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网络文学的出现引起了很多技工院校学生的阅读兴趣,这虽然对提升技工院校学生的文学兴趣有利,但由于网络文学缺乏一定的约束,文字不够规范,对学生常常造成错误引导,技工院校如何把学生的文学兴趣吸引到正规的汉语言文学学习中来,一时成为摆在技工院校汉语言教师面前的难题。对于技工院校学生来说,由于对正规的汉语言文学,尤其是古代文学缺乏兴趣,阅读量很少,因此教师必须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文化水平。
1.学习兴趣在技工院校学生汉语言文学学习中的作用
1.1学习兴趣对人的成就取得的影响。
经过调查,人能够成功的关键,只有四分之一源自于其智商,而有四分之三源自于其非智商的其他要素。故而,学生群体,尤其是技工院校的学生,不必因自己的智力赶不上别人而气馁,而应当加强自身,努力学习。而在非智力影响的其他因素之中,学习兴趣就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学习纳入自己想做的事当中,这比被动地去学习效率要高很多。同时,学习兴趣也能激发出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与能力。
1.2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的展开。
学习兴趣是学生群体最好的学习催化剂。作为技工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者,应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汉语言文学并学有成效。[1]
2.技工院校学生汉语言学习的现状
2.1文学作品阅读量少。
最近这些年,许多的技工院校学生都没有抱持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习惯,更遑论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技工院校的学生的阅读量一直走低,而对于那些汉语言文学界的经典作品,也往往都以不够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导致文学素养缺失。同时,由于当前网络文化、快餐读物的盛行,很多名人和流行作品中常出现的错误的汉语形式,造成学生知识的混乱。教师在进行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讲授时经常会发现有很多学生对一些比较耳熟能详的文学巨著,如《离骚》、《诗经》等了解甚少,对一些经典语句的理解又出有低级错误,这都给教学的深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充分反映了技工院校学生的文学素养较低。[2]
2.2文学写作能力差。
由于技工院校学生缺乏足够的文学作品阅读数量,加上没有深入研读和学习经典文学作品,而热衷于阅读一些情节出位,语言非常不标准的网络文学作品如网络小说,导致他们在进行语文的相关写作练习时表现出的写作能力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
3.有效激发技工院校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兴趣的策略
3.1创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
技工院校对于专业性人才的培养是具有较高目的性的,故而这对工作能力的培养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对此,汉语言文学教学要做好针对性的工作。面对不同的职业培养方向,汉语言文学教学也要“因地制宜”,利用正确的方式去完善技工院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并根据专业对口制造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对于未来职业的对口,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之外,技工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也不能脱离实际,也就是不能超过技工院校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语文教师应当将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基础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制作出一套符合技工院校学生汉语学习水准的教学模式。最后,要将汉语言文学教学“日常化”,并“专业化”,尽可能地平衡必要学习内容与非必要内容,以节省大量的授课时间,达成更多的授课目标。[3]
3.2用校园文化感染学生。
校园文化涵盖了非常多的方面,其中包含有校园组织、校园基础设施以及校园管理的相关规定等。同时,也涵盖了校园内师生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于校园文化的态度。校园文化很好地体现了学校的校风与学风,是校园的外在代表。学生在校园中学习、生活,自然会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在校园中构建人文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人文、国学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实现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引导和文化启迪。学校还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建设,例如结合校内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审美情趣,兼顾图书的阅读趣味,审查图书的文学性、文字的优美程度,进行文学类图书的选购。学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对电子文学图书的选购,也能促使学生利用手中的电子设备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3利用体验式教学进行授课.
体验式教学是指对某一事件进行模拟,重演,并将学生置于这一情景中,从而使他们能够自主处理,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解决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式具有极强的自主性,对于学生的全面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并且非常重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教师创设的虚拟情境,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展现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在传统教学之中,教师的地位一直占据着主体。而在教学过程中,也时时刻刻体现出了这一点。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往往只停留在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这并不利于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而当专业课程难度加大,学生无法很好理解课堂内容时,教学效率势必会极大地下降。而使用体验式教学后,学生的地位将逐渐接近于主体,其参与度将会大幅提高,这能够非常明显地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轻松达成教学目标。而汉语言文学当中有着很多的典故、小说情节以及神话故事等等。在这些教学内容当中,教师可以插入体验式教学内容,由学生来扮演这些故事情节中的人物,再进行相关的教学,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更专注地学习汉语言文学。[4]
4.小结
总而言之,兴趣虽然是最好的老师,但如何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却是一个难题。教师要放下教授者的架子,允许学生发出质疑的声音,同学生展开讨论,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能动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从声、色等多方面诠释汉语言文学作品,引发学生思考,设立讲座、讲坛等,拓展学生的文学知识,引发学生讨论与交流,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师要灵活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己任,更好地让学生享受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黎洁珊. 以兴趣为钥匙,开启语文学习之门——浅论如何提高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 2021(2011-17):44-46.
[2]陈静梅. 在比较文学课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改研究[J]. 2021(2013-12):228-229.
[3]侯彦君. 技工学校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J]. 2021(2011-12):198-198.
[4]李亘吉. 技工院校语文学习与人际沟通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J]. 2021(2013-9):40-42.
作者简介,主要包括:阿依西古·依不拉音、1974年8月、女、维吾尔族、新疆喀什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国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