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多发于65岁以上老年人,是一种常见慢性病。该病在春冬季节发病流行,临床表现为咳痰、喘息、咳嗽,具有病程久、复发率高的特点,需尽早治疗[1]。目前,西医治疗较为常见,但老年人机体功能弱,致病菌侵袭率高、胃肠道功能差,药物生物利用性差,治疗效果不理想[2]。而且长期服用会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增加胃肠道压力,临床应用受限[3]。于是有学者[4]提出:中医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以辨证治疗为原则,结合不同患者证候特征实施不同方案,且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建议作为该类疾病首选治疗方法。为探究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特开展此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医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接收的慢性支气管炎老年人(n=92)作为研究样本。根据就诊次序分为研究组(n=46)、泛例组(n=46)。
泛例组:男(n=28),女(n=18)。年龄66--85(平均:75.4±2.1)岁。病程2--17(平均:12.0±1.0)年。
研究组:男(n=30),女(n=16)。年龄67--86(平均:75.6±2.2)岁。病程3--18(平均:12.2±1.2)年。92例患者病例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可比。
入组标准:(1)CT检查显示肺纹理增粗,呈斑点状阴影,确诊慢性支气管炎。(2)中医辨证符合痰湿藴肺证辨证,主证咳嗽、痰多;次证乏力、腹胀、苔白腻、脉滑。(3)患者均为65岁以上老年人。(4)自愿入组,已签署同意书。(5)入组前2个月未服用过任何药物。
排除标准:(1)合并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者。(2)研究期间自行退出者。(3)血液疾病、免疫系统疾病。(4)全身性疾病者。
1.2方法
泛例组:西医治疗: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生产企业:海南康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6020459)1.5mg/次,1日6次。盐酸氨溴索(生产企业:成都百裕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116)15mg添加5ml生理盐水,静滴,1日2次。莫西沙星(生产企业: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412)400mg/次,1日1次,静滴,共治疗3周。
研究组:中医辨证治疗(健脾化痰清肺汤):自拟组方:五味子15g、苍术15g、炙麻黄15g、法半夏10g、桑白皮15g、白芥子10g、桔梗10g、茯苓15g。加减方:失眠者添加酸枣仁15g;便秘者添加白术10g、山药10g;咳逆气急者添加前胡10g。以上组方浸泡60min后,添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熬30min,取汁液200ml,再次添水煎熬20min,合并2次药液,每剂400ml,分2次早晚服用,共治疗3周。
1.3评价指标
(1)分析中西医治疗效果:显效(X线检查病灶消失;咳痰证、喘息证消失)、有效(X线检查病灶基本消失;咳痰证、喘息证有显著改善)、无效(较用药前无改变)。(2)分析两组主证消失时间。(3)分析用药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其中,主证为痰液量多、咳嗽,每项0~6分。次证为腹胀、乏力、喘息,每项0~3分。以得分低者为佳。(4)观察两组用药后心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
1.4数据处理
利用SPSS22.00统计学软件显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对比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通过,(x̄±s),组间对比使用t检验,P<0.05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中西医治疗效果
研究组用药效果(97.83%)优于泛例组(82.61%),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分析中西医治疗效果 [n(%)]
分组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研究组 | 46 | 27(58.70) | 18(39.13) | 1(2.17) | 45(97.83) |
泛例组 | 46 | 22(47.83) | 16(34.78) | 8(17.39) | 38(82.61) |
X2 | - | - | - | - | 6.03 |
P | - | - | - | - | 0.01 |
2.2分析两组症状消失时间
研究组喘息消失(4.36±1.25)、咳嗽消失(4.11±1.05)、咳痰消失(4.05±0.67)时间早于泛例组(6.41±1.78、6.95±1.37、7.33±1.08),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分析两组症状消失时间[(x̄±s)d]
分组 | 例数 | 喘息消失(d) | 咳嗽消失(d) | 咳痰消失(d) |
研究组 | 46 | 4.36±1.25 | 4.11±1.05 | 4.05±0.67 |
泛例组 | 46 | 6.41±1.78 | 6.95±1.37 | 7.33±1.08 |
t | - | 6.39 | 11.16 | 17.50 |
P | - | 0.00 | 0.00 | 0.00 |
2.3分析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
较治疗前,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有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主证(6.12±1.00)、次证(3.20±0.57)、总积分(9.32±1.57)均低于泛例组(6.78±1.16、3.69±0.60、10.47±1.76),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表3 分析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x̄±s)分]
分组 | 例数 | 主证 | 次证 | 总积分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研究组 | 46 | 9.52±1.60 | 6.12±1.00 | 6.20±1.14 | 3.20±0.57 | 15.72±2.74 | 9.32±1.57 |
泛例组 | 46 | 9.54±1.52 | 6.78±1.16 | 6.23±1.16 | 3.69±0.60 | 15.77±2.68 | 10.47±1.76 |
t | - | 0.06 | 2.92 | 0.13 | 4.02 | 0.09 | 3.31 |
P | - | 0.95 | 0.00 | 0.90 | 0.00 | 0.93 | 0.00 |
2.4分析患者用药后毒副反应
研究组毒副反应率(2.17%)低于泛例组(17.39%),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5。
表4,分析患者用药后毒副反应 [n(%)]
分组 | 例数 | 心肌 | 恶心 | 呕吐 | 总发生率 |
研究组 | 46 | 0(0.00) | 1(2.17) | 0(0.00) | 1(2.17) |
泛例组 | 46 | 3(6.52) | 2(4.35) | 3(6.52) | 8(17.39) |
X2 | - | - | - | - | 6.03 |
P | - | - | - | - | 0.01 |
3讨论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要辩证、辩时期,医生需结合患者舌质、症状、脉象辩证以及证候表现对症用药[5-6]。如果进入稳定期、缓解期,随着病情延长,患者会有体虚表现,故需辩证肺虚或是脾虚[7]。为此,研究提出了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并获得了良好效果。
此次研究所得结果:(1)研究组用药效果(97.83%)优于泛例组(82.61%)(P<0.05)。(2)研究组主要证候(咳嗽、喘息、咳痰)消失时间早于泛例组(P<0.05)。(3)治疗后,研究组主证评分、次证评分及总评分低于泛例组(P<0.05)。(4)研究组毒副反应率(2.17%)低于泛例组(17.39%)(P<0.05)。
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属本虚标实,以标实为主,肺失宣降,逆气上奔而发病[8]。健脾化痰清肺汤主治清肺、化痰、健脾。组方中,炙麻黄、桑白皮止咳平喘、利水消肿。茯苓健脾、凝心、利水渗湿。法半夏燥湿化痰、调脾和胃[9]。白芥子主治痰壅气逆食带证,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功效,对治疗寒痰咳嗽有显著效果。桔梗入肺经、辛散苦泄,对患者出现的咳嗽咳痰、胸闷痛、咽痛治疗有非常好的效果[10]。而且对声音沙哑也有辅助作用。苍术,性温,祛风散寒、燥湿健脾,对肝胆炎、肝硬化、肠胃疾病等疾病有多一定效果,同时还能够降血脂、降压、抗衰老[11]。苍术主要用于呼吸道疾病,如: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等[12]。诸药合用实现标本兼治,平衡阴阳,激发正气,最终达到康复的目的[13]。此外,中医认为:肺是脏器中最为娇气的,因而在治疗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对其伤害[14]。此次研究所采用健脾化痰清肺汤既达到了治疗目的又减轻了不良反应,保护肺功能,进一步证实了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和确切性[15]。
综合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健脾化痰清肺汤)对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加快喘息、咳嗽等症状消失,不良反应小,故而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