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医药疗法在养老照护方面的应用
王树霞1 魏晓亮2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树霞1 魏晓亮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医药疗法在养老照护方面的应用[J]. 中医研究杂志,2021.8. DOI:10.12721/ccn.2021.157451.
摘要:
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时代背景下,养老照护是重大问题。中医的治疗方式由于存在着一些特殊的优点,因此能够更高效地作用于网络治疗,以加强对老人家群体的护理健康教育与身心照顾。在突发公共卫生事故时,为了更有效地进行老年人医疗护理工作,可考虑引入中医的治疗方式并将其部分应用于老人家日常诊疗护理工作和部分急症的紧急救助中去,以进一步发挥中医健康关怀作用。
关键词: 中医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养老照护
DOI:10.12721/ccn.2021.157451
基金资助:

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无论是一般的常规照料,或是自身有严重的慢性病和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都会面临着医疗服务不足的问题。在突发公共健康事故后,老年人群的医疗服务供应难度加大,无论是护理人员,或者是危急重症药物的使用以及运输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困难。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龄人群医疗资源可及性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医药疗法的几种简便方法,可以成为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更好地照顾这一人群[1]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养老照护工作的困难

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老年人衣食住行照料困难

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步老化,较易引发多种疾病,平时要保证医疗物资的供应,但突发公共卫生问题也会影响老人的正常生活。这主要是由于,一些老人成了“扫码人群”的缺失部分,他们的生活和出行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公交车、药店、医院等公众场所,要求非常苛刻,老年人无法流畅地使用智能设备,同时一些人无法使用扫描流程,当前较为严苛的核酸检测隐性证明,对一些老年人的出行带来了较大的困扰[2]。根据2020年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全国14亿人口中,空巢者约为一亿,约为全国的1/14;而孤寡老人约为2000万,约为全国总人口的1/70,他们没有儿女和亲朋好友照顾,只能靠社会救助,一旦出现公共卫生问题,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出去看病有诸多不便。

截图1742196771.png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专业的医疗诊断限制

现在的医学诊断主要依赖于电子设备和化验,老人的疾病特征比较复杂,如果是在平时,很难发现、诊断、治疗疾病,但一旦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会造成很多麻烦。比如老年单身汉,平时需要志愿者的定期救助,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得到照顾,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特别是去医院看病,这对于一个单身汉来说,实在是太困难了[3]。面对这样的状况,部分医疗机构引进了网上诊断系统,由于在网上进行的诊断主要依靠病人的口头陈述,所以病人自己的判断是非常关键的,除此之外,病人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互联网技术,而这些都是老年人最大的问题。微信可以通过手机和手机进行深入的交流,但是如果病情比较复杂,或者比较严重的话,就需要医院的医疗仪器设备来进行诊断了。

2中医药疗法的独有特点与可能应用

2.1中医药在老年群体养老照护中的应用

与传统的西医依靠设备不同,中医治疗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望、闻、问、切”等多种诊疗方法,并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可以为独居的高龄老人进行检查和诊断,还可以采用针灸、拔火罐和正骨等治疗方法,帮助病人减轻病情,达到根治的目的。中医有一种“望闻者为神明”的诊断特征,即通过图片和病人的描述,可以做出一个简单的诊断。所以,病人只要把自己的舌头和面部照片都做好,上传到网络上,或者是运用更为便捷的程序加以设定,更便于老人应用[4]

2.2中医药疗法的多样性

中医药在老年人的养生和护理上有着独特的优越性,许多疗法都是以“治未病”为主要内容的,它更符合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特别是中医的一些古老的武功,比如太极拳、气功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中医学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老年保健服务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要改变以往的医疗模式,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把现代医学引入到老年医学中去,这就是所谓的医养结合。

2.3中医药疗法所具有的心理关怀特点

养老照护除了生理上的问题以外,目前的生活已经很难再解决老人的精神问题了,而精神科也是中医的一个分支,也是一种传统的医疗问题。通过中药调理、茶饮、传统功法、针灸推拿等治疗方式,可以缓解老年人的精神问题。另外,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群体对医疗保健需求日益增加。同时由于我国老龄化人口多、人口基数大、疾病谱变化快、发病年龄前移,因此,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老年病防治将成为重点领域。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药疗法在老年人照护方面的主要应用

3.1老年人日常诊治护理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老人的照护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的缓解,而中医在治疗和护理方面的优越性,不仅可以克服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还可以有效地缓解突发公共健康事件带来的医疗服务不足。中药治疗方法简便,可刺激人中、百会穴,使其清醒;中毒者可以通过催吐术促使其呕吐,缓解其中毒的情况;如果是出血人,可以通过压迫来控制出血。中药具有“治未病”的特点,在诊治和诊断上更能发挥“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医宗必读》的“不失人情”,既要考虑病人的心理,又要考虑“病人”“旁人”“医人”三种情感,所以在诊治的时候,要做到事无巨细,从全局上考虑病人,这一点与《素问·疏五过论》的需求如出一辙,前者注重的是病人的病因、人际关系、经济状况、心理状态。

3.2危急重症的紧急救护

中医学自古就有“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的思想理念,并研究出了一些见效极佳的救治方法,其中不乏对病人有益的治疗方法,例如《金匮要略·杂疗方》中就提到过,以力压胸。这是一种“一气呵成”的方法,与《丹溪心法》《肘后备急方》《针灸甲乙经》中的许多神奇之处都有。所以,当出现突发公共健康事故时,由于控制需要,不能进行紧急的外科治疗或紧急抢救,可以采用传统的中医急救方式来挽救病人的性命。如十宣穴为经外奇穴,具有清热开窍醒神的功效,可治疗昏迷、休克、中暑等病症,以及急性咽喉炎、急性胃肠炎、高血压、手指麻木等热病。如果病情危急,可用针灸十宣穴位进行治疗,可使病人在短期之内痊愈。

3.3人文关怀

《大医精诚》则着重指出,“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芥蒂之心,是吾之志也.”哪怕病痛在外观上看来非常恐怖,也不会由于这些疾病而引起仇恨,相反也会受到病人们的同情,并进一步的关心他们。以中老年医学人的情绪处理方式而言,老中医常说的是:“人之性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失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主要在心态方面调节患者,多的沟通,耐心地指导患者,尽可能使患者的心态保持平和。

结论

我国传统医学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对于传统医学中的老年人有重要思想来源,与传统现代医学中的老年医学护理产生了强烈对比,现代中医学对老人的身心状态的关心在一些领域更便捷,更细致,更关怀。所以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出现时,把中医护理的思想和技术有机地融入老年人的护理中显得更加尤为重要和功能。中生命医学是个巨大瑰宝,它的珍贵不但体现在其独特的护理技术上,更体现在其对患者尤其是特殊人群关爱上,可以适应高龄患者突发性公共卫生的危急处置和心理照顾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郑亚威,吴力菲,张星星,等.中医药疗法对冠心病并发失眠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227-233.

[2]吴林,劳祎林,陈静,等.中医药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进展[J].广西医学,2020,42(16):2144-2147.

[3]徐华清.中医药疗法与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3):19-21.

[4]陈俊勇,陈道全.中医药疗法改善儿童过敏体质现状及治疗方法比较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9):998-100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