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为主的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作用
郁冬雪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郁冬雪,. 人文关怀为主的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作用[J]. 中医研究杂志,2021.9. DOI:10.12721/ccn.2023.157461.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针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应用以人文关怀为主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其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负面情绪的影响情况。方法:以我院2021年09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8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具有随机性)分为研究组(n=41)、对照组(n=41),其中前者予以常规护理联合以人文关怀为主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后者仅提供常规护理。记录并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机体状态(APACHEⅡ)、负面情绪(焦虑、抑郁)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APACHEⅡ组间对比P>0.05,护理后研究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组间、组内对比均P<0.05;两组护理前HAMA、HAMD评分组间比较均P<0.05,护理后研究组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组间、组内对比均P<0.05。结论:应用以人文关怀为主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护理效果,对改善其机体状态、负面情绪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重症肺炎;老年;人文关怀;中医护理干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
DOI:10.12721/ccn.2023.157461
基金资助:

肺炎是临床常见呼吸内科疾病之一,发病原因与病原体感染有关,发病后不仅影响患者生理状态,对其心理情绪、生活质量等也将造成相应影响,病情严重者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1]。老年人群是肺炎高发人群之一,由于此类人群大多存在合并症多、身体机能差等问题,因此重症肺炎所占比例较高,如何针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合理有效地护理服务已成为广大临床护理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2]。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加之中医理论逐渐在各种临床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有研究认为将以人文关怀为主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或可获得更优效果。基于此,本文将以我院2021年09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8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临床针对此类病患应用以人文关怀为主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其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负面情绪的影响情况,以利于为今后临床护理人员合理取舍针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切实有效的护理方案提供可靠参考,现将研究情况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予以随机分组(信封法),其中研究组(n=41)男:女=24:17,年龄范围61-88岁、平均年龄(73.05±0.56)岁,病程范围1-7d、平均病程(3.11±0.40)d;对照组(n=41)男:女=25:16,年龄范围60-89岁、平均年龄(73.12±0.58)岁,病程范围1-7d、平均病程(3.14±0.38)d。两组上述一般资料各项数据对比结果均为P>0.05(即本次研究分组情况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配合检查、呼吸道护理、根据医嘱给药、吸氧护理、心电监护、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以人文关怀为主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胃肠功能干预:为患者提供耳穴埋豆,取穴神门穴、肾穴、胃穴、脾穴、大肠及小肠穴,王不留行籽贴紧上述穴位后予以3-5min按、揉、捏等,力度以患者自觉局部酸痛为宜,每日3-4次、3-5d更换王不留行籽1次、双耳交替进行;(2)情志护理:针对患者因过度担心疗效、生理不适感等所致的“忧”情绪,可通过为患者分享日常趣事、给予语言及肢体鼓励、指导家属积极配合患者治疗、例举既往成功治疗的典型病例等途径加以改善/消除;(3)排痰护理:对心俞、风门、膈俞、肺俞等穴位进行有效按摩,每日2-4次、每次时间以患者可耐受为宜。

1.2.2观察指标

(1)机体状态:评价工具选用APACHEⅡ,具体包括急性生理学部分、慢性健康状况、年龄等三部分,其中急性生理学部分内容涉及动脉血氧分压、体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pH值、血细胞比容、血钾与血钠浓度、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白细胞计数、肌酐浓度、心率、体温等(共12项),各项目均选取24h内最差值,每项均采用5级评分法(0-4分)、共0-60分,年龄得分范围0-6分,慢性健康状况得分范围0-5分,即APACHEⅡ总评分0-71分,分数越高提示被评价者机体状态越差(二者相关性为反);(2)负面情绪(包括焦虑、抑郁等):①焦虑:工具选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内容涉及焦虑心境、认知功能、抑郁心境、系统症状(心血管、生殖泌尿、呼吸、肌肉、胃肠、感觉、植物神经等)紧张、害怕、会谈时一般行为表现、会谈时生理行为表现、失眠等14个项目,量表总评分0-56分、分界值7分,每项评分法、各项目得分范围均同APACHEⅡ,分数与被评价者焦虑状态二者相关性为正;②抑郁:评价工具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内容包括有罪感、焦虑(躯体性、精神)、睡眠(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工作和兴趣、迟缓、自杀、早醒、性症状、全身症状、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等)、激越、体重减少、疑病、抑郁情绪、自知力等(共17项),其中10项行5级评分法(0-4分)、7项行3级评分法(0-2分),量表总评分0-54分,分界值、相关性均同HAMA。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数据统计学检验表示方式、检验方法如下:(1)计量资料:表示方式为(x̄±s)、检验方法为t检验;(2)计数资料:表示方式为[n(%)]、检验方法为c2或Fisher精确检验。组间、组内数据处理软件均为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版本号:SPSS.26),以检验结果显示P<0.05提示组间/组内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机体状态

护理前两组APACHEⅡ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APACHEⅡ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下降,研究组护理后该评价工具得分低于对照组,数据组间、组内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不同时间点(护理前、护理后)APACHEⅡ评分组间及组内对比分析(x̄±s;分)

组别

APACHEⅡ评分

t

P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n=41)

23.62±1.55

9.39±0.41

56.830

<0.001

对照组(n=41)

23.57±1.59

10.69±0.78

46.568

<0.001

t

0.144

9.446

-

-

P

0.886

<0.001

-

-

注:表格中统计学数值均统一为小数点后三位,若P值计算结果显示小数点后三位均为0(即0.000),则表格中表述为P<0.001。

2.2负面情绪

分析可知,两组护理前HAMA、HAMD评分组间比较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组内数据(各组护理前、护理后)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即各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组间数据(研究组、对照组护理后)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即研究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如表2。

表2两组护理前后HAMA、HAMD评分组间及组内对比分析(x̄±s注:表格中统计学数值均统一为小数点后三位,若P值计算结果显示小数点后三位均为0(即0.000),则表格中表述为P<0.001。

3讨论

重症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也是现阶段严重威胁老年人群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的主要原因[3]。早诊断、早治疗是目前临床处理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主要原则,而在对症治疗期间予以针对性护理配合仍是保障其疗效及预后的关键[4]。应注意的是,既往临床针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提供的常规护理内容侧重点均与医嘱有关,即围绕医嘱中涉及的检查、治疗项目为患者开展各项护理服务,往往未能够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对护理效果造成的负面影响[5]

以人文关怀为主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是近年来于临床推广的新型护理模式,其主张“以人为主”、“以患者为中心”,切实从不同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际需求出发为其提供相应护理服务,从而相较于常规护理更有利于患者获得理想护理效果[6]。以人文关怀为主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具体作用如下:(1)饮食干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住院期间势必因疾病及其他因素影响其日常活动量(下降),胃肠蠕动随之减慢,加之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胃炎、功能性便秘等原发疾病,因此提示此类病患胃肠功能较差,或不利于从食物中获取充足营养物质,从而对其机体抵抗力造成相应影响,中医认为“耳者,宗脉之所聚也”,通过利用中医理论为其提供耳穴埋豆能够有效调节胃肠功能、促进胃肠蠕动;(2)情志护理:中医情志既涉及“七情”、“五志”,其中“肺主忧伤”,因此提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可能表现出“悲”、“忧”等情绪,中医认为不同情志均可使用对应情志克之,因此积极应用“怒”、“喜”等情绪有利于改善/消除患者相应负面情绪,对提高患者配合依从性、降低负面情绪对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影响等均具有积极意义[7];(3)排痰护理: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多属虚寒证,通过按摩背部特定穴位能够发挥宣肺通气、降气化痰之功效,对促进肺扩张及痰液排出、改善肺功能均具有积极意义[8]。本文通过分组研究证实,研究组加用以人文关怀为主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后,该组机体状态、负面情绪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仅提供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此结论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应用以人文关怀为主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护理效果,对改善其机体状态、负面情绪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今后推广。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