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骨折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发于老年群体,对老年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活质量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临床上通常将手术疗法作为髋部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术后患者极易因护理不当或其他原因而引发肺部感染或呼吸系统疾病[1]。本次研究将着重讨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出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1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例数均为55例。参照组中男女例数之比为28:27,年龄平均为(72.19±3.20)岁;观察组中男女例数之比为29:26,年龄平均为(73.99±2.93)岁。
1.2方法
参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案,包含病情监测、运动指导等。观察组基于参照组增加运用循证护理模式。创建循证护理小组,组内成员包括护士长、主管护士及护理人员,随后需对组内成员开展相应的护理培训工作。提出循证问题,并通过检索相关文献评估循证依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实用性,随后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1)气道护理:给予患者沐舒坦雾化剂,以防发生气道感染。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或给予患者排痰机,以便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提醒患者咳嗽时应用手轻微压住口部;(2)体位护理:术后应使患者保持平卧体位,并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待患者彻底清醒后,提醒患者将体位变换为30°的低卧位,待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恢复至正常状态后,将体位变换为45°的半卧位;(3)疼痛护理:相关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疼痛反应,若患者产生难以忍受的疼痛感,应给予相应的止痛药物,以防因剧烈疼痛而对呼吸道造成负担。
1.3观察指标
(1)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呼吸衰竭及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
(2)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借助问卷调查法来对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实施评估。问卷内容包含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过程中的舒适度、恢复效果等方面。问卷分值区间为0-100,若分值超过85分,则标记为满意,若分值为60-85,则标记为基本满意,若分值低于60,则标记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0.0软件对研究中涉及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检验水准α= 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呼吸衰竭及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对照
参照组患者的呼吸衰竭发生率为12.73%,观察组的呼吸衰竭发生率为0。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的呼吸衰竭发生率明显下降12.73%(P<0.05)。参照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8.18%,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3.64%。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14.54%(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呼吸衰竭及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对照[例(%)]
2.2 两组的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对照
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10.91%(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的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对照[例(%)]
3.讨论
循证护理模式是一种以患者实际病情为基本出发点,结合临床经验及病症基础理论知识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从而加快患者病症康复进程的护理模式[2]。循证护理模式能够从气道护理、体位护理、疼痛护理等多方面增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免疫能力及心肺功能,从而降低呼吸衰竭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有研究指出[3],循证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医护人员的思维能力及行为能力,增强医护人员的病情观察能力及工作能力,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以及护理服务质量。研究发现[4],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不仅能够为护理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医护安全,促进医患关系朝着良好和谐的方向发展,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满足患者的合理性需求,并开展全面性、优质化的护理干预。
综上所述,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护理结果甚佳,能够有效缩减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获得良好预后。
参考文献
[1]王凯歌.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在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挫裂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05):1152-1153.
[2]王旭英,郗春梅.应用循证护理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的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05):636-638.
[3]张秀华.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循证护理应用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2):186-187.
[4]张宁宁.肋骨骨折患者机械辅助排痰护理对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06):771-772.
[5]刘静,李士光,魏淑菊,杨守群.预见性护理对高位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