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易学风水的基础知识及相关应用
林胜策1 徐永勤2 黄金辉2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林胜策1 徐永勤2 黄金辉2 ,. 浅论易学风水的基础知识及相关应用[J]. 国学研究,2023.5. DOI:10.12721/ccn.2023.157022.
摘要: 《周易》是我国古代一部哲学典籍,作为“六经”之一,被尊为“群经之首”。《周易》原只有“经”的部分,后来出现了解释古经的《易传》十篇,汉儒将之连经并行,所以《周易》兼指经与传两部分。
“经”部分的内容为八卦和六十四卦符号以及卦辞六十四则、交辞三百八十四则。
“传”部分包括《文言传》、《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七种,共十篇,又称为“十翼”,其中,“《彖传》分释六十四卦卦名、卦辞和一卦大旨;《象传》阐释各卦的卦象及各爻的爻象,释卦象者称为《大象传》,释爻象者称为《小象传》;《文言》分别解说乾、坤两卦的意旨,故也称系上下《乾文言》、《坤文言》,主要是在《彖》和《象》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阐发与拓展;《系辞传》主要申说经文要领,贯彻卦爻辞的基本义理,文中对《周易》经文作了全面的辩析与阐发,一者抒发《易》理之精微,二着展示读《易》之要例;《说卦传》是阐述八卦取象大例的专论;《序卦传》是《周易》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推衍纲要,揭示各卦之间的相承相受;《杂卦传》犹言“杂糅众卦,错综其义”,将六十四卦重新编为三十二对“错综卦”,旨在阐发事物的发展在正反相对因素中体现的变化规律。
关于《周易》的性质,学者或认为是专门占筮之书,或认为是阐论哲理之作。《周易》的经文是当时的筮官或圣人根据占筮的原始记录,经过整理加工编纂而成的,其作用好比后世的工具书,占得某卦,一查《周易》中该卦的卦爻辞,就可以知道吉凶了。但《周易》的创制虽是以卜筮为用,实质却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著作,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无不和《周易》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什么说《周易》是风水文化的源头?从本质上说,周易是对天、地、人关系的探究.汉代易学家京房认为,天地间阴阳二气千变万化,新新不停,生生相续,水无止境,这就叫作“易”。有阴阳势力的交感,就有了人事吉凶的变易,而天、地、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万事万物的荣辱兴衰都是互相联系的,由此而发展出来的易象风水术,易象预测学、易象算命术等,就成为占人改善和把握人生命运的圭臬,古代风水典籍《黄帝宅经》有云:“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道天地。”其观点即自易学中的天人感应思想。
《周易》也是风水术中“象天法地”理论原则源头。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人要配合天、效法天才能兴盛发展;违背天理人情,违背自然法则就会失败遗殃。所以风水家们在选择与布建生活环境时,总是要把城市、村落、住宅等与天象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境地,源自《周易)的这种文化观念深深地融入我国古代社会之中,在包括住选址和大规模居住环境没计等各个方面有着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如江西庐陵的钓源古村,由渭溪和庄山两个自然村组成,呈东西走向,长安岭有如道家太极图的“S”形中分线,为钓源村南向的自然屏障,依东高西低地势一字形跌宕相连的十余口池塘贯穿全村,以二山夹一水,布成了传统八卦中象征美好古祥的“离”卦,村中古建筑的布局,往往也依八卦成形,处处可见周易文化的痕迹。
《周易》对风水的影响还在于由其所衍生出的一套符号系统,如河图、洛书、八卦、九宫等,为风水术提供了一套推衍、运算的依据。
关键词: 八卦;阴阳;五行;形势;理气
DOI:10.12721/ccn.2023.157022
基金资助:

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流通,东西文化的相互掺杂;城市不断的扩大,高楼林立,马路拓宽,立交桥、隧道的纵横交错。空调、汽车等因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人的思维观念都随着整个环境的变动而变化。福祸难以掌控,趋吉避凶是自古以来人人所追求的。“立天之道曰阴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易乃“宇宙代数学”。易,是《易经》的简称。《周易》是我国古代一部哲学典籍,作为“六经”之一,被尊为“群经之首”。“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段话是对“风水”的最早的权威定义。在中国古代风水史上,《葬书》具有崇高的地位,被尊为《葬经》。古代风水典籍《黄帝宅经》有云: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其观点即源自易学中的天人感应思想。因此以下将讨论易学风水文化的传承,加以对现代建筑、住宅的相关应用。

一、风水文化

在6000年前仰韶文化阶段的青龙、白虎风水遗迹阶段开始,风水文化就一直随着我们中华民族一起成长,指导我们合理地和自然对话沟通。从字面上看,“风”和“水”分别有着相对独立的释义,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物质形态,可是二者一旦结合起来,却产生了一个有着全新涵义的名词。风水学中的藏“风”和得“水”,合起来讲就是风水。古代郭璞认为,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风水的目的就是聚气,“气”聚得好不好,可以作为葬地的吉凶依据。随着这一理论被广泛运用,风水之说也有了很高的知名度。渐渐地,无论是住宅相地还是坟墓择葬,都统称为“风水”了。近代以来,“风水”一词更是变得家喻户晓,就连很多外国人也知道“风水”的大名。风水的总纲:气乘风则散,见水则止;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葬书》讲水为气之母,地为水之母。

1.什么是风水?

物体、空间、时间所产生的能量形成的能量场对人体、空间、物体相互之间作用产生的能量影响。世界万物凡是能释放出能量的物体,都会释放出电磁波;而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能量是世界万物的本源,风水的本源。龙、砂体、水、房子形状、气、理气、地面各有断法,各有应期。何时结合?何时分开?风水不是瞎子摸象,摸到大腿以为大象是柱子,摸到耳朵以为大象是扇子等。其实风水每个门派的存在都有他的道理,都有可取之处,但每个门派都是瞎子摸象,不能概全风水,但存在即是合理。

2.风水的定义?

何为风?气缓则为气;气急则为风。何为水?水为养命之源,没水就没有生命,人体90%都是水;风水讲的就是气和水。气又为炁;捆绑的电磁波,在电场中它具有磁性的两极(南极和北极),这两极之间存在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特性。气可以从物质中升发出来,游离出来,通过空气、空间传导开来。

3.风水流派、风水名师及著作

风水学中,形势派和理气派的区别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汉书·艺文志》所录的两部早期的风水术书,《宫宅地形》归于形法类,侧重形胜相地之法,后世所强调相峦头形势便与此一脉相承;《堪舆金匮》则归于五行类,以阴阳五行原理占宅,后来的五行相宅,五音相宅可能与此有关。这可以说是形势和理气分野的开端。从应用范围来看,形势主要为择址选型之用,理气则偏重于确定室内外的方位格局。二者相比,形势更为宏观一些,因为它服务对象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个人,而是一个家庭、家族甚至一个城市;理气则更为具体到某个人或者某个家庭。

1)、论形势派风水的特点,它包括哪些流派;

形势派着眼于对山水形势的观察,山川形胜和建筑外部自然环境的选择,其理论主要与土地、山脉、河流的走向、形状和数量等自然环境有关。形势派术语通常有形势、形法、峦体等,该派以“觅龙、察砂、观水、点穴”为主要内容,特别看重分析地表、地势、地物、地气、土壤及方向,因而需要掌握传统地理知识。相比较理气派而言,形势派更加崇尚自然因素,注重自然环境的“辩方正位”,包括对生态与景观诸多因素的讲究。讲究因地制宜,因形选择,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专注山川形势及其构成要素的配合,尽可能使宅基位于山灵水秀之地。由于形势派理论少有无稽拘忌 ,因而其学较盛一直是风水学的主流。宋代以前,各代帝王陵寝已经多讲究形势,唐代诸陵尤其典型,传说唐玄宗一日到金粟山,“睹岗峦有龙盘凤翔之势”,于是将该处作为自己日后的山陵。这里体现的显然是形势派的择地方法。宋代帝王建陵虽仍尊五音姓利说,但同时也重视形势因素。朱熹《山陵议状》就说道:“看山第一是峦头,有了峦头穴可求。”到了明清,形势派风水更是大行于世,皇家墓陵俱以形势为宗。形势派主要包括峦头派、形象派、形法派这三个流派,但实际上这三个流派是互相关联的,并没有完全分离。

a、峦头派:峦头表示自然界的山川形势,自然地理的峦头包括龙、砂、山。龙是指远处伸展过来的山脉;砂是指穴场四周三百六十度范围之内的山丘;山是指穴场外远处的山峰。

b、形象派:形象实际上是风水中一门高深的学问,因为它是把山的形势生动地看做某一种动物或其他物体。例如某个山的形状象一只狮子。有关形象的名称很多,如美女照镜、七星伴月等不枚胜举。

 c、形法派:形法指的是在形象派的基础上展开的峦头中的一些法则,例如有一条道路与穴场对冲,在形法派中称为“一箭穿心”。

总之看形象的,离不开山体(峦头):看山体的,也脱离不了形象与形法。在中国很多山势高崇的地方,由于其山势影响大,很多风水师都重视山势形象与峦头。

2)、论理气派风水特点,它包括哪些流派;

理气派注重于住宅或墓地营建的方位、朝向和布局。它源自汉代的图宅术,开始也讲究五音姓利,宋代以后才逐渐摈弃这种占宅方式,理气派注重天地人的种种感应,强调方位的重要性,相信方位于人事的吉凶福祸有密切的关系,这是他最核心的理念。在方位理念的指导下,理气派风水引入阴阳、八卦、河洛、天星、生肖和干支等一系列分析工具,将方位度量细致化。它虽然也讲“辨正方位”但更侧重于建筑的方位理气的推演,方位的鉴定必须综合主人的生辰八字,以阴阳五行之生、克、制、化以及《周易》八卦之爻变而论得失吉凶。在阴阳、五行、八卦等大原则之下,理气派又分出许多具体操作方法,如福元法、大游年法、穿宫九星法、二十四山法、九宫飞星法等等。为了将复杂的理论付诸实践,理气派将罗盘作为占地相宅的一种必备工具。

理气派将阴阳、五行、八卦、河图、洛书、星象、神煞、纳音、奇门、六壬等几乎所有术数的理论观点都纳入其立论原理,形成了十分复杂的风水学说。由于理气派过于繁杂,流派甚为众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六派:

a、八宅派:八宅派综合起来只有两点,一是将坐山配游星论吉凶。所谓游星就是:伏位、天医、生气、延年四吉星和五鬼、绝命、祸害、六煞四凶星。以此八星根据住宅的八卦山起伏位,分别将此游星配在先天八卦方位,配吉则吉,配凶则凶。二是根据住宅八卦坐山,分为东四宅与西四宅,然后与人命结合,即东四命配东四宅,西四命配西四宅而论吉凶。

b、命理派:以宅主命局中的五行喜忌配合廿四山方位的五行及玄空飞星进行风水布局,配合装饰颜色等,对各类阳宅的室内装潢以及风水调整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c、三合派与廿四山头派:以山水为主,将廿四山与坐宅配山论生克关系,所谓坐宅山,实际上是指坐宅在罗盘上的五行与宅外山峰或各个建筑物之间构成的五行生克关系。配水则以十二长生位来论吉凶。十二长生就是命理学中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一般都以向上配水和水的来去论吉凶。

d、翻卦派:以八卦翻出九星卦为主,然后再配合山水以论吉凶。翻卦派有几种翻法,如辅星翻卦,又名黄石公翻卦法,它是根据纳甲起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来推断吉凶。

e、玄空飞星派:是将山向配合元运挨排山向,元盘九星,从而看山水配合室内布局论旺衰吉凶。所谓玄空九星指的是:一白在坎为贪狼,二黑在坤为巨门,三碧在震为禄存,四绿在巽为文曲,五黄中央为廉贞,六白在乾为武曲,七赤在兌为破军,八白在艮为左辅,九紫在离为右弼。玄空学的实质就是注重元运的旺与衰,以及1-9九个数字的生克制化与命局中喜忌配合。

f、星宿派:星宿派指的是二十八宿,如亢金龙、氏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等,分别代表五行属性。根据坐向论生克,主要用来确定二十四峦头的理气吉凶。形势派和理气派的著作有:郭璞的《葬经》、杨筠松的《疑龙经》、《撼龙经》、《葬法十二杖》、黄妙应的《博山篇》以及《宅经》、《九天玄女青囊海角经》等等。 

4.风水的组成

1、太极;2、阴阳;3、风水三要素;4、四象;5、八卦;6、二十四山;7、二十四兼卦。

一.太极:风水首调太极,太极分外太极和内太极,还有一物一太极。太极不能太过,太深、太暗、太热,也不能压。外太极以门收门,外围墙收来去水。内太极:以房子重心立极,为土皇帝,室内布局以内太极布局。内太极临制四方,用于三元风水。厅太极没有内太极力量大,用于八卦五行风水。外太极:门中心、阳台中心、院子中心立极,用于放水、收砂,门楼用于收外面的来去水。一物一太极:任何人的位置,小空间、座山、向都可以立太极断事。

二.阴阳:阴阳是风水之主干,形和气的造化而成。无极为万物之本体,一升一降为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者阴阳之气也。阴阳二气须有寄托方能显其功效,故以阳气代表河图天时,阴气代表洛书八方。《青囊序》有云:“阴用阳朝,阳用阴应;阴阳相见,福禄永贞;阴阳相乘,祸咎踵门。”《青囊奥语》云,“有人识得阴阳者,何愁大地不相逢。”“一阴一阳之谓道”。风水中形和气的阴阳关系:形是用来体现气的,气凭借形象来成形,阳气形态呈凸形,而阴气形态呈凹形。阳则是肥、突、满、乳。阴变化为窝、腌、钳、悭。《宅经》云:“是以阳不独王,以阴为德,阴不独王,以阳为德。”正如冬以暖为德,夏以阴为德。“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风水中形和气的阴阳关系:阴阳有四局,包括老阴、老阳、少阳、少阴。

阴阳区分,男女、向背、动静、聚散、雌雄、顺逆、高低、向坐、凹凸、里外、山水等。

动静:故山以静为常,则谓无动,动则成龙矣。水以动为常,是谓无静静则结地矣。故成龙之山,必踊跃翔舞。结地之水,必湾环悠  扬夫概天下之理,欲向动中求静,静中求动。

聚散:以对立面双方而言,聚,即统一。散,即斗争。以地而言,当以聚为地。散,则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当不为地。

向背:其向我者,必有周旋相与之意。其背我者,必有厌弃不顾之状,虽或暂为矫饰,而真态自然不可掩也。故观地者必观其情之向背,向者,不难见。凡相对为君臣,相待为宾主,相亲相爱为兄弟骨肉,此皆向之情也。背者亦不难见,凡相视为仇敌,相抛为路人,相忌为嫉冤逆寇,此皆背之情也。

雌雄:夫孤阴不生,独阳不成,天下之物莫不要相配。对地理家以雌雄言之,大概不过相对待之理。何以言之,山属阴,水属阳,故山水相对  有雌雄。而山之与水各有雌雄,阳龙取阴穴,阴龙取阳穴。

雌形态的附近必有雄形态事物顺逆必吸雌形态的事物。

顺逆:要顺中取逆,逆中取顺,此一定之理不可改易,势与形顺者,吉;势与形逆者,凶。

风水学中还可以这样理解阴阳:

形密之阴阳:如房子前面为阳,建围墙,后为阴,建花台:左为阳,右为阴;水为阴,山为阳;房为阴,明堂为阳。明堂为阳,也不能一马平川,空空无围!房子为阴,也不能密不透光、透气;布局要阴阳互抱,虚实分明,才能生生不息!而点穴过程也是阴中取阳,阳中取阴,“平中仰掌似凹窠,隐隐微微立丘阜”“水缠便是山缠样,缠得真龙如仰掌”,在掌心中或凹下如窝,或凸起如乳者,就有吉穴之天象;阴来阳受,阳来阴受!如建造阴阳二宅:1、三面环抱,必朝空为吉。2、三面空旷,朝实为吉!

理气之阴阳:阳干甲庚丙壬与乙辛丁癸之阴干;地支阳支子寅辰午申戌,收丑卯已未西亥之阴支;四维乾坤艮異收子午卯酉为天地交媾:天干甲庚丙王配地支辰戌丑未为天地交媾;乙辛丁癸配寅申已亥为天地交媾,为夫妇之道也!兼卦之阴阳,《天玉经》内传上云:“共路两神为夫妻,阴阳认取真神路,仙人秘密丁阴阳,交配便是真龙冈。”在风水学中的核心就是阴阳交媾,方能生生不息,三元不败之真理。河图数为阳数,为天、为雄、为公、为男人;所以子午卯酉为父、乙辛丁癸为儿子、甲庚丙壬为女婿、均属阳;四维为阴数,为雌、为母、为女人等。所以四维中的十二山,乾坤艮異为母、寅申已亥为媳妇、辰戌丑未为女儿。杨公弟子曾文在《青囊序》云:“杨公养老看雌雄,天下诸书尽不同。”不懂阴阳之理,则无从入风水之门。

三. 风水三要素

风水三要素天时:玄空时运:三元九运,二元八运,五子运。

地利:各个门派的理气。

人和:以人为本合与生肖做风水。

四. 四象

青龙:青龙代表男主人,长男、长女。男性财运、能力本地生意正当经营龙水拖出代表男性破财、吊儿郎当。

白虎:白虎代表女主人代表男、女老三女性财运、能力、外地生意官非口舌。虎水拖出代表女性破财、出。

朱雀:朱雀代表前途,官鬼子孙好坏财运、喜庆之事。

玄武:玄武代表父母、靠山,生育能力、贵人、家的主人。

五.八卦

河图、洛书是以黑点和白点为基本元素,以一定方式构成若干不同组合,并整体上排列成矩阵的两幅图式。一般认为,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主常,洛书主变;河图重合,洛书重分;方圆相藏,阴阳相抱,相互为用,不可分割。

(一)河图阐释了地脉“要诀”的数字分组机理

相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孟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河图描绘了山星体、水气的自然规律,表示先天的数、阴阳交媾,它和天体一样逆转,为固体、气可以凝固成砂,砂可化气升腾。

河图曰:一六共宗水,居北;二七同道火,居南;三八为朋木,居东;四九为友金,居西;五十同德土,居中。又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见下图:河图)。

1742197191347908.png

由此可见,河图最早的定义了数字,同时将数字分成两组,即是“生数”为“1、2、3、4”;“成数”为“6、7、8、9”,它是地脉数学分组的理论来源。

(二)洛书阐释了地脉“要诀”的数字排序机理

又相传,大禹治水之时,洛河里浮出一只神龟,背上长有纹、圈、点,自列成组,这就是“洛书”。

1742197237822032.png

洛书将天地、时间、空间、五行生克、阴阳的消长作为一个九宫有机体来看。洛书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八六为足,五居中央(见上图:洛书)。

即洛书对河图“生”、“成”二组数字进行了八方定位,形成了风水运用中的“序”,它是地脉数学排序的理论来源。

(三)先后天阴阳通气是地脉“要诀”的运用机理

先天八卦是伏羲依河图而推演成,后天八卦是大禹创制而成。先天八卦即为:天地制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后天八卦即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见下图:先后天八卦通气)。

1742197263903500.png

先天为体,后天为用。所谓“1、2、3、4”,即后天九宫分别指的是坎卦、坤卦、震卦、巽卦;所谓“6、7、8、9”,即分别指的是后天八卦的乾卦、兑卦、艮卦、离卦。众所周知,后天八卦的“坎、坤、震、巽”位上对应着先天八卦的“坤、巽、离、兑”位,后天八卦的“乾、兑、艮、离”位置上对应着先天八卦的“艮、坎、震、乾”位。

先天卦的“坤、巽、离、兑”卦位属于阴卦,所以在后天卦的“坎、坤、震、巽”卦位需要配阳。先天卦的“艮、乾、震、坎”卦位属于阳,所以在后天卦的“乾、兑、艮、离”卦位需要配阴,即得要诀:“1、2、3、4要阳,6、7、8、9要阴”,它是地脉运用的根本。

六.二十四山

中国罗盘虽然体质繁杂,总的来说,只有三针,即正针,中针和缝针,其他诸层都归属于这三针之下。

三针都是二十四个方位,或称二十四山,或称二十四向,也可称二十四山向,即坎卦壬子癸,艮卦丑寅艮,震卦甲卯乙,異卦辰哭已,离卦丙午丁,坤卦未坤中,兑卦庚酉辛,乾卦戊乾亥,称之谓一卦三山。

二十四山主事

坤:霉气霉运、争竞赌气、离散走失、肠胃疾患、药毒药害、肠胃病、产危命短。

申:白虎,单传少亡、瘤癌肿毒、牢狱刑害、筋骨刑伤、关节炎类、风湿恶伤。

庚:文昌登科、官星、筋骨脊椎、腰胯关节疾患。

酉:肺部药毒脓肿、肺炎肺气肿、肺瘤癌气恼伤、寒肺酒气伤体呼吸系统疾病。

辛:胯部筋骨辛酸、脊椎坐骨神经、骨刺风湿麻木、肢体刑伤。

戌:破产败家、肝腹水、肠胃炎、牙疼药毒药害、肚腹疾患、中耳炎、湿疹湿毒。

乾:男主人,瘁心破肺、刑妻克子、多财不聚、心血涣散、劳而无功、闷气损家长。

亥:富贵、颈项肢体肠胃疾病、筋骨肢体损伤、颈椎脑髓。

壬:右肾、糖尿病、膀胱炎、梅淋性病、精髓、肾经泌尿系统疾病。跟

子:症气、肾炎、肾虚、离散走失、牢狱刑害、子宫癌瘤炎症、尿毒症。

癸:左肾、尿毒、性病、前列腺、血崩、倒开花、闭经闭卵、泌尿系统疾病。

丑:富贵、腿足脾胃腹部病、矿产发掘金融投资。

艮,正东北高人旺,低子孙稀落不成材、残患肢体伤残、聋哑瞎瘸神经癫狂。

寅:怔呆健忘、神经炎、植物人、静脉、聋哑经脉经络软骨病类风湿、中风不语呆、傻口鼻歪斜。

甲:横财、甲肝、胆囊结石、甲亢、右侧肢体损伤、腿足身首刑伤。

卯:肝血肝毒、闭经小产、离散走失、车口药毒煤毒、牢狱斗殴、血光暴死、高烧低烧、皮肤病眼目。

乙:肝车祸、刑伤官非、刑害牢狱。Uan

辰:青龙、桃花喜庆、胃肠炎症、肝胃不和、气恼争竞、药毒药害。

巽:正东南,晦气、霉运、争竞、赌气、离散、走失、肠胃疾患、药毒、药害。

已;文曲,小肠、直肠炎、胃下垂、咽炎、阑尾炎、食道炎、肠梗阻、药毒眼目。

丙:神经炎、偏头疼、乳腺炎、脑血管、血压病、头晕眼花、神经质。

午:离,头面、鼻额、额窦炎、鼻窦炎、神经质、冷热不宁、头晕头疼、食物中毒

丁,心脑血管、冠心病、脑血栓、心肌炎、心脏病、暴死、心衰气短、脉弱体衰。

未:黄泉,神经官能症、官司斗殴、无情无缘、肩肘颈椎性病、癫痫、腰间盘脾、胃病、热惊挛、离散走失、轻生、闭经、小产、车祸飞灾、肠炎。

天干五行对应人体表里咱脏腑口诀:风水断疾病。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是大肠辛是肺,壬系膀胱癸肾藏。

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

甲头乙项丙肩求,丁心戊肋己属腹。

庚是脐轮辛属股,壬胫癸足一身由。

七. 二十四山兼卦

三元风水还得用到地盘二十四山的兼向、人盘隔砂、天盘放水。

南北父母卦:乾坤艮異(母)、子午卯酉(父)为天元卦江东卦:

甲庚丙壬(女婿)、辰戌丑未(女儿)为地元卦江西卦:乙辛丁癸(儿子)、寅申已亥(儿媳)为人元卦风水讲究阴阳相配,化出十神,断事就能具体到每一个人。

 总结

风水必须结合各个门派综合判断。

真正的风水应该放之四海而皆准,归纳三点。

1、标准化;2、公式化;3、简单化。

风水60%为形峦,40%为理气。天地风水是自然界的摆设,在天成像,落地成形,早就定好了。讲究的是聚气、护卫,有迎有送。罗盘在看阴宅时基本可以不用,验证星体和水法是否正确才用到罗盘。我们要懂自然风水,适应自然,用罗盘去隔砂用不好地,也可能破坏了原有的地形,看阴宅时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内名堂、中名堂、外名堂、案山、朝山要用眼睛看,用心去感受有情无情。阴宅点地差半米都不行,朝向差1分金都会起不到很好的作用,罗盘做不到一丝都不差的境界。阴宅风水结一线,要讲究阴脉。阳宅风水结一片。至于对易学风水文化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应该用历史的、客观的、科学的、辩证的观点解读其独特领域--堪舆学。在现实生活中本着以三元风水为总纲,其他风水为辅。并以古代依山傍水而建,阴阳平衡,五行流通原理;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1、2、3、4要高,6、7、8、9要低的原则;采用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四灵方位,以人为本遵循天地自然法则的前提下,在城市布局、规划设计要求上尽量追求“天人合一”的观点。无论是学院派还是民间派,只要研究、应用易学风水文化的人,都要树立起科学的文化思想,真正的现代风水文化也就建立起来,风水迷信也就荡然无存了。为了保护古法,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空间组合和时空观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一定借鉴。同时使我们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及古人的智慧结晶得以传承与发扬光大,在全世界人人都能得以应用与受益。

感应:阴地好不如心地好。此善而感应之理也。是故求地者必以积德为本。若其德果厚,天必以吉地应之。人的福报,修行好才能找到最好的风水居住地。其人恶果盈天,天必以凶地应之。是所以祸其子孙者,亦本于心也。而地之凶亦将以符之也。盖心者气之主,气者德之符,天未赏有心于人,而人之地之凶亦将以符之也。

参考文献:《周易》、《周易的智慧》、《道家实战风水》。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