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文言文蕴含着人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它不仅具有很强的遗传性和历史性,而且具有可变性和现实性。语言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文化。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一直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文言文教育。虽然教学过程是曲折的,但它是一脉相承的,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一、小古文阅读图式化
图式是对范畴的规律性作出编码的一种形式,这里指的图式是其中之一—事件或做事的图式,也就是小古文阅读的一般策略。虽然小古文的内容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具有相同的文体。从文体大类出发,可更好地厘清教学目标和重点,以目标为导向,寻找到阅读这一类文章的一般策略,建构起小古文阅读图式。1.依据文体、练习,确立共性的教学目标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文言教学主要是以篇为单位,有关知识在文中只能无系部地出现,不规则地重复,使得文言教学教什么成为难点。部编教材中没有小古文单元,小古文穿插在故事、神话和寓言等单元中,使得小古文“类化”意识被冲淡,教学的系部性、规律性不足。但是,将部编教材中所有的小古文放在一起研读,我们仍能依据文体特征,借助课后练习定准教学目标。文言文是仅用于书面的语言,其表达习惯、诵读方法与现代白话文有较大差异。因此,小古文教学中,朗读并积累语言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依据学情和小古文本身的文体特征,理解是小古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部编教材中,每篇小古文都安排了理解类的课后练习。如,五年级上册《歧路亡羊》课后题,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哪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有些练习则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倡学生进行语言运用和表达。根据年段不同,小古文阅读价值不同,每篇小古文理解的要求也不同,但理解始终是小古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二、小古文阅读个性化
在运用小古文教学的通用图式“四读法”时,还应抓住每篇小古文中儿童学习的最大价值点或难点,兼顾小古文阅读教学的个性化。第一,创设情境,指导生活实践。部编教材中,有些小古文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如《欧阳修苦读》。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创设情境,请学生结合文中最能激励自己的语句,或资料中最能激励自己的故事展开交流。第二,提供支架,促进语言表达。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尽管小古文的语言与现代白话之间差异很大,我们仍能在小古文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支架运用语言,促进其语言表达实践。如,教学《狐假虎威》故事时,结合课后练习,教师可提供连接词,让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试着讲故事。又如,教学《杨氏之子》这一故事时,可抓住“妙言”这个理解难点,提供支架:词语“杨梅”和“杨氏子”的共同点是(),在孔君平看来,杨梅就是()。借助支架,学生能轻易打破思维障碍,发现小古文一语双关的妙处。教师要给予学生支架,给学生搭建表达的坡度,明确表达的指向,提高语言表达的训练效果。第三,前后勾连,聚焦语言特点。文言文在语言上特点鲜明。如《自相矛盾》等,将其中带“之”字的句子集中呈现,让学生前后勾连着来读,学生就能够更好地发现并理解“之”字在小古文中的用法。部编教材之所以将这样的练习安排在五年级下册,也是期望教师能够有勾连的意识,用好教材,教好语文。
三、多维度延展教学
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图式很重要,且更重要的是创造一切机会,激励学有余力、对小古文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不止步于课堂,而能在课后继续进行小古文阅读,逐步实现小古文学习的自主化。首先,古今比对,文白共读。教师可以在教学文言文后,补充同样题材的现代白话故事,倡导学生课后积极开展自主阅读。教师也可以将学生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的文言版本提供给学生,如,《狐假虎威》等,让学生在已知故事大意的基础上读小古文。古今比对、文白共读,有效降低理解的难度,激发学生小古文的阅读兴趣,促进小古文阅读的自主化。其次,触类而长,同类阅读。《易·系辞上》中说:“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无论是白话文阅读教学还是小古文阅读教学,教师都应增强“类”的意识。部编教材选编的小古文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两大类:故事和说理文。尽管都是小古文,但内容的类别不同,阅读理解的侧重点也会有变化。说理文重在明理,名人故事重在塑造榜样,寓言故事则重在借故事明理。部编教材在呈现这些小古文时,往往根据内容同类归并,或是放在同一册,或是放在同一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将同类小古文放在一起教。推荐学生进行小古文自主阅读时,也要考虑学哪一类,就推荐哪一类,让学生在同类阅读中,触类旁通,逐步摸索出读一类小古文的阅读策略,促进小古文阅读的自主化。最后,寻根问源,整本阅读。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画蛇添足》和《狐假虎威》均选自《战国策》一书,这是一个信号,《战国策》中有许多小古文适合小学生阅读。所以教学这两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战国策》中的文言故事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也可以倡导学生自己尝试着读整本原版《世说新语》,引导学生学习小古文时,能有意识地关注小古文的出处,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能寻根问源,将视野从课本中有限的小古文拓展到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中,将课堂上习得的小古文阅读方法在课外自主阅读中用起来,真正实现小古文阅读的自主化。
四、结语
在开展文言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始终在学习过程中实施阅读,在朗读中不断学习文言文。以兴趣为导向,促进学生进入文言文领域,深入了解文言文,进而进入文言文的海洋;注重钓鱼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从而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海春.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