露将减少事务所之间低价竞争,限制注册会计师与客户之间串通合谋,隐瞒重要事实,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强审计费用的透明度,首先需要完善审计收费信息披露机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第一,建立和完善审计费用及相关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第二,明确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的标准和程序;第三,要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给社会公众。
4.7 加强外部审计力度
要防止会计造假,必须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所以,强化社会和国家对会计造假的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以第三方的立场,以独立的、全面的、客观的、公正的、客观的评价被审计单位。审计机关只有保持自身的独立地位,才能加强社会对其的监督,而政府机关部门应该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修订、完善和健全会计准则。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处罚力度,对于涉案的会计人员处以吊销相应能力水平资格证以及增加会计造假的罚金,政府应当提高会计造假的成本[10]。
5. 结论
企业会计造假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出现的现象,这种现象会给企业的经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由于我国的内审工作起步比较晚,而且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在专业知识、经验积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导致我们无法及时对企业内部会计造假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但是面对未来的发展与变革,需要政府从全局出发,引导各种类型的企业进行自我反省与改进。为了提高自身的发展效益,保证自身的财务安全,各个企业需要将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运作落实到位,将两者的职能效应充分发挥出来,在遵守法律规范的前提下,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并不断提高其生产效率,从而实现更加长远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钰涵.依法治企加强会计监督杜绝会计造假[J].现代企业,2022(09):136-138.1
[2] 孔庆景,胡安琴.审计监督视角下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J].现代商业,2022(27):183-185.
[3] 翁健英.资产重组、财务报表舞弊与审计失败——基于九好集团的案例分析[J].财会月刊,2020(23):81-85.
[4] 王清.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与审计失败——基于康美药业的案例分析[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1):169-172.
[5] 耿晓兰,马小涵.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及审计防范探究[J].中国市场,2021(32):134-136.
[6] 马慧.会计造假与审计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02):307-308.
[7] 王清.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与审计失败——基于康美药业的案例分析[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1):169-172.
[8] 石修雨.基于对现代企业会计造假问题的治理与防范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03):201+203.
[9] 刘琳.论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真实性[J].经营管理者,2013(027).
[10] 耿晓兰,马小涵.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及审计防范探究[J].中国市场,2021(32):134-136.
作者简介:
郭瑾,1980,女,汉,山西太原,硕士研究生,讲师,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